• 3804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Dennis0625 wrote:
靜待7/28的法說...(恕刪)


第二季EPS要比第一季高......緣木求魚
第三季EPS要比第二季高......難如登天
第四季EPS要比第三季高......天方夜譚
以上~
目前面板廠面臨的問題,有點像經濟學所學到的蛛網理論~
因前兩季獲利不錯,所以大廠及大陸紛紛投入擴產,預計未來產能必定會大開出~

然而目前先面臨因去年面板供不應求之下,品牌廠避免旺季斷料在Q1全力拉貨,
導致庫存水位高~待去化~但今年的"旺季"可能會被大家"忘記"了.....媒體臆測~

以上所提的情況只有一個情況可化解~終端需求提升~
否則只會看到殺價競爭但銷售仍持續惡化的結果~

所以要鼓勵大家買電視.....
B C Y 該不會是同一人發的文吧?
cyb0518 wrote:
第二季EPS要比第一季高......緣木求魚
這檔融資太高了,最近又沒啥消息,空軍當然大起了。
不過外資好像老神在在,還幫忙大賣

注意,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已超過全年目標的一半,空前!!!
哈~我就是我~沒有分身~
因為許多東西確實沒那麼懂所以現在比較少發言~

但之所以會在這發言,確實也是因為看到大家對EPS的預期.....
以我過去查核上市櫃公司的經驗來看,面板廠這樣的營收下滑是導源於出貨及價格雙降~
就算Q2不用認列Q1的11億業外損失(訴訟)~
但毛利率下跌的殺傷力比較可怕,只是會降多少?可惜這家不是我查的.....

我比較懷疑把EPS講的不錯的會不會是想安定散戶的心~
當然今天午後突然一堆什麼面板庫存高,旺季恐被忘記的報導跑出來~
其實這些我7/3早就看過witsview的研究~
怎麼現在又被拿出來說.....


常見的電視面板尺寸,pg#40
23.6" ,32" , 37" ,
39",40",42",43",
46",47",48",49",50",
52",55",58",60" ,
65",70".

全球液晶交易

同尺寸還細分許多種等級,直下式,側光式背光,60hz,120hz,240hz,8bit,10bit顯色, 4K,3D,量子點,廣色域...
並不是每種尺吋,規格,等級,中國面板廠都有生產,都會供過於求,價格大跌.
大陸緊盯韓廠規格,導致主流 常規尺寸32",42",49",55"...等屬8.5代線較佳的經濟切割尺寸,大量增產,目前較有供過於求的危險.相對的,群創法說簡報內容有提到,30~39"僅占群創總營收的2%. 32"市場供過於求價格大跌,台廠卻可置身事外.

但其他的43",50",65",是台灣的主力尺寸,大陸反倒尚未大舉跟進,價格持穩小跌. 今年 Sony,panasonic,LGE,三星...都力捧43" ,取代成本和價位相近的40"~42".

43"主要是由LG,友達,兩家在去年克服經濟切割的技術瓶頸,去年底開始大量出貨,目前市場供不應求.
三星幾年前雖曾供貨43".因當時套切良率不好,成本太高,中斷供貨.近期看到43"火熱,才又重新投產,大陸也只有京東方,嘗試投產.

50"在市場上也很熱門,目前主要是由群創和友達兩家生產,LG少量生產.大陸沒有生產.

65"今年漸漸開始受歡迎,目前主要是由LG, 群創和友達三家生產,三星和大陸廠商只有少量出貨 .

大陸廠商的8.5代新廠,都還在折舊高峰期,本業損益仍處兩平邊緣,去年獲利是靠國家大舉補助.今年面板跌價,大陸面板廠本業難保鉅額虧損,就算國家補助也不夠燒,正好可以給大陸一個警訊. 反觀台灣的8.5代廠設立在2011年前,今明兩年設備折舊陸續結束,正可以逸待勞,和高折舊成本的大陸廠商抗衡.

就像幾年前DRAM業,就算台灣日本廠已賠到脫褲子,哀鴻遍野,瀕臨破產,但技術最新成本最低的三星還是老神在在.

玩面板股玩了一年多

最近一個月 群創從 19.x 掉到 13.x
友達掉到 12.x

我真是從天堂掉到地獄...

本來有賺 現在倒賠一堆

已經逼近我的最後停損點了

上週 恐怖的禮拜三 砍了一半的持股

剛剛看了 Q3 旺季不旺的消息

煩惱的睡不著.....

明天要把持股賣一賣 退出股市了...






Witsview 年初就預測上半年,終端需求受大環境經濟,以及新興市場和歐洲匯率等變數影響,上半年電視面板出貨恐不樂觀.....

結果實際上,今年第1季出現拉貨力道強勁、淡季不淡的現象,加上為達成新年度出貨目標,第1季出貨僅較Q4旺季 小幅下滑0.8%。

第2季雖然基期推高,但單季出貨量仍成長3.3%,6月全球電視面板出貨總量為2,260萬片,月減0.5%,年增7.9%。電視面板全年需求量預估有2.52億片,上半年出貨達1.323億片,達成率52.5%.

Witsview對上半年電視面板出貨保守的預測失準,現在改口下半年將因上半年的庫存,旺季不旺.

台灣市場上,基礎入門的 43" 三年保的電視,一台只賣1萬2...有些國家,類似美國,賣的更便宜,多數人都負擔的起....新興市場和歐洲匯率雖貶值了10%, 對 低價大型家電的基本需求仍在,不至於嚴重影響買氣. 50"嫌貴買不起,那就改買便宜一點的43" 也行.

匯率雖有升貶,但電視成本和售價卻是逐季下降,1年的降幅,就比10%的貶值幅度高,買氣自然就回籠. 全球高畫質影音市場,youtube,網路節目,好來屋電影,電視影集製作,蓬勃發展..深值民心,刺激了大電視的需求,隨之而來,就像手機一樣,變成民生必需品. 新興國家買不起旗艦機種,退而求其次買入門高CP值機種.

很多新興國家,今年才開始替換掉CRT電視,漸漸導入23.6" LCD電視,這是個還未開發的超大市場.電視往往會越看越小,售價越來越便宜,越換越大台,原本42"放客廳,看沒幾年,改搬到房間裡,客廳改買更大台的,台灣現在很多新購消費者,直接鎖定65"~70"大電視. 朝三暮四的心理作用,看到55"電視和三年前42"電視的價格一樣,就會有拿出錢包換機的衝動.

全球電視市場出貨量年年增加,尺寸也變大,需求的面積更是大幅成長,大陸,韓國,台灣若不蓋新廠,市場鐵定會缺貨.別把蓋新廠,視為必然供過於求.

面板產能是一定的,但歐美旺季和淡季的需求差異很大,所以廠商為旺季預備材料,淡季有庫存也很正常,不能單用上半年出貨量超乎預期,就推論下半年歐美旺季不旺.

電視會跌價,也很正常, 三星,LG,Sony,TCL,VIZIO這幾大品牌廠,利用採購量龐大的優勢,以量議價已成常態.面板廠只能用規格的提升,減緩市場殺價的速度. PC產品年年在跌價,但 intel藉由時脈規格的提升,來維持穩定的獲利.pg#41
現在面板股這種一再破底的局面(今天已來到12.15 再創新低...)
一堆真假利空消息
為何還是有一堆用融資買進的人??
是腦袋壞掉嗎?
而且害得用現股買進的人陪葬..
  • 380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