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

指數投資與資產配置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同學,我上面那個圖是數十年的圖耶。他這個所謂的低波動完全是以減少超額績效來達成的。
資產下跌的風險,也仍然無法規避。


SPY+AGG配置你可以看到https://www.portfoliovisualizer.com/裡面就是2004~2021
我是針對這配置來回答你的問題,這時間也經歷過一次多空循環

投資都有資產下跌的風險,只是比的是誰規避的好而不是比誰可以完全規避這回事
投資本來就是風險跟報酬一起看的
但我看到的是你一直在意低波動減少績效卻無法規避資產下跌
這不就典型的只考慮報酬不考慮風險嗎?

報酬高的就是王道?風險無視反正想持有一輩子?
那你的討論就根本不是在討論資產配置了
只是討論誰的報酬率誰高就是王道的意思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有什麼魚與熊掌這件事。債券的波動性雖然比股票低一點點,但是報酬差太多,80-90%的時間是個落後的投資工具。

以長時間的年化報酬來說,報酬並沒有差太多喔,況且資產配置大多以長時間持有來看,只有長時間持有才不用去擔心明年會不會來個金融海嘯。

資產配置在學術上被討論的非常多,也被很多論文驗證,坊間的(國外)書籍更是多。這是之前看過的書,當然會有人說,作者那麼厲害,幹麼需要寫書!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單押股或是個股那麼厲害,人人都是巴菲特了,我們還在這裡天花亂墜!如果都押股,那為何不找的個股(台積電)單押呢?這麼好的股票,都沒人能保證它會好10年、20年?

那個圖我看不懂


我選擇指數化投資還有一點就是不想深入研究

債券風險低,股票風險高是一般常識
你要推翻常識,可以,拿出證據,寫出論文
證明債券的風險不低於股票
去改寫教科書
我沒有意見

在你改寫教科書之前,既然現在大家目前都公認債券風險低於股市
那就是這樣,沒什麼好爭的,圖看不看得出來沒有影響

資產配置獲利確實會降低
但是我說過了,超過我的預估我就可以接受
我沒說過資產配置報酬最高
我只說資產配置符合我的預期
全買股票我會怕
所以我做資產配置

有人不怕
那就請他歐印

會怕這件事除了跟投資標的本身風險有關
跟投資人的知識,心理素質,資產大小,投資經驗等也都有關

單用股票風險不大於債券去說服別人應該全部投資股票
無視別人的知識程度,心理素質,資產大小,投資經驗等
我認為理由論述不夠完整
何況你也還沒改寫教科書

思考不能非黑即白,漢賊不兩立
全放定存賺不到錢,全買股票會怕
選擇部份股票部分定存很合理
賺取適當的獲利可以達到理財目標即可,不需要贏什麼人
為什麼人生只有選全買股票賺錢,或是全放定存不賺兩種投資策略?

如果要追求報酬到極致,為什麼不全買QQQ?你反而要還要推薦標普500?
好想放假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個網站有意思,大家都應該上去玩一玩,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組合。

當我們說「股票《長期》報酬率幾%幾%」時,其實已經把風險溢價去除掉了。

投資的報酬相關的因子太多了,在學術上有太多相關的文章。
我記得YT上有一個不太紅的Youtuber講的還蠻好的,可以搜尋一下【清流君】。
我愛Keroro wrote:
那個圖我看不懂我選擇(恕刪)

投資金律的作者今年底要出新書
改寫債券那一部份
試目以待中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投資金律的作者今年底(恕刪)


p大這層樓突然變華山論劍

我就不搞笑了

但有時是真的想一次搞定

資產配置沒有做好就退休
感覺很心虛

我現在應該是資金提領期
但也不太會花錢
每年連利息都還有剩
我再不開竅
很大的機率這些錢都會變遺產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p大這層樓突然變華山...(恕刪)

變成遺產也沒有什麼不好啊😀
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jctchen wrote:
你已經替自己解答了,就是為了要在兩個極端值求平衡和最適解,所以才需要股債配置。

一般人對債券的盲點就是拿利率來看,當德國債券利率還是正利率時,有人會想到有天利率變成負的?大多數投資債券的投資者根本不是看利率,不然BND去年9%的報酬怎麼來的?都是債券給息來的嗎?BND大部分是美國國債,何來9%利率?
德國債券負利率為什麼還是一堆人買,更何況我們不是直接購買債券,而是買ETF。

投資有真正的最適解嗎?
我看了最後這幾篇, 感覺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風險是什麼
風險代表的是未知, 所以過去不會有風險, 風險只存在於未來
而所謂的高風險會有高報酬就是在騙人的
如果高風險就一定會有高報酬, 那就代表實際上風險並不高
高風險是指報酬的波動性越高, 而不是報酬越高

過去股債配置看起來可以壓低波動性獲得適當報酬, 不代表未來也能
請搞清楚股債配置也就最近50年適用
最近50年債券價格從低往高走的趨勢, 能代表未來一定能繼續走高嗎?
即便殖利率-5%也會有人繼續持有? 為什麼不是債券殖利率反升到10%?
不要覺得德債日債負利率已經是理所當然, 美債殖利率進入負值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美債負利率是個未知的領域, 未知就代表風險

大家都會說股市泡沫時不該買股票, 那麼債券泡沫還一堆人推股債配置?
持有低(負)殖利率債券並不是為了配息, 而是在賭債券泡沫還會更大, 在債券到期前賣給另一隻接盤老鼠而賺取價差
過去的低風險不代表未來也是低風險
xpotter wrote:
拍大我在考慮0050/VT各50直接歐印
之後三十年就不管啦 直到葛幣那天
可行嗎?

你應該投資中華電,然後花不完的配息投0050或0056。
你都退休了,有需要這麼拼嗎?
xpotter wrote:
投資金律的作者今年底要出新書
改寫債券那一部份
試目以待中

如果股債配置的觀念沒變, 何必要改? 所以肯定是往壞的方向改
巴菲特也說過債券未來黯淡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422774.html

巴菲特的觀點對於保守投資者而言還是非常受用的
除了看空債券以外, 以前也提過對於一般投資者的建議, 90%資金買入SP500指數ETF, 10%資金持有美國短期國庫券

以巴菲特的方式來看台灣投資者, 持有40% SP500 ETF + 40%台股 + 10%現金 + 10%其他類型資產(REITs, 黃金, 債券, 比特幣之類....)應該是未來幾年比較合理的做法
  • 3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