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1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vul34622 wrote:
轉貼同學會永豐金證券...(恕刪)


中信看來40也是今年就會到了
新光金、中信金連袂大漲,感覺有戲!

我就是愛拍照

基本面不好的公司,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

2024-06-04 13:55
vul34622

外資2天買17萬張 拉一元 今天跌0.57元 如今天倒掉9成 明天1成都是賺 要賺新光金的錢 要佈局 等下次利多 拉第3天 市價出 剛查外資出5成6 9.67萬張

2024-06-04 14:36
高利率後遺症開始顯現,企業資本支出受壓抑,美國五月ISM製造業PMI下滑至三個月低,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九月有望降息一碼
今天00937B 跟漲 價位15.85
上次有這價位是 5月6號 美2手車價跌 導至核心物價升幅較預期小

月領 就當避險
dormer

總之,第二季看匯率。新的外匯準備金制度能儘早上路就是好消息

2024-06-04 12:33
vul34622

[讚]

2024-06-04 13:06
京城銀五月營收
每股盈餘(稅前) 0.49元 3.01元
每股盈餘(稅後) 0.38元 2.52元
今天出清某金控股,一股不剩

二年前買入850張,然後陸續逢高賣出,
含2次配息,總共獲利約41%,

大多頭行情下只能算勉強及格

瞄準下一個目標ing......
KingDavid520

選股不精,如果是中什麼金或永什麼金,獲利不只如此 [汗]

2024-06-04 20:41
vul34622

第一金 法說提 有210億股票 股利約18億 原始成本應不高 帳上賺翻了 真心覺得 股價有點委屈

2024-06-04 20:43
聯邦銀累積Eps 0.59
五月份單月Eps 0.16
持股蠻久了, 希望明天動一下
今年營收,蠻有機會歷史新高的

【第一金法說】3因素將推升房價!一銀不看淡房市 全年手收有望破百億


呂欣芷|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更新時間: 2024年5月31日 週五 下午7:17
第一金(2892)今(31)日舉行今年第一季法說會,首季稅後淨利為70.15億元,年成長5.8%,每股盈餘(EPS)0.52元。第一金指出,今年子公司第一銀行手續費收入有望首度突破百億元;而新青安帶動房市熱絡,一銀認為3因素將推升房價,對房市後市不看淡,全年房貸成長率上看10%以上。
全年手收上看百億 有望創史上新高
今年各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成長動能強勁,一銀指出,第一季淨手收大增60.7%達32.63億元,除了保管以外,基金銷售、銀行保險都表現不錯,包括高評級、高收益債券,以及高保障倍數、資產傳承產品都滿受歡迎,全年手收應該可以維持30%以上的成長,有望首度突破百億元,也會是史上新高。

首季SWAP收益30億 年減26%
而一銀第一季換匯交易(SWAP)收益30億元,年減26%,一銀說明,當初估計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降息,下半年就會減降,但現在降息預期延後,今年預估有機會破百億元,大約落在120億到130億元左右。而手收大幅成長,也有效彌補因台美利差略減與台幣走貶而下滑的SWAP收益。

..
台股行情不看壞 投資偏向高股息
台股今年以來表現亮眼,一銀指出,目前該行在台股投資部位大概210億元左右,股市居高思危氛圍下,未來台股策略會以換股為重,朝獲利比較好、股息比較高的股票配置,一銀也強調,並不是看壞行情,只是有些獲利就會出場,預估今年的股票股息大概會到18億元,約比去年多2億元

其他子公司方面,第一金副總經理李淑玲表示,第一金證券稅後淨利3.1億元,因為股市熱絡,證券表現較好,加上經紀手續費與部位操作都還滿順暢,帶動今年表現,全年目標希望上看8億元。

第一金人壽則獲利7000萬元,李淑玲說明,比較低一些,由於第一季保單賣的「嚇嚇叫」,首年傭金支出吃掉獲利,連帶第一季表現受到影響,全年目標上看5億元。
.............
我生平第一次碰 第一金 老公股 要求不多 除息前一天 去年拉到29.3 今年 應也不差
KingDavid520

可能是今年配息不夠理想,股價相對弱勢,再低一些確實可接 [微笑]

2024-06-05 9:08
明年健保補充稅到底會不會調?
還是報紙們只是喊爽的?
又或者只是政府利用報紙測試了一下風向?
有定案了嗎?
如果有定案,以後真的要放棄玩這類的高息股了。

目前以4% 殖利率來算,一千萬的股票,可以拿到40萬,
3%補充稅就是一萬二。
算起來大概是千分之一點二。

如果哪天變5%補充稅,又不小心買了6%殖利率的股票,
那就是千分之三了,跟証交稅一樣。
到時候應該棄息賣壓超級沈重了吧?

3% 補充稅其實就給個股殖利率設了上限10%。
10%殖利率以上大家都棄息,股價下跌,殖利率又更高了,
變成多殺多,結果配息多的反而變沒人要的股票。
真是怪事。這鳥稅制真的會搞死人。

還是大家可以都改成季配甚至月配息?
那個黨終於也偶爾講“中華民國”了,中華民國萬萬稅真不是喊假的。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明年健保補充稅到底會不會調?
還是報紙們只是喊爽的?
又或者只是政府利用報紙測試了一下風向?
有定案了嗎?
如果有定案,以後真的要放棄玩這類的高息股了。

目前以4% 殖利率來算,一千萬的股票,可以拿到40萬,
3%補充稅就是一萬二。
算起來大概是千分之一點二。

如果哪天變5%補充稅,又不小心買了6%殖利率的股票,
那就是千分之三了,跟証交稅一樣。
到時候應該棄息賣壓超級沈重了吧?

3% 補充稅其實就給個股殖利率設了上限10%。
10%殖利率以上大家都棄息,股價下跌,殖利率又更高了,
變成多殺多,結果配息多的反而變沒人要的股票。
真是怪事。這鳥稅制真的會搞死人。
全球主權基金加碼金融股 挪威央行買這兩檔
新加坡政府基金增持第一金、開發金與中信金
2024.06.05 03:00 工商時報 陳欣文
挪威主權基金及第五大新加坡政府基金近年來加碼金融股。在金融股今年公布的前十大股東中,挪威央行積極加碼臺企銀、中信金,新加坡政府基金甚至躍居第一金第三大股東,同時也加碼開發金與中信金。圖/本報資料照片
挪威主權基金及第五大新加坡政府基金近年來加碼金融股。在金融股今年公布的前十大股東中,挪威央行積極加碼臺企銀、中信金,新加坡政府基金甚至躍居第一金第三大股東,同時也加碼開發金與中信金

全球第一大的挪威主權基金及第五大新加坡政府基金,近年來加碼台股除偏愛台積電、聯發科及廣達等AI概念股,金融股也是另一持股重心。在金融股今年公布的前十大股東中,挪威央行積極加碼臺企銀、中信金,新加坡政府基金甚至躍居第一金第三大股東,同時也加碼開發金與中信金

挪威主權基金近年對國內上市金融股布局以台企銀、第一金最為積極,在去年重返臺企銀持股十大股東後,近一年繼續加碼臺企銀,持股增加逾1.3萬張、達到7.7萬餘張,持股比拉高到0.94%,從去年第十大,今年躍升為第六大股東。

對其他金控則略有調整,包括對台新金、開發金微幅減碼,目前持股分別為1.22%、1.35%,同時退出上海商銀前十大股東之列至第11大;對中信金加碼,從1.47%拉高至1.52%;對華南金維持1.02%,列第九大股東。

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去年最明顯是大幅增持第一金7.3萬餘張,持股比上升至2.38%,躍升第三大股東,主要因為第一金在公股金控中獲利僅次於兆豐金,且在ESG等永續領域表現領先,因此受到主權基金青睞;挪威央行一年來僅微幅減不到3,000張,仍持有15.2萬張,以1.12%的持股名列第一金第11大股東。另外,新加坡政府基金對中信金持股從2022年的3.12%拉高至2023年的3.89%。

同步受兩大主權基金青睞的公股以合庫金控為代表,今年公布十大股東名單,一年來最顯著變化就是過去未曾入列十大股東的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以持有10萬張、持股0.69%,一舉成為第八大;挪威主權基金仍維持15萬張、持股1.03%,保有第五大的位子。

民營金控以中信金、玉山金為代表,玉山金去年底年報揭露前十大股東,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以27.4萬張、持股1.75%名列第四大,挪威主權基金也以21.4萬張、1.37%居第六大;中信金有新加坡政府專戶持股3.89%居第一大,挪威主權基金持有1.52%為第八大。

整體來看,全球第一大挪威主權基金及第五大新加坡政府基金近一年來對國內金融股偏愛度增加,且以獲利出色、ESG滲透度較高的金控為優先標的
  • 30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