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4年5月31日 週五 下午2:27
中信金下午舉行第一季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陳佳文樂觀看待今年「再創歷史新高」。圖/中信金提供
陳佳文說,中信金維持穩定股利政策,今年發股利較多,除了盈餘創新高,其中特別盈餘公績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的回轉有400億元,考量營運資本適足率都不錯下,股利來到1.8元。也預期今年稅後利益看能不能再創歷史新高,可以給股東多發一些股利。
陳佳文致詞時說,中信金首季大幅成長主要因為台灣人壽,加上台股表現亮麗衝破2萬點,也趁機實現一些獲利,比去年首季虧損大幅改善。核心銀行獲利也較去年成長7%,第一季主要受惠手續費收入,股票市場不錯,財管四成以上成長率,加上信用卡與法金,銀行整體手續費年增23%「這算是相當亮麗的表現」,存放基盤也年增9%,營收成長11%。
銀行海外業務也是相當穩定貢獻54億元,年增5%,占銀行比重為35%,大中華表現最好,包括香港、中國大陸及日本表現較好。小的子公司尤其是證券、投信都有雙位數成長,受惠台股價量雙升。因此金控首季每股1.07元,金控、銀行都創下同期以來的歷史新高。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簡稱「台灣人壽」)亦受惠於新臺幣貶值及資本市場熱絡影響,獲利大幅回升,金控整體獲利年成長達61%。中國信託銀行2024年第一季合併稅後盈餘達121.1億元,居銀行同業之冠。
中信金於今(31)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對外說明2024年第一季營運概況及經營績效。2024年第一季稅前盈餘255.4億元,累計稅後盈餘為209.2億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9.65%,稅後資產報酬率(ROA)為1.02%,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7元。
..........
中信金陳佳文否認與新光金談併購:「理想對象是又好又大的銀行」
葉憶如
更新時間: 2024年5月31日 週五 下午3:22
日前傳聞新光金(2888)大股東吳東進傳聞找上中信金談併購。中信金(2891)總經理陳佳文今(31)法說會首度對外明確表示「我們跟新光金的管理團隊都沒有任何正式的接觸」!他說「中信金最理想對象是「又好又大的銀行」。
新光金釋出找中信金談合併,外界解讀,吳東進派此舉只是想以「多家搶親」拉高身價,墊高台新金吃新光金的難度。中信金今日下午舉行第一季法人說明會,針對外界關心,陳佳文首度發布正式看法。
談併購需要緣份 「二家都情投意合 主管機關也不見得准」
他強調說中信綜合企畫部每年都有很多合併案子在評估,但合併事情複雜度大,除了財務試算上,還需要緣份。他說「你看得上的人家不見得看得上,看得上你的,你不見看得上他,二家都看得上、情投意合,主管機關也不見得核准。」
陳佳文無奈,有人要賣,都會提到中信金,「好像我們胃口很大的樣子。」他提到最近爆很多料,例如新光金談合併,他說不般是不評論,只能說「我們跟新光金的管理團隊都沒有任何正式的接觸」。併購講得愈少愈好,因此海外併購容易成功的原因。
最理想第一考量是「又好又大的銀行」
有關中信金的併購策略,陳佳文說,台灣金融市場很成熟,不論是銀行保險證券,市占成長要達2%都很困難,因此併購永遠是選項,理論上最理想是有好的對象,個人覺得第一考量是「又好又大的銀行」。
他提到理由是,我們雖然是台灣最大的銀行,但存、放款的市占率只有8%,這在全球很少見最大的銀行市占率這麼小,中信銀在國內銀行界坦白說也做得不錯,管理能力相當好,若能借併購擴大規模與客戶群,創造新的局會是最大。
此外,陳佳文認為,併購銀行第二考量是分行家數應該是不太夠。他說,很多投資人說「不是數位化了,還需要分行嗎?」但其實歐美大型銀行如JP摩根銀行等最大最好銀行,「對於擴充還是不遺餘力」。國銀很多複雜交易還是要用實體銀行服務比較有溫度,尤其是現在對金融反詐要求高後,很多交易需要臨櫃來做,也會需要做很多行員的關懷提問,交易時間也延長很多,研究發現中信銀過半數的分行等待期都超過20分鐘有點長,若能擴大分行規模,滿足客戶需求,也是併購一大考量。
至於,其他壽險或證券公司,陳佳文,「若有不錯的標的跟我們互補,或增加營運規模、提升運效益,價格也合理,也不排除去評估」。
.............
金融股今日也力守紅盤,,三商壽大漲7%,新光金第一季獲利轉盈上漲逾5%,玉山金、台中銀上漲逾3%
三商壽大漲7% 貓大 妳發了 我2支玉山金、台中銀 沒有 妳一支 漲得多








中信金總座陳佳文預告:若今年獲利再創新高將發更多股利 2024/05/31 15:07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中信金(2891)今(31)日舉行法人說明會,中信金、中信銀首季獲利雙創歷史同期新高,去年獲利發放的股利1.8元也是有史以來最佳,總經理陳佳文指出,若無意外,預期今年的整體稅後利益將再創歷史新高,也可給股東多發些股利。
中信金2024年第1季稅前盈餘255.4億元,累計稅後盈餘209.2億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9.65%,稅後資產報酬率(ROA)1.02%,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7元。
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對於第1季ROE19.65%相當滿意,分析第一季銀行、金控獲利雙創歷史同期新高,最主要成長來自台灣人壽,因首季股票好美元升值,避險成本壓力減緩,股債處分收益佳,使台灣人壽累計稅後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中信銀除了存放款規模持續擴大,財富管理業務動能強勁、法人金融及信用卡業務皆穩健成長,加上第一季年節效應帶動彩券銷售,推動整體手續費收入上升。
外界關注董事會通過2023年獲利配發現金股利1.8元,佔盈餘的63%,是歷來最高的一次,為何配發如此高的比例,陳佳文表示,主要還是希望維穩定的股利政策。
陳佳文指出,除了去年獲利561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他特別盈餘公積、金融資產評價損失迴轉近400億元後,保留盈餘的要求降低,加上資本適足率都足夠,因此今年決定配發率63%。
陳佳文強調,如果沒有意外,預期今年的整體稅後利益將再創歷史新高,也可給股東多發些股利。
對於SWAP收益,李淑玲分析,首季有30億,和去年同期比少了26%(去年首季為40.7億),但由於今年原先估美國6月降息,會使下半年收益減降,現在看來由於美國延後降息,因此一銀的SWAP今年仍有機會達陣破百億佳績,目前估計大約比去年150億少20至30億,亦即在120至130億左右的水準,大約僅年減2成左右。
更新時間: 2024年5月31日 週五 下午7:17
第一金(2892)今(31)日舉行今年第一季法說會,首季稅後淨利為70.15億元,年成長5.8%,每股盈餘(EPS)0.52元。第一金指出,今年子公司第一銀行手續費收入有望首度突破百億元;而新青安帶動房市熱絡,一銀認為3因素將推升房價,對房市後市不看淡,全年房貸成長率上看10%以上。
今年各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成長動能強勁,一銀指出,第一季淨手收大增60.7%達32.63億元,除了保管以外,基金銷售、銀行保險都表現不錯,包括高評級、高收益債券,以及高保障倍數、資產傳承產品都滿受歡迎,全年手收應該可以維持30%以上的成長,有望首度突破百億元,也會是史上新高。
首季SWAP收益30億 年減26%
而一銀第一季換匯交易(SWAP)收益30億元,年減26%,一銀說明,當初估計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降息,下半年就會減降,但現在降息預期延後,今年預估有機會破百億元,大約落在120億到130億元左右。而手收大幅成長,也有效彌補因台美利差略減與台幣走貶而下滑的SWAP收益。
新青安帶動買盤 房市後市不看淡
一銀總放款年成長5.2%,其中由新青安政策催化的房貸業務年成長10.6%,針對房市展望,一銀表示,以房價來講,建造成本居高不下,地震天災、都更需求讓房市維持動能,加上新政府就任大力推動減碳措施,未來碳稅也會計入營建成本,都是進而推升房價的因素,對房市有一定支撐的力道,因此對房市後市不看淡。
此外,一銀指出,雖然房價可能推升,但政府新青安措施,也激發很多剛性需求買盤,看起來未來一兩年內,整個房市應該都是滿熱絡的榮景,一銀全年房貸成長率目標仍維持10%以上。
台股行情不看壞 投資偏向高股息
台股今年以來表現亮眼,一銀指出,目前該行在台股投資部位大概210億元左右,股市居高思危氛圍下,未來台股策略會以換股為重,朝獲利比較好、股息比較高的股票配置,一銀也強調,並不是看壞行情,只是有些獲利就會出場,預估今年的股票股息大概會到18億元,約比去年多2億元。
其他子公司方面,第一金副總經理李淑玲表示,第一金證券稅後淨利3.1億元,因為股市熱絡,證券表現較好,加上經紀手續費與部位操作都還滿順暢,帶動今年表現,全年目標希望上看8億元。
第一金人壽則獲利7000萬元,李淑玲說明,比較低一些,由於第一季保單賣的「嚇嚇叫」,首年傭金支出吃掉獲利,連帶第一季表現受到影響,全年目標上看5億元。
............
〈第一金法說〉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2024-05-31 20:26
....
第一金控待 2024 年股東會決議通過,將配發每股新台幣 0.85 元現金股利與 0.30 元股票股利,現金股利配發率維持在 51.5%,目的在保留盈餘以協助銀行與人壽子公司符合主管機關新資本要求,前者為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須額外增提資本,後者須接軌國際財務公報 17 號(IFRS17)及新償債能力制度(ICS)。
第一金法說 影音檔 英文版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4-05-31 19:47
統一台灣高息動能 ETF(00939-TW) 目前擁有 33 萬名受益人,資產規模約 580 億元,首次換股結果今 (31) 日出爐,新增、刪除各為 18 檔,可觀察到此次成分股調整,有大幅減持電子股的趨勢,因而新增納入傳產及金融股,值得注意的是,電信三雄全數上榜。
臺灣指數公司 5 月 31 日公布 00939 所追蹤的「特選臺灣上市上櫃高息動能指數」之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成分股納入和刪除之變動將自 2024 年 6 月 3 日 (星期一) 起生效。
00939 此次新增成分股 18 檔,包括:統一 (1216-TW)、遠東新 (1402-TW)、東元 (1504-TW)、正新 (2105-TW)、中華 (2204-TW)、長榮鋼 (2211-TW)、中華電 (2412-TW)、長榮航 (2618-TW)、慧洋 - KY(2637-TW)、玉山金 (2884-TW)、台灣大 (3045-TW)、智易 (3596-TW)、貿聯 - KY(3665-TW)、遠傳 (4904-TW)、中租 - KY(5871-TW)、上海商銀 (5876-TW)、亞翔 (6139-TW)、至上 (8112-TW)。
刪除的 18 檔成分股為:川湖 (2059-TW)、鴻海 (2317-TW)、佳世達 (2352-TW)、英業達 (2356-TW)、瑞昱 (2379-TW)、台光電 (2383-TW)、聯發科 (2454-TW)、文曄 (3036-TW)、欣興 (3037-TW)、景碩 (3189-TW)、緯創 (3231-TW)、瑞鼎 (3592-TW)、天鈺 (4961-TW)、中光電 (5371-TW)、頎邦 (6147-TW)、緯穎 (6669-TW)、矽創 (8016-TW)、南電 (8046-TW)。
00939 所追蹤的「特選臺灣上市上櫃高息動能指數」著重企業的經營能力與配息水準,自上市櫃市值前 250 大企業中篩選出 40 檔高股息股。此次成分股調整呈現電子類股減少、傳產金融類股增加的態勢。
...........
調整呈現電子類股減少、傳產金融類股增加的態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