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三星Display耗資27億美元的面板廠轉換計劃啟動

周五 (28 日) 外媒報導指出,三星 Display 正式啟動將位於韓國中部的湯井 TV LCD 7-2 生產線轉換為 OLED 面板生產線的項目。三星 Display 計畫在 7 月 20 日之前完成對原生產線的拆除工作,然後建設六代中小尺吋 OLED 面板產線,本次專案的投資金額預計約 27 億美元。

預估等到產線改造完成後,每月中小尺吋 OLED 產能可以提升 3 萬片,由每月 16.5 萬片提升到 19.5 萬片。
..................................
frank1253

老共的6代線有BOE、TCL、天馬、維信諾、和輝..等, 等學習曲線一過, 三星就挫勒等。

2021-05-28 13:05
frank1253

後面還有min led的進逼,及之後 Micro LED的威脅, 三星這個廠是兇多吉少。

2021-05-28 13:07
今天大漲,但好像只剩面板股還沒突破所有的線,其他有賺錢的,沒賺錢的都是過了,今天應該是要衝23.9元以上的,可惜沒有,只攻23.7,收在23.5元
陀螺不打轉

前一次借出後,退還卷,過滿長一段時間才有人借,那時股價就慢慢拉高,直到30後才又有人借

2021-05-28 23:37
陀螺不打轉

難道!!!這波低潮過了,要開始拉一波[^++^]

2021-05-28 23:38
京東方計劃從6月開始展開歲修,面板供貨恐持續吃緊
《科創板日報》28日訊,根據CINNO Research供應鏈消息,全球面板龍頭京東方計劃將從6月開始對各地產線進行歲修計劃,預計將在3個月陸續完成。鑑於京東方擁有全球最大的面板產能,按照以往歲修情況,粗略估算,影響預計將達到約十餘萬片8.5代基準的產能,或將使得面板的供應局面持續緊張。歲修期間,京東方會根據市場需求調配各產線的歲修進度,以保障市場需求。
==============================
老共稍微借個名目,產能調控,就可以控制價格了,面板不會再有佛心價了。
kkkddd71

這則新聞真是嚇死寶寶了(放空者)...哈哈哈

2021-05-29 9:46
pqaf
pqaf 樓主

出貨10片,因供貨吃緊,整批可以賣1000元. 出貨20片,反而因供過於求,整批只能賣 500元, BOE 和 TCL 要先盤算一下,哪種比較好賺[笑到噴淚]

2021-05-29 10:21
napoleon0014 wrote:
群創昨天公告機台進了...(恕刪)


力成2018年就搞了條線,目前還沒量產吧

https://amp-news.cnyes.com/news/id/4207332
蘋果仁 - iPhone/iOS/好物推薦科技媒體 > iOS專區 > iPad Pro 2021 爆螢幕瑕疵?mini LED 疑似發生綠光、漏光異常現象
iPad Pro 2021 爆螢幕瑕疵?mini LED 疑似發生綠光、漏光異常現象
2021 年 5 月 25 日ohana iOS專區, 新聞
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industrynews/NoeZ5nY1edM1XeTc.html

———————-
全球網路一堆miniled螢幕會漏光的測試瑕疵,對比高產生光暈,也許是他的特性變小瑕疵,難怪韓媒說明年iPad 改採OLED,但有人擔心可能有烙印。
似乎要等Microled才能完美?
frank1253

https://www.ledinside.com.tw/news/20210308-37224.html,16 家品牌 20 款 Mini LED 背光電視 / 顯示器 / 筆電產品一覽

2021-05-29 20:13
多頭報馬

MiiniLED 背光是一般LCD螢幕的改良版,當然是更好。

2021-05-30 1:06
2021年05月29日 10:53 財聯社

ASML首席執行官擔心3年後中國就能掌握光刻機技術

  【林毅夫:ASML首席執行官擔心,#3年後中國就能掌握光刻機技術#】在2021年中國企業未來發展論壇上,林毅夫表示ASML首席執行官擔心不把光刻機賣給中國,3年後中國就會自己掌握這個技術。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只要中國掌握這個技術,中國的生產成本會比國際上便宜,那時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機市場。
joeblack2

靠著貶低他人來維護自尊是種信仰 靠著顏色標籤他人也是種信仰 這麼多年來我看多也懶得嘴別人的信仰了 XD 但你們可以繼續砲我不介意

2021-05-31 9:13
陀螺不打轉

你就是靠著貶低全世界抬高大陸,怎麼?砲自己很爽嗎?奇怪的人格

2021-05-31 13:40
國企背景的爛尾

千億級濟南泉芯爛尾 近半台籍工程師遭欠薪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1.05.24
繼大陸武漢弘芯之後,中國再傳半導體業爛尾。陸媒引述消息人士稱,濟南泉芯已停發薪資(示意圖)。圖/新華社
繼大陸武漢弘芯之後,中國再傳半導體業爛尾。陸媒引述消息人士稱,濟南泉芯已停發薪資(示意圖)。圖/新華社
FacebookLINE
繼大陸武漢弘芯之後,中國再傳半導體業爛尾。陸媒引述消息人士稱,濟南泉芯已停發薪資,400多名員工沒有拿到4月薪水,其中近半數員工是台灣籍工程師,業界盛傳傳泉芯與弘芯背後操盤人為同一人。

《多維新聞》引述大陸半導體新聞網站《集微網》透露,投資規模達人民幣598億元(合台幣2,638億元)的濟南泉芯,4月起停發薪資,工程陸續停擺。該公司400多名員工中,有180名是從台灣挖角的台籍工程師,其平均月薪約在5萬至10萬元人民幣(合台幣22萬至44萬元)之間。

泉芯的員工透露,「公司處境艱難,4月起已開始停發薪資,並逼迫員工離職」。周邊其他專案施工的承包商稱,「這個專案建設期間多次更換工程總包,這在建築行業十分罕見,顯然該項目長期存在著巨大風險」。

報導引述大陸上市企業財報資料顯示,大陸大量補貼半導體產業,2020年對113家半導體行業企業的補貼總額達106億元人民幣(合台幣467億元),比10年前增長12倍。不過,大陸的半導體業的發展卻不順遂,除遭到美國的科技封鎖之外,行業內也接連爆發企業爛尾風波。

今年2月大邦千億級半導體產業武漢弘芯公告遣散全體員工。資料顯示,武漢弘芯成立於2017年11月,曾因引進大陸唯一一台能生產7奈米晶片的ASML高階光刻機而在業內名聲大噪。但到2020年7月,該公司被曝發生資金鏈斷裂問題,該款先進的光刻機被抵押到銀行,千億級半導體項目由此停滯。

陸媒指出,化名為「曹山」的安徽典創電子董事長鮑恩保同為武漢弘芯、濟南泉芯的操盤人,操作兩家公司的手法如出一轍,包括頻繁往返台灣挖角人才,由地方政府出資發展等,預料泉芯可能將步弘芯的後塵。

不過,鮑恩保近期回應稱,在弘芯和泉芯兩個項目中進行工商登記的「曹山」是他的一位同事蔣尚義。

鮑恩保還表示,自己從未印刷和使用過偽造的名片,蔣尚義的加盟也與自己毫無關係,兩人素未謀面。一位蔣尚義身邊人士稱,蔣尚義加盟時,曹山早已離開弘芯。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濟南泉芯成立於2019年1月底,是家投資規模達百億人民幣的半導體公司,在股權結構上,4大股東分別為濟南集芯產業發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逸芯集成技術(珠海)有限公司、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濟南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後兩者均隸屬濟南國資委,具有官方色彩,受到濟南市政府大力支持。

泉芯濟南項目總投資達590億元人民幣(合台幣2,600億元),計畫建設12英寸12奈米/7奈米等級的晶圓生產線。項目於2019年第第一季開工建設,工地位於濟南臨空經濟區,用地面積39公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30億人民幣,建設月產能7,000片的12英寸12奈米生產線;二期投資260億元人民幣,擴增月產能23,000片12奈米邏輯晶片;第三期再增100億元人民幣投資,增加1萬片的7奈米產能。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frank1253

大陸企業之多, 僅這幾家爛尾樓, 還好啦! 他們的製造能力, 還是不容忽視的, 不過想要超越台積電, 回家做夢睡覺比較快。

2021-05-30 11:57
frank1253

如果少了大量補貼,想要降維打擊台灣的面板廠, 就看看誰會被打擊吧! 台灣的工廠管理和成本掌控[台灣No.1], 大陸不是對手的。

2021-05-30 12:01
結果梅雨遲等不到
一來就是致災性梅雨
我心中長抱友達最大的疑慮解除了
接下來如果有非理性殺盤還要再加碼
這個週末,這裡竟然出奇安靜,難道是雙虎噴發的前兆?

今天的大雨,應該緩解缺水的危機,確診人數好像也慢慢控制下來,再來就是雙虎的股價要校正回顧了,💪
tentry121

不過,今天經濟日報的李大記者又出來了,唉……

2021-05-31 7:09
Keith4738

新聞標題加上"?" , "恐", "疑似"...這種文義閃爍又不必負責任的用法已司空見慣

2021-05-31 7:30
面板報價恐反轉 雙虎警戒
2021-05-31 01:23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新冠疫情刺激顯示器需求升溫,推升LCD面板報價大漲,南韓兩大面板廠樂金顯示器(LGD)與三星再次展延停止生產LCD的計畫,預計要到明年底才會關廠,加上大陸主要面板廠仍積極增產,以及大陸官方明訂衝刺高清視頻產業使得當地業者加大投入力道,為面板報價後市持續衝高增添大變數,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警戒。

LCD面板報價截至今年5月已連漲13個月,部分尺寸價格累計漲幅甚至超過一倍,全球LCD廠樂翻天,友達、群創也繳出「一季賺百億元」佳績。然而,近期市場已出現「LCD報價即將反轉」的聲浪。


法人認為,隨著在韓、陸大廠緊咬LCD生產不放,加上大陸官方力挺高清視頻產業可能帶來的競爭下,預估報價最快今年第4季開始止漲轉跌。

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更預期,隨著零組件缺料今年第4季起逐步紓解,以及陸廠持續擴產,2022年全球面板供過於求情況將再現。

韓聯社披露,三星顯示器執行長崔周善已對內部員工表態,原訂去年底退出LCD生產,考量近期市況揚升,原本就已遞延至今年退場的計畫,將再度延長至明年底。另外, LGD原本也規劃去年底關閉南韓境內的LCD生產線,如今相關生產線仍持續生產。

陸廠方面,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三大指標廠雖然不再進行新LCD生產線投資,但仍在既有廠區大擴產,加上夏普廣州超視堺等業者也要增產。Omdia預估,未來三年,陸將增加一條月產能高達15.5萬片的10.5代廠、以及月產能17萬片的8.6代廠,對未來市場供過於求帶來一定壓力。

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1年全球LCD出貨將由京東方與華星光兩家陸企位居全球前二大廠,兩家公司合計在整體電視面板出貨量占比高達四成。第三名為惠科,為該公司首次進入電視面板出貨排行榜前三名,出貨量約4,191萬片,年增逾33%。LGD名列第五,三星因原本預期將退出LCD生產而可能跌出前六大。台廠當中,群創、友達今年可能分居第四、六名。

法人指出,大陸前三大LCD廠產能持續擴增在預料之中,僅管三星、LGD在LCD業已被陸廠超車,但仍有其影響力。原本市場預期隨著三星、LGD退出LCD製造,有助市場發展更正向,如今韓廠再延後關廠,也將為市況發展添變數。

另外,大陸工信部宣示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拉動人民幣「雙千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3兆元)級新興產業集群,業界也憂心恐再掀起新一波擴產態勢,後續值得關注。

...................

法說高點35.55 利多出盡 加上疫情低點摜殺至 19.7 反彈一半 也應有 27.6
Rico_wen

李珣瑛

2021-05-31 10:22
napoleon0014

李珣瑛李珣瑛李珣瑛李珣瑛李珣瑛[怒][怒][怒]

2021-05-31 10:37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