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9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我早上開電腦, 發現我掛 2.5%, 兩年多 都借不出去的友達


小弟用新光證卷,昨天第一次試著掛出借,沾 P 大的光,用 2.5% 340 張成功借出,
今天查看有 541 元的預估收入,不少耶。

群創也一樣掛 2.5% 出借,怎沒有人理..Orz..
大家的群創都掛多少?

如果都成功借出,光面板股出借一個月三萬多夠我生活了。
陀螺不打轉

群創,2.5%全借出,借出有總額上限吧,好像是融卷+借出卷,不可超過總卷張數25%。有人有正解嗎

2021-05-20 11:18
julian0903

群創 3% 出借,友達3%都沒人要借

2021-05-20 11:45
美國目前已核准 3家疫苗業者( BNT/ Pfizer, 莫德納 ,嬌生) , 每家年產量10~20億劑, 美國這次又成為全球的救世主了.

美國第四家 Novavax疫苗 , 原先預計 5月上市,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Novavax 上周一宣佈,已經延後旗下疫苗「NVX-CoV2373」的使用許可申請,如今期望今年第3季在美國和歐洲再次提出申請

這款疫苗在之前英國第三階段臨床試驗中,能夠100%避免重症,對原始病毒的有效率達96%,並對任何形式的Covid-19都可發揮89.7%保護作用。
禿鷹到現在, 借卷放空群創 4.5萬張, 放空友達 2.7萬張,

===========

收盤, 借卷放空群創 5.1 萬張, 放空友達 3.1萬張,
pqaf
pqaf 樓主

禿鷹看準多數投資人對面板產業信心疲弱,也許想趁機 混水摸魚, 趁兵荒馬亂,面板股隨大盤大幅下修, 禿鷹冒險想放空賺取價差套利.

2021-05-20 12:37
congminwang

謝謝P大解說~

2021-05-20 13:26
三利空罩頂!大摩砍價台積、聯發科等16檔半導體股
2021-05-20 10:06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即時報導


半導體景氣鬆動?中國日前公布手機銷售數據不如預期,摩根士丹利第一時間分析,5G需求是否調整還需要更多指標評估,才幾天該券商又更新報告指出,不只中國手機需求減弱,半導體庫存也從下滑轉為增加,加上中芯國際等晶圓廠擴產快於預期,三利空罩頂恐讓半導體多頭派對提前結束,率先下修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聯電(2303)等16大台灣半導體股財測。

摩根士丹利最新調整,包括台積電重申「優於大盤」,目標價680元降至655元,聯發科「優於大盤」,目標價1,380元降至1,280元,聯電「優於大盤」,目標價70元砍到58元,宏捷科(8086)「優於大盤」,目標價194元降至168元,瑞昱(2379)「優於大盤」,目標價666元下調到606元。



立積(4968)「優於大盤」,目標價630元降至588元,合晶(6182)「優於大盤」,目標價62元降至57元,日月光投控(3711)「優於大盤」,目標價138元下調到123元,精測(6510)「中立」,目標價880元降至720元,群聯(8299)下修至「中立」,目標價578元降至488元。

頎邦(6147)也下調到「中立」,目標價91元降至71元,聯詠(3034)跳砍到「劣於大盤」,目標價777元砍到414元,創意(3443)維持「劣於大盤」,目標價300元降至290元,矽力-KY(6415)跳砍至「劣於大盤」,目標價3,280元降到2,580元。

世界先進(5347)維持「劣於大盤」,目標價108元降至93元,大聯大(3702)也重申「劣於大盤」,目標價45元降至42.5元。

這也是近期外資圈最大幅度的下修調整,摩根士丹利對上述個股平均的下修幅度達15%。

報告中指出,該券商對半導體產業的前景看法,並未完全轉空,但考量先前中國手機銷售不如預期,開出警訊第一槍,其研究團隊深入調查,發現不少通路庫存轉為增加,特別是PC通路盡乎被填滿,還有中芯8吋晶圓廠擴產速度更快,下半年晶圓短缺的問題將正式緩解,進而反轉這波個股評價極度擴張的超級循環。

摩根士丹利進一步表示,聯電等供應商對代工吃緊的能見度看到2022年,晶圓廠的衝擊可能相對輕,但其他零組件廠的影響可能很大。以驅動晶片來說,很多客戶不願意接受下半年繼續漲價,預期晶片價格到第3季就是「頂」,第4季反轉,如聯詠、頎邦再漲空間恐有限。

報告最後提醒,投資人面對半導體股普遍大漲,應更小心追價高評價、市場期待過高的個股,操作上要更「挑剔」。預期相關被下修的半導體股,2022-2023年成長性較今年明顯放緩。
.....................
外資保守看漲價周期及需求 大降聯詠目標價、降幅逾4成
2021-05-20 11:51 經濟日報 / 記者楊伶雯/台北即時報導


美系外資認為,面板驅動IC高峰已近,預估漲價將在下季告一段落,且預估明年供需更加趨於平衡,在最新報告中調降聯詠(3034)、頎邦(6147)的評等及目標價,聯詠由加碼降至減碼,目標價大減363元,由777元調降至414元;頎邦由加碼降至中立評等,目標價由91元調降至71元。

美系外資預估,今年第2季大尺寸面板IC漲價季增20%,第3季將下滑至季增10%;小尺寸面板IC漲幅也是下滑的表現,預估將從第2季季增15~30%,第3季則是季增約10%;美系外資表示,面板驅動IC周期高峰已經快到了,預估漲價將在今年第3季告一段落,下半年平均價格年增率將放緩。

美系外資指出,由於智慧型手機、電視需求的強度不明朗,預估明年供需將更趨於平衡;美系外資雖調高聯詠今明年獲利13%、3%,但下修2023年每股盈餘預估20%,認為股價恐將因DDI平均售價年增幅度下降而下滑,決定調降聯詠目標價至414元。

美系外資將聯詠目標價一口氣大砍超過4成,聯詠今(20)日以474元開低,一度下滑至466元,盤中跌幅5.35%,超過半根停板;頎邦也是開低走低,盤中跌幅2.55%
...............

有點 影響 面板 第3支回升 嘎然而止
vul34622 wrote:
其研究團隊深入調查,發現不少通路庫存轉為增加,特別是PC通路盡乎被填滿,還有中芯8吋晶圓廠擴產速度更快,下半年晶圓短缺的問題將正式緩解,進而反轉這波個股評價極度擴張的超級循環。

聯詠由加碼降至減碼目標價大減363元,由777元調降至414元


一般外資評等 : 加碼 > 中立 > 減碼, 評等調整通常只會一階 一階逐步來, 很少 跳評.

直接從 加碼 "跳評" 到 減碼, 代表外資 之前嚴重看錯半導體行情, 才會緊急踩煞車, 直接跳評.

去年3~5月 大部分外資 都給面板股 減碼 評等, 後來發現看錯行情, 全都 跳評 改成"加碼",面板股大漲一波.

IC 從 8吋晶圓 轉投 12 吋 , 產出量一口氣暴增, 有供過於求風險, 半導體類股泡沫吹太大.
s2474

理論平板跟我筆電要很多面板跟晶片

2021-05-20 14:05
pqaf
pqaf 樓主

現在PC 通常是指消費主流的 NB筆電, 不是過去DT 桌上型電腦.

2021-05-20 14:35
外資降評很正常啦
5.6月壓一波慢慢撿
這10多年來我都看膩了
年底才要做一波上去.

反正金管會也不管這些事情
沒波動政府抽不到錢
所以放任外資到處放話

一樣是投信
很少看到媒體寫國內投信的意見.
但大部分都寫的蠻準的.
唯一的娜烏西卡

我猜平均來說機構買方的意見會比賣方的意見要準一點

2021-05-20 12:59
今天唯一亮點,量能沒有失控,在一片恐慌中,大家都不談論基本面了,一有風吹草動先砍再說
五天停電兩次 揭開台灣電力系統如此脆弱的真相
2021-05-20 12:36 聯合新聞網 / 天下雜誌



【文 劉光瑩】

5月13日下午,全台灣從南到北數百萬戶分區限電,讓很多人想起四年前的8月15日大停電。四天後,5月17日晚間又因為興達電廠跳機,電力供應不足而緊急宣布分區限電。一故障就造成限電,究竟台灣的電力夠嗎?分散式電力系統,為何四年來仍付之闕如?更讓人憂心的是,為何這情況恐將成為常態?

五月中的炎熱夏天下午兩點半,體感溫度超過38度。高雄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4部機組跳脫,全台灣約400萬戶分區限電。眾人也許會好奇:在四年前的815大停電後,說得震天價響可避免停電的「分散式供電系統」,為何仍沒發生?

簡單來說,這次限電原因,在於高溫來得太快,機組青黃不接。

高溫來得太快,打亂發電機組檢修計畫
因應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全台許多發電機組都在為炎炎夏日做好準備,定期檢修進入最後收尾階段。不料梅雨還沒來,五月初就爆出連續幾天高溫,5月12日,全台灣用電量攀升到3599萬千瓦。

就像是大聯盟球賽提早開打了,但球員還在暖身不能上場。從台電官網資料看,從北到南,從協和電廠、林口電廠、台中火力電廠兩座機組、大潭電廠與麥寮汽電等電廠,都因為不同原因停機歲修,有的是地方政府因環保原因限制運轉,有的是定期歲修。

一位民營燃氣電廠廠長透露,通常為了確保夏季供電穩定,台電都會要求各民營電廠要在夏季來臨前完成檢修。

然而,氣候變遷打亂了過往的檢修計畫。「通常夏季是六到九月,沒想到現在熱浪來得又早又急,」這位廠長說。或者趁用電量較低時進行改善工程,負責督導麥寮電廠、台塑石化總經理曹明說,麥寮電廠目前三號機組正在進行加裝污染改善設備的最後收尾的工作,預計5月19日發電,趕上夏季用電高峰。電廠正在加緊趕工準備火力全開,屋漏偏逢連夜雨,台灣偏偏又碰上56年來的大缺水,水力發電也不足,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困境。

讓人擔憂的是,這樣的狀況一時半刻恐怕無法根除。

因為天氣愈來愈熱,導致電力機組或設備故障機率更高。

未來只要一個機組出問題,限電惡夢不會停
一位任職台中火力電廠20多年的技術員受訪指出,過去電廠歲修,每個發電機組如果做最完整檢修,至少需要三個月,但現在他們都被要求限縮在50天內完成歲修,很多檢查無法到位。

「為了怕缺電,現在每個機組都火力全開,出問題是難免。」他形容說,就好比一輛車每開1萬公里就該進廠保養,但因為沒有其他車可以替代,非得硬著頭皮繼續開不可,出問題是早晚的事。

「台灣的供電已經不是走鋼索,而是懸在一條細細的線上了,」他說,過往因為服役的發電機組有餘裕,就算兩、三座機組出問題,民眾也不會發現;但如今,因為可用機組緊張,一個小問題,就很可能造成分區限電。

說得直白些,台灣目前的供電系統仍仰賴大型燃煤與天然氣電廠供電,再生能源僅佔總用電量約6%,一旦發生類似這次匯流排故障事件,再生能源也補不上。

現在,因為所有發電機組「一個都不能少」,只要有一位球員受傷,球隊就無法上場。這樣的脆弱,不僅恐怕讓全台民眾對供電系統失去信心,也恐成為國內外企業評估是否持續投資台灣,一個關鍵性的負面因素。
...................
極端氣候 水電 愈來愈難測

借卷利率會不會太高.
琮翔个

競價也有4%

2021-05-20 15:39
wgs66666

APP沒法設定 費率?元大的..

2021-05-20 15:59
請問成交費率10是指10%嗎?
利率這麼高也可以說這檔被看很空吧?
本益比不高可能是大家都認為是景氣循環股?
友達可能要連續賺3年才能擺脫這觀念
我看一堆人喊10元要接
CD
CD

去年還有人說友達股價會到3元的…

2021-05-20 17:15
自由小山

ptt一堆人喊10元,這裡我比較少來,漲到30多元時好像吃了威而鋼,現在藥效退了?

2021-05-20 18:02
  • 38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