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古人尚知,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君主亦無戲言。現代政府言而無信,還能期望什麼?此案真是台灣民粹化,第三世界化的最大象徵。
完全看不出來政府爭一家中小型銀行經營權的意義在那裡?
我覺得全市場沒人認為公股會輸掉,故就算最後仍選輸,符合預期,不受影響,倘若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話,反而會噴出吧!只要吳董把股利拉高一點,也是一樣會上漲回應
同意 反正輸了也是這樣 不期不待! 這爛攤子已經夠久了
把自己本業搞好 希望股利配得漂亮
看到這兩天的彰銀新聞,覺得很煩悶,
這已經不是我持不持有台新的問題了,
手上只有130張,其實股價高低已不值得我掛心。
會煩悶是因為看到(1)台灣法制的落後和(2)官員的心態。
(1)一家民營企業在面對政府的不法背信行為,竟然無計可施,可見法律設計的不良
(2)國庫署長出來向龍巖喊話,在我看來跟持刀強姦沒什麼兩樣的事,居然也能拿到報紙上講。
對岸說是人治,至少人家在慢慢改,台灣呢??
最近01/PTT也很多篇講大陸好,台灣不行的文章,
我真是看得很悶,恨鐵不成鋼呀!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看到這兩天的彰銀新聞,覺得很煩悶,
這已經不是我持不持有台新的問題了,
手上只有130張,其實股價高低已不值得我掛心。
會煩悶是因為看到(1)台灣法制的落後和(2)官員的心態。
(1)一家民營企業在面對政府的不法背信行為,竟然無計可施,可見法律設計的不良
(2)國庫署長出來向龍巖喊話,在我看來跟持刀強姦沒什麼兩樣的事,居然也能拿到報紙上講。
對岸說是人治,至少人家在慢慢改,台灣呢??
最近01/PTT也很多篇講大陸好,台灣不行的文章,
我真是看得很悶,恨鐵不成鋼呀!


民進黨這搓官員在幫台新金解套吧。這輩子看了不少換了位置腦袋也換的混人,但多半是默默地在胡搞,從沒像現在這幫官員這麼高調。也算是開眼界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最近01/PTT也很多篇講大陸好,台灣不行的文章,

我在一家國際金融組織工作近17年,與亞洲各國銀行合作多年.
許多國人認為銀行業是暴利行業,
以我個人的近距離觀察,在亞洲來說,台灣的銀行業是被最高度規管,
台灣的消費者是被最高度保護.

其結果就是台灣的銀行業資產報酬與股東權益報酬是亞洲最低的.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524004626-260410
根據中華信評統計,香港及新加坡銀行業平均ROA為1%到1.5%;中國大陸銀行業ROA為1.5%,在亞洲主要市場中偏高;馬來西亞銀行業ROA則介於1.2%到1.6%;台灣銀行業平均ROA為0.6%,在亞洲市場中,僅高於日本
===================================================

不是台灣銀行家的智商低,而是這個行業被無理,高壓以及強制性的違法規管.
看看下面這則舊聞. 過去既存的可以,新的不准開徵帳管費.
政府於法沒有不准的依據,就用 "道德勸說",民不與官鬥啊.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287107

喝完央行咖啡兩銀行喊卡

不分藍綠立委最後決議,經濟狀況欠佳,銀行只要收取帳管費,將要求金管會把其排除在存款全額保障名單之外。

對於立院決議內容,金管會表示尊重,隨後並直接找收費的銀行進行溝通,用道德勸說方式要求取消帳管費。央行昨天下午也邀兩家銀行代表到央行「討論」此事,盼慎重評估其影響性。

在喝完央行的咖啡後,渣打及大眾銀行均發布聲明表示,暫緩實施收取帳戶管理費的措施,而大眾銀行原定二十三日起,活儲帳戶利息起算金額由一萬元調整為一元的措施也暫緩實施。
===================================================================
"道德勸說"有多好用呢? 再看看下文.

華隆公司惡性倒閉,一碼歸一碼,關銀行團啥事?
明明是第一順位的抵押貸款,抵押品拍賣了,竟然不准債權銀行拿回拍賣款.
民不與官鬥,這些債權銀行也只得乖乖 "捐錢",
否則錢就卡在那裡,一文錢也拿不回來.
於法無據,拿出"公平正義"這四個字,加上官府 "道德勸說",就要你銀行掏錢買單.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287107
最終在2014年,由當時勞動部長陳雄文找上金管會主委和財政部長居中幫忙,並呈報行政院。勞動部還逐一拜訪十八家華隆債權單位協調,最後銀行點頭答應,捐出約4.26億元作為員工退休金、資遣費,這不僅創下官方介入銀行團債權分配首例,也符合公平正義,讓爭議多年的華隆案露出解套曙光。
=========================================================
除來台灣以外,我不知道亞洲還有哪個國家的銀行帳戶是 "零"成本,
要多少就有多少,人人都有好幾個銀行帳戶.
對岸中國銀行業發的一張銀行提款卡,一年都還要給RMB12元.

日本,新加坡與香港這些相對於我國經濟水平高的先不說,
看看我們南方的菲國,算是相對於我國經濟弱勢之地.

該國擁有銀行帳戶的人口不超過1/4.
Banco De Oro是菲國首富Henry Sy旗下的銀行,規模數一數二,
算是收費便宜的大眾化銀行.

看看在菲國要有一個基本的活儲帳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https://www.bdo.com.ph/personal/accounts/peso-savings-account/passbook-savings


台灣的銀行天天都開門做許多免費的服務.

舉例來說,找換零錢也是白工, 看看一般外國銀行收費如何?
每換一袋零錢要HK$2,存入太多零錢,或者紙鈔,也有費用.
https://www.hsbc.com.hk/personal/fees-and-charges.html

各國銀行收費表,項目多到台灣人做夢都夢不到.
連印度,巴基斯坦的銀行業收費項目都比台灣銀行業還多.

如果是台灣的銀行業要開徵這些費用,我看連銀行牌照都會被金管會吊銷,
董事長與總經理應該會上報紙頭版頭條,被電視名嘴罵爛了.

我國金融監理機關有多嚴格在規管金融業呢?
連公司要如何節省成本,要不要裁員,金融監理機關也管得著了.

我說的話很不中聽.
不過,我認為投資銀行業,選上台灣的銀行,
從資本適足率,P/E,P/B,ROE,ROA,yield,從所有財務數據來看,
應該不是個好的選擇.

我國的民法把借貸利率封頂在20%,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政府更進一步,把信用卡循環利率限制在年利率15%,我想,應該是全球獨有.
港元與美元掛鉤,接近零利率.
看看香港匯豐對優質客戶的優惠循環利率是多少;36.43%,
如果是在台灣,銀行董事長與總經理已經被送進監獄去了
,可能符合刑法的重利罪.
如果各位再看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乃至亞洲各國,就會了解到,
台灣的金融消費者是置身於天堂.


Katong wrote:
以我個人的近距離觀察,在亞洲來說,台灣的銀行業是被最高度規管,
台灣的消費者是被最高度保護.

Katong wrote:
不是台灣銀行家的智商低,而是這個行業被無理,高壓以及強制性的違法規管.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對岸說是人治,至少人家在慢慢改,台灣呢??



超認同兩位的說法
台灣小民重私利,台灣生意人能讓人信任的少,政客膽小無為居多。 任何壹件事件似乎多在考慮:「有人可能會家破人亡,有人會說圖利,..........」。憐憫少數人,非正義。

誠希政府的魄力與正義。
肥缺、利益問題吧!

公家持股的公司,董事長、董事在選舉前(從龍之功),就安排好席次了...(人家已在等就任了),表示台新選舉前沒把這件事喬好。

Katong wrote:
我在一家國際金融組...(恕刪)


寫得好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