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中華電 vs. 大盤 2017/7/31至2027/7/30

我覺得
股價才是內涵
股息只是外表
波克夏不配息,股價超高,超有內涵
好想放假
pigstand wrote:
贏家找方法,輸家就只(恕刪)

績效能當飯吃嗎?績效高如果不賣,過了一段時間很有可能就會被打回原形。如果賣掉了又擔心買不回原先的低價,只好留著領股息?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夜夜抱著績效入眠,肚子就會飽囉)

10年前我種花,我現在已經財務自由了,再過個10年我的花朵成本就全部收回來。如果10年前我買0050 我現在還是沒辦法財務自由,再過個10年我還是不能財務自由。

10年前你沒種花,10年後你當然體會不出來阿花的芬芳,它的果實有多甜你不知道。當然~夏蟲不可語冰。

現在的花農可聰明的很,用花息來種綠葉,滿庭院不是只有花的芬芳,也有綠葉的香氣。
活的充實,認真變美。
shih3246 wrote:
績效能當飯吃嗎?績效(恕刪)


剛剛查了一下這十年來發放的股利.....
設定:
2011 年初買進 ; 股利也不再投資

中華電 :

股利共發了49.66元, 以當初93.5元買入計算, 股利發放比例 : 53.1% (也就是相當買進1元,共配0.531元)

現值增加70% (也就是考慮配息之後,相當十年前買進1元 = 現值 1.7元)

0050 :

股利共發了24.5元, 以當初61.4元買入計算, 股利發放比例 : 39.9% (也就是相當買進1元,共配0.399元)

現值增加159% (也就是考慮配息之後, 相當十年前買進1元 = 現值 2.59元)

中華電在股利上發放比例的確高於0050 (這部分我相信大家都沒有問題),但要說十年前買進中華電績效會比0050好??? 實際上中華電這十年讓你的資產成長70%, 而0050可以讓你的資產增加159%....

我說159% > 70%,相信大家應該也沒問題.....



對阿
買大盤也只能現在開心
等到崩盤時
我們這些買大盤的人
可是剉咧等....................

負擔了風險,有機會多得報酬,不是很正常?


請不要太過忍耐!棉花糖實驗之父打臉暢銷作家:堅持吃苦,你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一直等待更多的棉花糖,也不是明智的選擇。」米歇爾教授認為,在棉花糖實驗的情境下,實驗者當然會信守承諾回來給孩子第二顆棉花糖,但現實世界並不像實驗室那樣單純。即使你埋首工作、辛苦存錢,通貨膨脹會讓你的錢越來越薄,也無法預料哪天銀行會倒閉,更不曉得自己哪天會突然死亡。
完全拋棄享樂的結果是,你吃不到第一顆棉花糖,第二顆棉花糖也不存在。"


買中華電就像是一開始就把棉花糖吃掉(獲取高股息)
買大盤就是持續忍耐,希望能獲得二顆棉花糖(讓公司把股息拿去投資,希望獲得更多的報酬)

"雖然忍住不吃棉花糖可能讓你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獎勵,但不小心吃了也沒關係"

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投資風險,獲取相關合理的報酬

祝大家賺大錢
好想放假
每個人的算盤長得都不一樣
有些算法完全忽略了現金流有價
某族群投資者切入的角度就是「他需要現金流」
一個投資策略完全忽視投資者的需求
很難說這個策略是好的
自由的雲 wrote:
每個人的算盤長得都不...(恕刪)

就如同報酬來自於股利以及資本利得,「現金流」也可以來自於股利以及資本利得。直接對於資本利得視而不見,並不是個理性的選擇。
致富心態
合理勝過理性

p.156
在做出理財決定時,
著眼於合理,而不是理性的觀點,
是人們要注意的重點。

金融學術界致力用數學式找出最理想的投資策略。
但我的理論是,
在現實世界裡,
人們不想要數學算出來的理想投資策略,
而是想要晚上能夠睡得最好的策略。

致富心態 p.161




pigstand wrote:
直接對於資本利得視而不見,並不是個理性的選擇。
今年中華電信應該還是贏不了0050
不過7年內可能還是有機會。
至於是不是這樣
留待時間驗證。

巴西股市十多年前跟台灣一樣9000
現在12萬了。台股還在1萬多。
台灣先天限制就放在那邊。
之後如果再被經濟制裁或者砍單。
對台股都是直接重傷。
這也是雖然台股創新高但外資一直賣的原因
這波政府基金也拉蠻多的。
只希望到最後不是自己玩自己的。

至於現金流量的問題。
帳上總額2億跟存摺2億元
是一樣的意思嗎?
看怎麼想吧。
覺得一樣就一樣囉
投資人最理想的投資報酬是資本利得與股利兼收、魚與熊掌併得…

但想要收穫資本利得必須出售投資標的,出售時日不一樣仍會有價差損益…

而股利是已入袋為安…

股利有綜所稅問題、資本利得看國情(稅制有無列徵)…
pigstand wrote:
就如同報酬來自於股利(恕刪)


我是極近距離親眼見證過「究極現金流大法」的人
對於穩定現金流的威力與價值
以20年的時間來見證(不是我本人,是至親)
穩定現金流提供的「穩定感」
不是數學算式能計算出來
也不是需要現金時拿已獲利的老股出來賣可以頂替的
一味地計算,力求完美叫做理性?
還是把人類感性的部分(例如穩定感)計價進來才是真理性?
雞生蛋 蛋生雞
信者恆信啊

我是指數無腦多投資者
同時也是現金流支持者但反對單壓中華電或任何「看似絕對安全」的單一標的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