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三星真的遵守諾言延遲退出LCD業務了嗎?
時間 2021-04-27 07:55:08 IT通天曉

2020年的三星(SDC)可著實過了一把"走城門"的癮,在LCD行業的城門口來來回回地走了好幾圈。作為能屈能伸,能吃能吐的傑出代表,三星在是否退出LCD行業的的重要事件節點都列於下圖。

雖然好幾番相悖言論不斷反复,但是目前看,最終的結局是:蘇州工廠售賣給TCL已經是生米做成了熟飯;三星韓國LCD工廠是“不退了”。但是,三星真的不退了嗎?我真的能相信這個不斷反复的三星嗎?於是乎,我特意查了一下諮詢公司提供的1月銷售數據。不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我果然又被騙了!

三星在2020年平均每月約產出200萬片電視面板,140萬片顯示器面板去年11月和12月也是這麼一個水平。但是在2021年1月,這兩個數字分別跌落到了約100萬和14萬,相比2020年水平下滑了50%和90%!就算是從2021年1月起,三星蘇州工廠的出貨數據從三星剝離,那應該只減少1/4弱的電視,因為三星蘇州廠只做電視,不做顯示器面板。
說好的“無限期延長LCD面板生產”呢?
說好的“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呢?
說好的一起愉快地玩耍呢?
抹掉被欺騙的眼淚,小編猜想,作為“渣男”的三星也許在1月遭遇了巨大的供應鏈困難。
因為它是在2020年10月21日和12月29日分別通知延長LCD業務的。這樣,像玻璃基板和半導體這樣的長周期資材很有可能無法及時recover,在2021年初集中爆發出來,從而造成三星嚴重缺產。更何況現在半導體供應鏈正在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強缺貨潮,讓三星出貨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暫且不論三星主觀上是否真的想一諾千金,按照其承諾,無限期延長LCD面板業務,客觀上它都難以像去年一樣穩定交付了。上游供應鏈早就把自己的產能釋放給了京東方、TCL華星、友達等面板廠,很難在這種時候再做調整。
答案很明顯,客觀上,至少從2021年1月的出貨數據看,三星再一次地言而無信,退走LCD市場。
而它的退出,無論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無疑都會給顯示面板市場火上澆油,給三星主導的曲面顯示市場釜底抽薪,給其他面板廠一個大大的紅包!

===============
三星影像顯示器事業部社長韓宗熙,4/13日申請商務泡泡搭乘專機來到台灣,下午旋風趕去和面板廠友達碰面............
我看三星國內可能基本上已經沒有生產面板了,即使他宣佈無限期延長LCD面板生產,從他的出貨量來看只是空喊而已。那這條線放者沒有生產,最後只能當破銅爛鐵賣掉了。
去年底,三星說無限期延長LCD面板生產,面板還被空方下殺一段,真是莫名其妙。
如果我是有錢的多方,想炒高面板股,我就會給錢叫記者寫這一條新聞。
陀螺不打轉

曲面電競面版,以三星過去出貨量來看,友達應該是被包下來,除非換OLED。不然!可能跟友達簽長約了

2021-05-09 22:54
s2474

也許原料約都結束了 硬是東湊西拼 遇上缺料跟塞港

2021-05-09 23:18
pqaf wrote:
由於另一棟舊樓倒了.(恕刪)

明天歐硬一萬張
firingmsf wrote:
市值2千多億,未來每年可以產生500~1000億現金流入的公司
一堆財團垂涎

友達 今年營業現金流入約1000億,只要大陸國務院持續 牢牢掌控報價和供需 ,友達未來每年營業現金流入會超過1000億

那友達每年經常性的現金流出有哪些呢?

1. 每年資本支出: 約200億
2. 每年到期銀行債務: 約200億, 5年內可清償所有債務.
3. 現金分紅: 不一定,要看李焜耀良心....

一家市值只有2800億的公司, 帳上現金1100億=銀行債務1100億, 每年營業現金流入 1000億, 排除分紅, 現金流出才 400億, 有 600億結餘 可活用.
手上還有 uLED的領先技術.

大財團若願意拿出 3500億,收購所有流通股權, 直接私有化下市, 快則 6年就回本, 包裝後,再重新去美國掛牌上市

但大財團若只出 35元要向我收購,我一定反對, 至少要 60元收購, 我才考慮.



2013年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戴爾(Dell)公司召開股東特別會議,投票通過創辦人兼執行長戴爾(Michael Dell)與銀湖合夥基金公司(Silver Lake Partners)的249億美元收購計畫,讓公司私有化下市

戴爾2018年底重新在NASDAQ上市,下市、併購、再上市!市值大增近5成
陀螺不打轉

60元!!免強接受,但季EPS在年底達到2元,這價碼要在提高啊

2021-05-09 22:23
唯一的娜烏西卡

哪家私募趕緊用股權誘惑高層:拿下公司,拚個幾年,核心團隊成員可能有機會上台灣富豪榜哦~

2021-05-09 22:26
貨櫃缺爆是人禍?揭美調查關鍵
Bentzel指出,這些設備是由中國國企掌控,美國對此全然依賴,令人憂心。他質疑市場是否有遭壟斷操縱的可能,並說「有必要觀察美國對這方面的依賴度,評估這對我國究竟有多重要。」

Bentzel去(2020)年11月就曾表示,多數聯運底盤、航運貨櫃都是在中國生產


美國現在才懷疑 中國在壟斷操縱貨櫃, 卻 還沒有發現 中國已經在 壟斷操縱面板報價..
代表面板漲的還不夠多,還沒引起美國正視...

美西美東運價飆漲3倍,美國消費者得幫 高運價買單.
面板報價相對小漲1倍,美國消費者也得幫 面板廠員工加薪買單.

.. 最好都不要發現,讓友達繼續爽爽賺.
8K 75吋 大電視去年在 好市多要賣18萬...真貴,我猜賣沒幾台吧?
今年東京奧運轉播,會提供 8K 轉播訊號..台灣和美國可以看到8K 奧運嗎?

另外有一個問題, 過去TV面板大部分是採用 a-Si TFT基板, 但a-Si 驅動電流小,元件大,開口率就會小...造成背光較耗電....

面板解析度越做越高,開口率越小,背光的發光效率越低,越要面對耗電和發熱的問題.

那現在 友達生產給各大品牌的 8K 面板,還是採用開口率小的 a-Si 技術嗎? 還是都改用 IGZO 技術,提高開口率,節省背光耗電?
兩周前, 誤導 投資人,友達要現金增資,稀釋股本的記者 李珣瑛,今天又再發出面板追殺令.

大陸現在的 10.5代廠 本來就可以生產 8K 面板, 何須為了 8K ,再發動另一波補貼做產能擴張競賽.

他們老愛用" 業界傳出" ,來提升自己杜撰臆測的 可信度.

==============

友達現增全數募足 每股純益 被稀釋
2021-04-26 01:05 經濟日報 / 記者李珣瑛

陸扶植面板晶片 掀擴產競賽

2021-05-09 23:22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李珣瑛/台北、新竹報導

大陸傾國家之力發展8K高清行業,鎖定面板、晶片業都要大升級、大投資,將帶動新一波國家補助與產能擴張,隨著大陸官方力挺,可能帶來的新一波產能擴增競賽業界高度關注對友達、群創、聯詠、敦泰等台灣面板與半導體指標廠的衝擊

謝勤益指出,大陸工信部部長蕭亞慶的談話,宣示意義濃厚,研判加碼扶植的重點會在半導體產業。至於,台系面板廠,不論大陸是否宣示政策,都必需走向轉型之路,也就是朝系統整合及利基產品靠攏,
s2474

結論:聯電跟力積電會崩 但面板不一定

2021-05-10 7:48
tentry121

每次放完假的週一就來一篇。

2021-05-10 8:00
電子時報記者較專業,提問直接深入...

===================

Mini LED中階戰鬥機種甜蜜在眼前 韓青秀/電子時報 2021-05-10

問:晶電規劃Mini LED產能約100萬片(以四吋計),接下來有何擴產規劃?

范:以晶電Mini LED年產能約100萬片來看,目前產能利用率與預期是一致的,在稼動率持續提升下,2021年產能將足以支應客戶需求,因此2021年不會再進行擴產。

進行擴產的第一個要考量空間,但在疫情下要建新廠比較為難,包括設備機台及土建等,整個擴廠建設時程是比過去要更長,為了長期發展,未來Mini LED產能規劃是有必要的。但晶電在短時間要有大產量增加仍是困難的。

問:目前看到Mini LED背光用在高階品牌大廠新品,何時Mini LED有機會進一步擴展到中階市場?

蘇:現階段Mini LED是處於消費市場金字塔頂端的推廣初期,我們看到高檔產品的設計有很多,同時下游客戶也在開始思考下一步推向中階產品應用。

在市場應用部分,IT及TV產品都有高階、中階產品在導入,2021年下半可望看到Mini LED的NB應用將啟動,另外,包括電競產品、高階顯示器,以及利用高亮度特性應用於戶外顯示的車用產品,甚至手持裝置如高檔單眼相機都有,螢幕尺寸約3~4吋,由於一台高檔相機要新台幣7萬~10萬元,加上一個Mini LED背光將能帶來更高的產品附加價值更高。

進入中階市場的首選是性能要有一定水準、成本也要有競爭力,這也是Mini LED團隊正在努力的。整體來說,隨著Mini LED市場規模放量、經濟效益呈現的時候,生產成本往下降,原本認為不可能進去的領域,現在都看到客戶正在導入或規劃中。

雖然我們不對特定客戶做評論,但目前主要IT品牌大廠都在規劃及設計數款新品,如果只用Mini LED做高階產品,那出貨量將十分有限的,所以他們也希望能擴大到中階應用。

何時看到中階市場的量能出現,將取決於整體學習曲線,從LED背光來看,要看量產良率與成本的改善速度,再與系統廠、面板廠一起來配合,如果LED封裝良率改善及性能提升,能讓其他部件的成本進而改良,那將有機會進一步放量。

同時,若有一家大廠的Mini LED新品在市場熱賣,其他廠商也會考慮在適當時間跟進此風潮,目前我們接觸的客戶群廣泛,包括模組廠、面板廠,都有不同數量的案子在進行中。

范:成本問題要從整個供應鏈來看,對品牌業者來說,如果單一機種的出貨量很大,則開發成本就會相對較低,如果是採取機海戰術,每個機種的量不夠大,則設計成本就會高,故單一機種的規模夠大,在成本就具有優勢,只要設計一款就可以能整個供應鏈。

如果當Mini LED技術進入標準化產品或公板設計,則產業進入質變,例如白牌手機價位便宜,那市場進入障礙就變得很低,至於Mini LED是否有可能變成公板設計?那將對產業帶來很大的改變,已經不是單一產品規模的量有多大的問題,如同過去LED經過TV傳統背光時代,從單一公司的某些機種在推,過了一年之後開始降低成本及釋出規格,LED背光變成很便宜,現在比2009年的LED背光面積只剩下了10分之1,

如果Mini LED應用進入中階市場,屆時產業標準制定及產品安全係數也放寬,帶動成本下降,由於基板、膠材、驅動IC等零組件的單一設計成本很高,但等到這個設計可以很多人共用,分攤成本效果就大幅下降。

問:如果Mini LED進入標準化公板設計,那LED是否可能進入低價的紅海市場?

范:從LED供應來看,目前一台高階平板裝置就要搭載1萬多顆LED元件,如果1ppm(百萬分之一)不良品,意味著100萬顆中有1顆不好,代表有1%面板需要維修,這時就要拚誰的良率控制更好,因為1%成品耗損的成本將很高,LED廠要拚的是看不到的品質,而不是拚幾個百分比的成本,所以我們的方向仍然要從整體成本角度來看,提供比較好的品質、而不是比較便宜的晶片

問:富采目前Mini LED技術仍相對領先,未來能否繼續成為品牌大客戶的唯一供應商?

范:從供應鏈角度,我們自己在零件採購上也不希望只有一家供應商,但客戶會如何選擇供應商,就是傾向於可靠、不會成為麻煩的,雖然不見得是最便宜,但只要瑕疵最少,不會造成困擾,對客戶的成本就會帶來最好的效益。

問:雖然Mini LED新產品進入量產,但外界認為OLED技術還是有取代的可能,故相較於OLED,Mini LED的競爭優勢為何?

范:雖然近期面板價格成本持續調漲,但目前Mini LED的成本仍然是低於OLED,但只是雙方差距可能略微縮減,主要是受到面板價格上漲影響。但從IT應用來看,過去OLED面板用於TV的重要優勢在於省電,因為大部分的螢幕畫面是暗色呈現,但IT產品在使用時,顯示螢幕光源是全開的,所以OLED面板省電的優勢並不存在,而Mini LED的區域控制(Local dimming)將能選擇性發光,達到更好的省電表現,加上Mini LED調光及對比的表現都不輸給OLED面板,色彩飽和度更好,所以我們希望不只是贏在成本,而是色彩表現也更好。

終端品牌客戶的新品技術轉變是無法確知,但任何新技術的投資開發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前期開發並無法帶來營收,故只用一代產品的代價是相當高,因此品牌廠應該會盡力推向普及化,以分攤成本,Mini LED技術普及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問:Mini LED在中階機種開案的價格甜蜜點何時可以到來?

蘇:每個品牌客戶的市場定位不同,我們內部技術團隊與系統廠都有密切檢討可能方案,例如直下式背光需要用到較多材料,導致成本提高、效率也會損失,故如何透過設計將複雜的背光系統都整合在光板上,將有助於成本降低及效率提升,並有機會能與傳統背光的價差進一步接近。

除了改良設計外,製造方法如自動化產線、減少人工等方式,目前都是正在進行式,Mini LED是一個趨勢,現在看到的解決方案是在成本、效益、性能都有機會達成甜蜜點,我們目標是在2022年將有機會推進至Mini LED 2.0

問:Mini LED中階機種的設計趨勢將是如何?是否將面臨到中國同業的競爭壓力?

蘇:目前談的中階Mini LED機種開案是採取COB(chip on board)設計方案,現在進行設計的新案預計在2021年底才會確定,目前出貨產品仍屬於高階產品,至於COB與POB(Package on board)方案的趨勢為何?個人認為要看提供給客戶解決方案的整合度,POB製程比較接近SMT做法,成熟度較高,如果能將料件結合在封裝體就能讓結構簡單,成本更有競爭力,但如果採用COB方案用在電視,則電視機身的輕薄特性將有可能成為賣點。我們是抱持開放的態度,讓兩種方案去賽跑,看誰能獲得市場青睞,應用場域也會不同。

對於POB方案是否很快就面臨中國競爭者價格壓力?我認為是遲早要面臨的挑戰,由於進入門檻較低,我們希望將驅動迴路設計都加在一起,客戶也可以節省調整時間。

中國競爭者正積極加入Mini LED戰場,目前大家都在跟時間在賽跑,中國面板廠也是我們的客戶,所以也會遇到中國LED同業的競爭,中國廠成本可能更有競爭力,我們要能提供不同解決方案,從設計去簡化、凸顯自己價值,過去隆達在非蘋陣營都具有長期合作及優勢。


問:隆達轉投資漢威未來將如何與晶成合作?隆達的大股東之一Cree在第三代半導體是否有可能展開合作?

蘇:在富采投控成立後,漢威與晶成會進行適當的組織切割,由於漢威的定位是屬於design house設計端,產品包括在RF通訊、Power等,尤其聚焦在通訊產品,其產品可由晶成做代工,因此漢威可以是晶成的潛在客戶之一。

至於Cree是隆達的長期策略股東,過去Cree在前段LED磊晶或晶粒都有相互合作,雖然Cree已經將LED業務賣給SMART,但我們還是保持非常密切有合作關係。

在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方向上,雖然富采集團也在發展GaN技術,現階段將是先把代工製程準備好,目前Cree屬於GaN on SiC的世界領先公司,我們也樂見未來將有機會達到更深入的合作,相信若台灣廠商更具競爭力,台廠能提供差異化產品或改善成本,則雙方不排除有進一步合作機會,心態上是保持開放態度。
frank1253

玻璃基板不僅在平坦度、穩定性方面優於PCB基板,而且在成本上也有優勢,雖然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以面板廠的生產成本思維 ,一定會解決這些問題的。

2021-05-10 9:34
ay1217

瑞信出了EPS7元以上的預期報告之後,友達今年大賺在法人圈有共識的機率很高了,接下來就是密切注意mini led micro led的市場狀況.....從這篇綜合訪談來看 比我預期的好

2021-05-10 14:15
(早報)
5G手機拉貨動能 露出疲態

智慧手機市場出現雜音,5G手機終端更浮現「賣不動」的疲態,並傳出大陸兩大手機品牌OPPO、vivo下修部分零組件訂單,牽動聯發科(2454)、大立光等手機供應鏈後市。聯發科雖拋出今年營收年增四成以上、再創新高的展望,也將面臨下半年業績可能不如上半年、「旺季不旺」的窘境。

==============

投資人資訊不對稱, 很難判斷 記者的產業報導,是否真實呈現產業現況 或是 誇大不實....

但大家長期關注面板業,資訊完整度較高, 就不容易被 記者的偏頗資訊,牽著鼻子走....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聽聽空手者,對 面板股的期待....了解空方心理在盤算些什麼?

============================
(轉貼)

粉絲們面板股現在我一張都不買
我要等到周線10~20T位置才大買做多,
( 友達周10約 約 24.7元,周20約20.2元 ; 群創周10約 23.5元,周20約19元)

跟聯電華邦電一樣,
面板股沒來周線10~20T位置,
我一張不買也不玩面板股,放棄!

粉絲們昨天我回溫州街舊家,順便找老鄰居喝茶聊天,
老鄰居大我一歲,
也是我孩子同學爸爸,
老鄰居是某投信基金操盤手
部位50億元,是50億元,
聊到他有個客戶問他,
自己二週前花了1,9億元,
買進海運股,半導體股,面板股,怎麼辦?

老鄰居笑著說,
沒想到有錢人傻的也不少,
為什麼傻的怎麼都這麼有錢?


我問老鄰居怎麼回答他?
老鄰居說:(航運股會解套,半導體股會賺錢,面板股靠近高點賠錢快跑,不要再玩面板股了!

我說:(此話當真?)
老鄰居:(當然是真的,因為他操盤的基金,海運,半導體,面板股都出清部位,面板股沒有接回,面板股他不操作了
以上是50億元資金操盤手相關對話!
陀螺不打轉

面版股在高點....海運、半導體更是高高點

2021-05-10 10:15
chings22

心靈雞湯那位

2021-05-10 21:09
早上友達股票租出去了,利率1.7%。 群創也借出去了 1.7%...
monguly

你的利率比我高好多,真羨慕

2021-05-10 9:39
spade.ying

友達利率不到2%哦!!難怪我掛3%都沒消沒息.

2021-05-10 13:48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