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自己喜歡的公司本來就應該分享活動,這才正常,每年波克夏股東大會,就跟園遊會一樣的氣氛,大會中更是大力促銷投資事業的相關產品,投資如果不開心那千萬別買那支股票。
不過看笑話的人大部分是短線,不能說他們錯,看見線型往下就笑別人傻,看見線型往上就不說話,也不是他們的問題,短線思維和長線思維不同。
有些人說話是忠言有些是酸,忠言的人謝謝他的好意提醒,酸的話聽聽就算了。
說真的宏碁品質比之前好很多了,2013前宏碁的產品真的不出色,外型大同小異,質感也偏差,給人的感覺只有便宜,我最近去逛台北光華專賣店,宏碁東西質感upup,產品設計用料比以往好太多了,不用進步很快只要一天比一天進步。
10006030 wrote:
阿土伯投資鴻海,全...(恕刪)
理論上轉型中的公司,最好是自已和自已比,以前的自已和現在的自已比,是不是有進步?是不是有改善?如果要和蘋果或sony比,筆電產品的價格就不一樣了,那也沒有什麼好比的。一家公司一定要想辨法進入正向偱環,賺錢->愈產愈來愈好->賺錢->員工愈來愈強->賺錢->品牌知名度愈來愈高->賺錢,如果全世界的錢都被蘋果賺走,那蘋果當然是世界的領頭羊,如果今天錢都是被宏碁賺錢,我相信,宏碁的員工也許也是年薪數百萬,數千萬,優秀的人材都跑來宏碁,最新,最厲害的產品也都是宏碁出來的,現在宏碁能做的就是找自已的方向,想辨法先賺錢,不亂槍打鳥,找利基點,找未來趨勢~
#################################################
之前和大家說,不要擋在下面買或是買跌,大家似乎都聽的進去,所以最近5~10個交易日大家都沒有更新籌碼,現在已經引敵到深處了,股價在15.05了,有便宜貨能買了,大家能繼續再買了,忍了這麼久終於能買了,燃燒各位的小宇宙吧~
便宜到三大法人同時小買了~~小打小鬧的一起買了~

其實建議 acer 高層 仿照 鴻海富聯網 模式.
直售 acer 商品..
每位股東都有紅利點數可折抵..
相互拉抬. 成效應該相當不錯...
by the way.. acer 筆電很漂亮阿...
但就差在耐用度再加油...
不爭氣的小弟. 還是跳回 ibm ( 現 lenovo ) 了..

剛買 S7 時超興奮的. 終於可以脫離小黑家族... 很漂亮的一台筆電...

Acer_kewei wrote:
理論上轉型中的公...(恕刪)
話說宏碁的產品庫存策略不曉得A大熟不熟
2008-2013年期間,小弟為公司的資訊設備採購,與中區的宏碁業務有些交集,當時公司的策略是希望能以量制價,而宏碁業務也很阿莎力的給小弟不錯的價格,但後來發現透過通路商可以取得的價格並無落差太大,他才透露一些內情
宏碁的產品庫存策略,當時是評估市場需求量,然後分批製造擺放在自己的倉庫,再依照各通路商的需求拉貨,每次議定的價格會依照拉貨數量而定,比方我一次拉50台筆電,他可以給到市價的九折,一次拉200台筆電可以給到八五折這樣,但倉儲成本是自行吸收的
而華碩的策略則是直接與通路商議定數量,直接拉過去通路商的倉庫,比方在聯強放個1000台,統一給市價的八折,賣不掉的聯強要自己想辦法不能退貨
賣完了要補貨,再統計數量及確認價格通知工廠組裝出貨
當然兩個公司的策略是各有好處,但是宏碁的策略,容易因為錯估銷售而必須減價清庫存,而且自己還得負擔倉儲費用,華碩則不用擔心,因為庫存壓力在通路商,通路商得自行調整銷售策略及拉貨數量
當然上面的折扣成數及數量只是比喻,實際上比上述的條件要好很多,只是相對的公司獲利會因此而壓縮,不曉得是否已經調整策略了?
SCAI wrote:
早上收到證券的通知...(恕刪)
0.8% 扣掉給券商的就都沒了,又借給別人幫忙打壓股價,使得轉型速度變慢,不容易籌資,發動策略併購,愈借股價打壓的愈低,借出去的利息就愈低~


我個人覺得單純放空而不是避險的話,是相當不利的,因為長期來說,買進股票你能放到天荒地老,借券可能是半,一年,融券一年也要回補兩次,融券、借券都是需要付利息的,所以他們會為了獲利,故意製造謠言或打壓股價使一般人非理性,他們就能賺走差價,一般中長期投資者就會"短暫的"看到股價跌到非理性的價格。
不過看0.8%這種利息,也不是非常的看空,之前我記得都有4~5%~~
#########################################################
Teddy0912=>
ans:沒錯,之前我從股東會,新聞中找到的一些資料顯示,宏碁的確是用你說的方式,在蘭奇的時代,就是塞貨給經銷商,貨塞出去就算營收,最終賣不出去就促銷或是送回宏碁,所以宏碁會有回沖損失,2014年開始陳俊聖,黃少華時代,開始嚴格的管控,真的有需求多少,才供貨多少,一兩年前有人會常常抱怨一些門市找不到宏碁產品的現貨,因為是有嚴格的在管控,所以這三年營收下降,毛利率上升,試想,如果營收每個月600億,一季1800億,毛利率8%,營業費用9%,營利率就是-1%,營業獲利就是-18億,eps -0.6元,那還得了,不如營收降低,嚴格的管控,營收200億,毛利率9.68%,再嚴格的管控營業費用,來到9%以下,這樣就有0.68%的營利率,至少還是能賺錢。
你可以注意一下宏碁最近的產品,其實就是多樣性,客制化,賣服務,所以營收會下降,但因為多樣性,客制化,所以不可取代性會稍微高一點點,毛利率也會比較好一點,再透過嚴格的管控營業費用,保持賺錢不是難事。
你說的華碩、宏碁的方法其實都存在,像7-11,美聯社,這些家超商的方法就像宏碁及華碩,7-11不賣即期品,不促銷庫存,因為7-11僅提供上架,賣不出去廠商自行回收,美聯社就是用華碩的方法,所以你常常到美聯社會有賣即期品,可能就是半價,方法有好有壞,看經銷商願不願意擔庫存的風險,如果願意,經銷商賣的好時,經銷商就賺比較多。
Acer_kewei wrote:
0.8% 扣掉給...(恕刪)
感謝A大回覆,畢竟電子產品類的生命週期短,一個CPU的產品週期大約在一到一年半之間,也就是一台筆電型號上市後最慢一到一年半之間要銷售完畢,不然新規格出來,舊規格就只能落到促銷的地步,一但落到促銷,能不虧錢賣就很不錯了,最近就有例子,宏X電的UU,雖然這例子比較極端,訂價砍一萬還能賺啥鬼,毛利本來就十幾%而已,他不砍價,U11上市了,一樣價格當然會買更新更好的
有開始嚴格管控才能真正獲利,加上多樣性、客製化,使用者的購買意願就會提高,
話說先前在當資訊設備採購的時候,同事拿到筆電的第一句話都是...好醜喔!!
2014年換工作後,這裡同事自己買的筆電幾乎都是S3、S5、S7,哈,落差真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