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dc+pg#25兩條8.5代線9萬片產能,可切43"(套切),46"... 等眾多尺寸, 可選擇性 避開中國傾銷的 23.6",32",55"等殺價競爭.兩條7.5代線14萬片,可切 42",43" ,48",49",50" 等暢銷尺寸, 大陸沒有7.5代線,不適合生產現在暢銷的43",50".四條6代線48萬片產能(相當於兩條8.5代線24萬片),可切暢銷的42",50",65". 大陸的六代線主要是做手機面板,沒有生產暢銷的65".友達8.5代線產能雖少,僅占總產能的15%,但折舊完畢的 6代線和7.5代線產能龐大,相當於大陸3條最新的8.5代線36萬片,友達目前6+7.5代的產能,約是友達目前8.5代線 的 4倍. 總產能的75%,可做市場暢銷的電視面板.以上幾條線都是生產市場暢銷的產品,大陸最新的8.5代線沒法做43",50",65"經濟切割,所以友達不愁沒有訂單,也不擔心殺價競爭.幾條3.5代線,4.5代線,則是當作 LTPS, AMOLED ,和 FHD a-si 手機生產線.倒是四條5代線,總產能36萬片,約占總產能的14%(相當於一條7.5代線12萬片的產能),專做 PC ,NB 各種尺寸TN 面板...一片玻璃可切15片15.6" 面板,相當於540萬片 15.6"面板.上半年 PC ,NB 市場蕭條, 造成 面板和DRAM庫存太高,友達單6月就比去年少了約150萬片 IT面板的訂單,造成5代線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這幾條5代線老早設備折舊完畢,但產能利用率低,是會浪費一點員工人事成本. 或許友達會思考把五代線閒置的產能,轉做其他產品線.群創之前就修改光罩等設備,讓5代線可轉作39"電視面板.
友達除息後這兩天股價仍小跌, 內資的借劵賣出餘額56萬張,帳面上雖有15億獲利,卻尚未回補還卷,有主力刻意用幾千張空單集中火力,企圖壓低股價.內資手上尚未賣出的數萬張雙虎的借劵,或許是已到6個月的約定期,不打算續約,連續兩天開始進行密集還劵. 友達還卷約7萬張,群創還卷約10萬張.
又是一個聳動的新聞標題: 友達第2季營收 近12季新低,面板廠第2季面臨淡季,出貨量與面板價格雙雙走跌,獲利表現也將下滑。看來今天可能又會有賣壓?pg#27記者只關注在營收數字增減,卻不懂得去看毛利率變化. 營收增加,獲利不見得也會增加;營收減少,獲利不見得也會減少.打個比方,某家季營收1000億,毛利率15%的公司. 如果毛利率不變,營收少個100億,獲利可能只會少個15億. 但如果營收少個100億,毛利率卻能上升個4%,獲利反而是會增加. 900 x4% -100x15% =21 億友達2015 Q2營收雖然比去年同期大降了9.5% ,但因設備折舊結束和材料成本降低,良率提升,產品結構調整,毛利率反由去年同期的10.4%,大增到15%左右.營收雖是近12季新低,獲利說不一定是近12季新高?========另一個聳動的新聞標題:高庫存 電視面板跌勢加大 歐洲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壓力 旺季難旺其實,台灣面板廠早就盡量避開大陸新產能傾銷 價跌的32",40"尺寸 . 採差異化切割,改切大陸沒有生產,價穩量增的43",50",65".有些市場暢銷尺寸,大陸廠也想切,但良率太低,硬要去做的話,不符成本.例如台灣可以在6代線上,每片玻璃切出 2片65"面板,大陸技術良率低,萬一其中一片產生幾顆亮點,就得報廢一半,不符成本.
電子製造業的員工,利用職權,出賣公司,把進貨價灌水,拿廠商高額回扣的惡習,原本就是司空見慣...抓不勝抓,防不勝防. 檯面上叫的出名號的幾家電子龍頭廠,每家都有一堆小老鼠,時時找機會在咬布袋.真要認真去抓老鼠的話,恐怕會動搖國本.這個產業太競爭了,產品規格和價格雷同,為了完成老闆的KPI,除了比專業和服務外,業務員更要比年輕,比酒量,比歌喉,比貌美,比裙子短,再不行,拿出金錢攻勢,大概就能攻無不克.群創今天跌幅稍微重些,應該不是導因於 群創員工拿個幾千萬小回扣那件小花邊新聞,或許是市場主力擔心群創今明兩天公布的營收數字 有所意外.話又說回來,就算營收掉個15%也無妨. 面板業的 設備折舊費用 和材料成本極為高昂,折舊攤提完且材料costdown後,毛利率自然就飆升,數字從10% to 15%,乍看之下只提升5%, 其實背後代表的是毛利增加了50%.群創Q2營收雖掉, 但毛利率理當仍不錯,至於毛利率數字多少,19%? 15%? 我就不會算了,老算不準.例如,它在5月底有給9.5萬名員工,一筆幾億~幾十億的激勵獎金費用,實際金額是多少?提列方式是採一次攤提,還是逐月攤提? 它在Q1沒有提列存貨跌價損失,Q2是否仍可保持優秀紀錄,不須提列10幾億的存貨跌價損失? 太多變數,影響財報毛利率數字變化,我每次都算不準. 但沒意外的話,群創Q2獲利應該仍是會不錯吧?它今天的跌幅是有點無俚頭的超跌了,也或許是比價效應,開始在發酵. 雙虎股價沒能一起向上發展,反變成一起向下無俚頭沉淪.pg#28====尾盤不知會不會上演絕地大反攻的戲碼?友達這隻千里馬竟淪落到,被人當笨驢在拉水肥...真是不識貨.
尾盤有識貨的人,搶買了1.3萬張.上演絕地大反攻,底部帶量留下影線,收在$12.7. 也許是56萬張借劵賣出的內資,開始落袋為安,獲利回補之前高點賣出的借卷了吧?群創明日的除息參考價 $13.45 .==================這次內資老謀深算,布局長達半年,拿出百億資金當作借卷擔保品,借劵高達70幾萬張. 一路搭配新聞消息,過關斬將,股價卻撐在$15~16好長一段時間,無法回補獲利了結. 到了5月底,還差一點陰溝裡翻船,讓股價反彈到$17.x,剛好遇到 韓國MERS疫情, 亞洲各國出口衰退,外資調節台股 和 歐洲希臘破產事件,成交量急縮時. 媒體朋友緊急支援, 在最後關頭,讓股價一口氣下殺到$12.x.內資的借卷賣出終於可以鬆口氣,並可考慮獲利回補了. 今年半年爽撈個15億,也算不錯.去年上半年借劵做空的戰役,可能就賠掉不少.pg#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