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且友達有1000多億現金存在銀行活存, 我也不明白, 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錢,用0.1%存進去,再花1.7%利息借出來,讓銀行團爽爽賺利差?


可能開戰?大股東準備隨時阿婆仔浪港,拿了現金就跑?

跟銀行有私下交易?大股東分到0.8%利息錢?

準備美國的第二次罰金?(你們一直說XX有訂價權,難免美國又來一次)

.........................................
jimmy0413

我從9塊開始追,每一波我都還蠻喜歡空方出現叫囂的,最後他們都會消聲匿跡,因為上外太空的路上不能沒有燃料呀

2021-05-09 19:11
frank1253

其實他是我們這一版的開心果, 請大家好好保護他[笑到噴淚]。

2021-05-09 19:45
經濟日報刊登面板好消息, 聯合新聞網也連載, 希望周一能站穩月線再挑戰前高.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443811?ref=tab20210509

今年MSCI權重調整, 統一投顧預期,陽明、萬海、富邦媒在這次季度調整入選機會較高, 沒提到面板.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5444098?ref=tab20210509
唯一的娜烏西卡

哦,風向變了?隔日沖磨拳擦掌[偷笑]

2021-05-09 11:22
鄭治壽

放點好消息隔日沖才能順利出貨阿[冷笑]

2021-05-09 15:58
中國壟斷大部分產能後
雙喵變成超級印鈔機應該是業內早能預判的事情
我覺得友達帳上保有大量現金
一方面是跟銀行團保持良好關係
主要應該是要防禦敵意併購
市值2千多億,未來每年可以產生500~1000億現金流入的公司
一堆財團垂涎
唯一的娜烏西卡

拜託趕快提一下併購,外資pe lbo可能比較難(多年前國巨就沒成)。本土產業玩家如果不是泛鴻海的來,公平會說不定沒什麼問題

2021-05-09 11:34
唯一的娜烏西卡

收購方快用10%股權誘惑管理層做mbo,現在溢價20%喊,就算一路喊到60我看都賺的盆滿缽盈[笑到噴淚]

2021-05-09 11:39
【投顧觀點】兆豐李秀利 押鋼鐵面板
2021-05-09 01:30經濟日報 記者 黃力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有別於第1季以電子為主軸的布局策略,第2季以平衡布局的方式,聚焦傳產、電子與金融的強勢指標,例如航運、鋼鐵、IC設計、面板、MOSFET等族群。

加權指數創高後急速回檔整理,雖然跌破月線,但季線有撐,惟7日反彈盤中追價謹慎,最後一盤用164億拉升指數27點,終場以17,285當日高點作收,收復5日線與月線,周K下跌281點收黑,但留長下影線637點。



在指數創高後初期震盪之際,中小型電子弱於大盤,遭短線停損賣壓衝擊的弱勢股或有跌破季線或半年線,但7日已有初步止跌或反彈。

另外,在指數摜破月線急殺回檔時,傳產股雖走弱,但強勢股仍屬逢高停利,整理期間觀察資金仍保持類股輪動,展望第2季指數續看高檔區間震盪,布局策略以傳產景氣循環股與電子業績成長股的平衡組合為宜。

7日的反彈主流在於電子帶動,除跌深反彈的IC設計,被動元件、記憶體及面板等指標股,在買盤支撐下而止跌走揚,以目前季報公布的狀況來看,在指數回檔期間公告的利多數據仍不敵盤勢的回檔,但不視為利多不漲。

驅動IC、記憶體目前仍在季報的利多支撐下,持續吸引法人聚焦。雖然產業趨勢具有基本面利多,但仍應掌握個股獲利與評價的差異性,諸多因子預料將影響同族群的股價產生強弱差異。

傳產繼頻創新高的航運後,鋼鐵族群也在4月呈現量增價漲的強勢格局,隨著鋼鐵迎來拜登基建、中國大陸取消出口退稅及供給限縮等偏多因子,鋼市價格持續看好,雖然短期遭遇新興國家疫情惡化,以及下游客戶對高成本的轉價能力,是否進一步擴及其他傳產漲價股尚待觀察。

稍早帶動台股創高的電子亮點主要在漲價的記憶體與面板等,但指標股在資金追捧後,亦接近合理評價,上周一度受盤勢影響而拉回,若有報價上漲或毛利等利多刺激,在短線技術面或籌碼面整理後,仍可望續跟隨產業利多走揚。

目前公布首季獲利中的傳產塑化、鋼鐵、紡織、餐飲、金融均有佳績,儘管上周族群一度受到大盤震盪影響而有高檔換股的停利賣壓,但預料在法人翻多的籌碼支撐下,相關業績成長股與周期性的景氣循環股仍為5月關注指標,由於漲價概念股對報價反應敏感,因此季報與財測的參考性仍以科技股為主。

台股自高檔修正,除了技術面指標修正、籌碼面逢高停利外,對五窮六絕的疑慮也影響修正後買盤追價的意願,儘管跌深電子有買盤低接,但後續仍須觀察MSCI明晟半年度調整以及15日前季報公告。

投資錦囊
台股偏多之餘,漲多疑慮相映而起,又過去幾個交易日受到國際疫情升溫影響,台股在多空交戰,上沖下洗整理期間影響盤面氛圍,留意投入部位控管,然可留意的是,隨籌碼快速整理,電子、非電子股都仍有表現機會,台股多頭格局並未遭大幅扭轉。
缺櫃太嚴重!美當局質疑中國涉嫌壟斷操縱、展開調查

MoneyDJ新聞 2021-05-07 10:55:22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貨櫃航運費率在需求飆漲、空櫃供不應求的帶動下不斷攀升。美國主管機關決定調查,中國是否利用貨櫃生產等關鍵供應鏈設備的寡占地位,故意推升美國出口商支付的費率。
FreightWaves 6日報導,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U.S. Federal Maritime Commissioner, FMC)會長Carl Bentzel 5日在北美綜合聯運協會(Intermodal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舉行的遠距商務會議上指出,他正在檢視貨櫃、聯運底盤(intermodal chassis)、鐵路設備的供應狀況,以及美國是否過度依賴由中國製造、經營的這些設備。

Bentzel指出,這些設備是由中國國企掌控,美國對此全然依賴,令人憂心。他質疑市場是否有遭壟斷操縱的可能,並說「有必要觀察美國對這方面的依賴度,評估這對我國究竟有多重要。」

Bentzel去(2020)年11月就曾表示,多數聯運底盤、航運貨櫃都是在中國生產;中國製造活動已大幅反彈、完全復甦,貨物量隨之激增,與此同時海洋運輸設備的供給卻嚴重落後,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Bentzel 5日並表示,航運業者透露,他們必須在中國等待兩週才能取得貨櫃。另外,據FMC觀察,鐵路各站的綜合聯運時程延遲了最多2週,美國鐵路業者也面臨設備短缺挑戰。他說,不具名貨櫃航運業者透露,從北京轉運至芝加哥的標準時程為33天、如今卻倍增至65天,主要是因為所需設備的移動速度變慢,導致貨物運輸陷入嚴重困境。

最大貨櫃航運運輸集團馬士基(A.P. Moller Maersk A/S)4月20日曾告知客戶,亞太地區強勁的貨運需求,可能延續整個第二季。馬士基當時表示,空櫃短缺依舊是亞洲業界普遍面臨的挑戰,預測本週及下週的「影響最大」,因為「運回亞洲的空櫃遭延遲、進口申報率下降。」

馬士基執行長Søren Skou 5月5日並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客戶正在試著滿足非常、非常高的需求,同時也在重建庫存。他說,從亞洲運至北美的出口量Q1激增40%,貨櫃船如今得在洛杉磯港口外等待16天才能卸貨

Skou透露,馬士基已挪出經費,準備購買更多貨櫃,但目前並無訂購更多貨船的計畫。他預測,蘇伊士運河卡船事件造成的船隻壅塞瓶頸可望於6月底前解除。
.............
航商說 目前只有中國有能力大量造櫃
面板 航運 漲價 ing
frank1253

老美又來了,只要侵犯到美國利益,從來都不會手軟,面板BOE和TCL遲早也會被釘上。

2021-05-09 12:22
唯一的娜烏西卡

貨櫃掩護面板,雙虎尾隨雙熊

2021-05-09 12:51
LCD, OLED,mini LED LCD,micro LED的介紹

另外驅動方式
a-Si
LTPO
IGZO
LTPS
越往下越高階,但LTPS目前驅動不了電視,
TV主要還是a-Si, 另外兩個則是高階TV的可選擇驅動模式,但一樣不好做。

https://iflow.uc.cn/webview/news?app=uc-iflow&aid=17827331808117089765&cid=100&zzd_from=uc-iflow&uc_param_str=dndsfrvesvntnwpfgicp&recoid=&rd_type=reco&sp_gz=0&btifl=100&pagetype=share&uc_share_depth=2
本週友達集保戶數大暴增約4萬戶
winyi

大戶退場,散戶進場

2021-05-09 14:09
islandhuang

韭菜長太快了....

2021-05-10 8:53
長榮2021/1/20之前連續下殺大跌至30元打第一支腳時.
當時前一週2021/1/15股權統計,千張以下韭菜股東數皆大幅增加,只有千張以上大戶戶數明顯減少.
從那週開始吹起反攻號角,每一週的散戶數量都陸續下降.400張以上大戶數量陸續增加.
直到2121/4/16後散戶數才明顯開始增加,但此時股價已經長紅一大段,此時散戶才開始追進,然而4/16之後股價呈大起大落姿態.
至上週5/7統計,又再度呈現千張以下股東數皆增加,唯千張以上大戶戶數減少之情況.
但5/7和1/15不同處是,一個是連續大漲後,一個是連續下殺後.不做過多解讀.
以上供參考!

亮哥+

友達幣的概念![笑到噴淚]

2021-05-09 16:27
亮哥+

巧合的是,1/21台積電創679天價,也剛好是航運/面板股開始大漲的時候.瘋狗浪資金說不定都是用幣值匯率的匯差角度在操作股價也說不定?

2021-05-09 16:34
〈觀察〉高成本轉嫁有難度 太陽能模組廠成產業夾心餅
鉅亨網記者魏志豪 台北2021/05/09 14:34

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原物料價格不斷攀升,太陽能產業也難逃成本上漲壓力,尤其去年下半年起,上游矽料、矽晶圓價格連番上漲,部分漲幅甚至超過 1 倍,但由於下游系統商拉貨力道趨緩,模組業者為求售,仍無法完全轉嫁高成本,成為產業中的夾心餅乾,僅能「共體時艱」。

聯合再生 (3576-TW) 執行長潘文輝坦言,由於各行業景氣回升,去年 7 月至今年 4 月,矽晶圓價格已大漲 70-80%,多晶矽料價格漲幅更高、達 170%,加上運費高漲、新台幣升值影響,都導致公司成本增加,因此調漲報價成為生存必要之道。

不過,由於上半年仍處於太陽能裝機淡季,下游系統商拉貨疲軟,模組業者即便有意調漲報價,仍無法全數反映上漲成本,雙方訂單也早在一年前談定,價格多數僅能透過協調,且在買方市場主導下,價格話語權仍由系統商掌握。

再者,系統商成本不僅太陽能模組,還有人力、貴金屬支架與鋼構等,相關成本同樣大漲,部分漲幅更不亞於太陽能模組,為維持獲利,僅能透過與供應商談判,換取獲利空間,也壓抑模組價格上漲。


攤開已公布財報的太陽能業者,包括聯合再生、安集 (6477-TW)、茂迪 (6244-TW)、太極 (4934-TW) 等,首季均呈現虧損,即便是獲利資優生安集,也僅小賺 0.09 元,更預期上半年模組價格仍有壓力,顯見成本波動仍是影響獲利的主因。

至於下半年,多數業者仍看好,隨著台灣地面型案場陸續開出,屆時需求將顯著回溫,太陽能模組的高昂成本也有機會順利轉嫁,有助下半年營運回升。
................
看來看去 面板股 還是便宜

今年買超友達的前十大外資

來看看近一個月前十大外資操作
數據統計5/7總買超張數減4/1總買超張數

摩根士丹利買超+31,976張
港商麥格理買超+17,616張
新加坡商瑞銀買超+14,998張
合計買超+64,590張

美商高盛賣超-45,961張
摩根大通賣超-40,542張
港商野村賣超-36,375張
瑞士信貸賣超-31,531張
花旗環球賣超-20,605張
法銀巴黎賣超-2,458張
大和國泰賣超-1,278張
合計賣超-178,750張

4/1~5/7前十大外資合計淨賣超-114,160張

僅三家對比前一個月還買超
另外七家對比前一個月皆呈現賣超
其中包含今年買超前三名瑞信.高盛.小摩
法銀巴黎跟大和國泰這段時間買賣波動不大


今年買超前10外資(1/4~5/7)

1瑞士信貸買超+175,539張
2美商高盛買超+99,980張
3摩根大通買超+92,566張
4新加坡商瑞銀買超+80,790張
5港商麥格理買超+78,603張
6摩根士丹利買超+60,290張
7花旗環球買超+27,868張
8大和國泰買超+17,923張
9港商野村買超+17,207張
10法銀巴黎買超+12,713張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