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 Chen 08 wrote:同意. 大和尚多跑了...(恕刪) 僧大應該是沒有跑啦只是不再主動參與討論而已怕越討論會造成某些朋友對元太過分的期待假若股價沒有相對應的表現怕某些朋友容易患得患失(包括我自己也是被傷了好幾回...XD)這樣也不是他所樂見的...不過最終大家還是得回歸理性的討論透過公司每月營收 每季財報的表現去一步步印證領導人開出來的支票是否有兌現而不是空口白話下半年剩五個月~而目前整個大局勢不穩很多原物料也都漲價若成果要優於去年則勢必要花費更大的心力…這部份就需時間來驗證了...
loavonve wrote:僧大應該是沒有跑啦...(恕刪) 同意. 但如你說的, 不利因素很多, 還是保守點比較好, 現在是技術面空頭, 籌碼鬆動, 大環境不佳, 公司的法說會說法也被質疑,種種實在沒理由積極阿. 觀察吧.
聽完法說會後加上近期的心得大家最耿耿於懷就兩件事吧利多方面我就不說了 畢竟報導都有說1.整年營收從上次法說會優於去年 變成持平2.美林這週賣了一萬兩千張先說1.部分剩下五個月需要做到74億左右的業績換言之大概平均要15億以上的單月營收去年最高峰營收落在8,9,10三個月因此下個月公布八月營收就會是個關鍵以上其實大家都知道了講點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東西就我自己收集的資料來看接下來三個月 在於消費電子商品上至少有五個品牌以上會更新 推出新品 其中還有新品牌所以下半年營收 我並不悲觀不過也得考量到 這些品牌是否能順利拉貨 銷售反應是否佳整體而言 至少下半年會比上半年熱鬧就是了接下來2.部分美林一週大賣1.2萬張 這部份我沒特別感覺而從美林從四月以來的均價來看 他確實賠錢在賣不過 投資上 本來就有穩輸穩贏即使是大戶 也不一定會贏 而散戶也不一定會輸再者對應一下最近OTC指數不斷破底一堆上半年營收創佳績的個股 也是被殺的亂七八糟結論不亂開槓桿 等待時間醞釀 總是有翻身的一天不過要等多久 我也不知道而最後會留在船上的人還會剩多少...
上半年毛利率降在於製造塑膠基板遇到良率不佳所導致這部份應該是去年年底就知道的事因為e-note與e-reader差異就在於一個使用塑膠基材一個使用玻璃基材去年remarkable&sony dtp-rp1就已經上市 公司方式應該早已知道此問題所以年初法說會公司才說需要擴產以及增加自動化(原本採人工 這點法說會裡面有提到)那麼我個人判斷e-note的成長速度 可能連公司都始料未及因此決議年初擴大資本支出來因應至於e-reader今年銷售小幅衰退主因?美系客戶調整庫存與策略?這個美系八成就是在講amazon吧個人判斷是與e-note商品重疊到畢竟e-reader能做的 e-note都能做到但e-note能做的e-reader是做不到的(玻璃基材與塑膠基材的差異)不知板上有多少投資網友 有實際玩過e-note的 若有玩過 你就會知道我所說的差異e-note並非只是e-reader的放大版這麼簡單而已公司法說會只跟我們說e-reader銷售會衰退 e-note會銷售量成長但沒跟我們說 兩者產品整年度總銷售量是否會優於去年整年度這點蠻耐人尋味的再來esl部分這部份法說會李總經理拒絕回答是否如同與法人估的一樣 年成長20~30% 只用持續穩定成長個人判斷esl涉及層面較廣且數量龐大 且更需要更長時間測試與驗證 與CE類型不同拿台灣超商兩大龍頭 全家與7-11來說旗下總店數約近1萬家目前部分店家使用esl測試中 一旦測試後 符合他們需求與成本控管 決議旗下超商全面更換esl那麼營收就會很可觀而中國目前使用全面esl的超商或者超市大多都屬於新品牌 這些店家通常只有個位數店數或者數十家店數而已是否要導入esl 公司可以迅速地決定 且偏向於噱頭居多 為的是吸引客戶上門就如同以前台灣的傳統柑仔店與那時剛起步的超商一樣超商需要做出差異性服務 來吸引原本去柑仔店的客戶 因而改到超商消費(補充一點:鄰近國家 韓國超商約2萬多家 日本超商約3萬多家)或許 那一天 xx連鎖超商突然決議旗下千家&萬家全面性更換esl那麼當年的營收可能會衝上雲霄但反過來看 若xx連鎖超商 測試一段時間依舊無法下決定是否全面更換esl那麼當年的營收可能就看不出什麼表現總結 目前元太吃到的esl 多半都是新品牌零售商為主最後還是那句話不開槓桿 不壓身家 傷害自然不會來
MANDAM wrote:但e-note能做的e-reader是做不到的(玻璃基材與塑膠基材的差異)不知板上有多少投資網友 有實際玩過e-note的 若有玩過 你就會知道我所說的差異e-note並非只是e-reader的放大版這麼簡單而已 https://goodereader.com/blog/electronic-readers/should-you-buy-a-prosumer-digital-note-taking-e-reader昨天的文章,正好有一些差異性的介紹。我也認為E-NOTE 正要開始而已,包括美國高教市場也是可能的方向 :https://goodereader.com/blog/digital-education/the-best-digital-textbook-solutions-for-students-in-2018再論營收,好像去年說 Q4 開始轉淡就沒什麼人相信;現在Q2調整Q1時的財務預測,就有人說是公司誠信不足?總覺得這邏輯什麼地方怪怪的,況且當七月營收 或 Q2 季報出來,想調節就該動作了。----------在另一版,有時只是看到些有趣的消息,就轉貼參考,其實可能對營收只有少少百萬左右的幫助,或根本還需要幾年發酵的時間。有些呢,看起來遙遙無期,就當它是個謠言吧...----------常常覺得 M 大是否為業內人士,消息來源比我們豐富許多的感覺。
小弟非業內人士 只是對此產業充滿興趣而已加上勤於找資料與彙整資料這點只要大家願意花點時間就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比我更好 畢竟我是英文苦手...至於先前大家最在意的事情沒意外 應該是差不多了小弟就點到這邊為止就好LucaTsai wrote:https://goodereader...(恕刪)
請教前輩們 從一個很粗淺的表面數據來看 近30日的美林 :買15651 張均價 36.93 賣39176張 均價35.8共賣超23525張姑且不論美林原始籌碼取得價格 但近30日買進又賣出的15651張 價差1130元 也算是賠了1768萬... 即便看空元太 何需買進賣出賠價差呢?單純好奇 請前輩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