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2409)自結104年6月營收305億5965萬9000元,月增率-2.05%,年增率-10.37%;累計104年1-6月營收1876億541萬5000元,年增率-4.21%。Q2營收923億 ,比我的預期957億少很多,少了34億,年衰退9.5%, 季衰退3.2% 友達指出,6月整體大尺寸面板包括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等面板出貨量約805萬片,較5月下降7.1%;至於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則較5月成長4.8%,約達1688萬片。友達彭董之前說Q1是谷底,Q2持平或略好,實際結果卻是 季衰退3.2%,看來失信了. 六月PC NB等IT面板因下游調整上半年過高的庫存,單月出貨衰退嚴重,超乎原先預期.今年第2季大尺寸出貨量超過2490萬片,較第1季減少7.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7%,第2季中小尺寸出貨量約達4804萬片,與第1季相比成長12.6%,較去年同期增加3.7%。=====2014/Q4 營業毛利率14.8%, Q1營收季衰退10%, 且須提列27億給4.5萬名員工年終獎金費用,整體毛利率損失2.7%,材料成本 costdwon 2% 和折舊減輕,整體毛利率提升2%,匯率貶值,增加2%毛利率,提列庫存跌價損失10億,毛利率損失1%.14.8 -2.7 +2 +2 -1 = 15.1Q1營業毛利率15.1% ,營業費用54億.業外反托斯費用33億,所得稅5億.Q2因不需提列27億給4.5萬名員工年終獎金費用,但員工有加薪. 整體毛利率將會提升1%; 材料成本 costdwon 2% 和折舊減輕,整體毛利率可提升2%,但匯率升值,將損失2%毛利率,庫存跌價損失未知?. 我猜Q2的毛利率約是15.1 + 1 + 2 -2 = 16%營業毛利=923 x 16% =148營業利益= 148 - 54(營業費用) = 94億業外損益 = 0 ?? (匯率避險+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 = -5億?稅後淨利 94 -5 = 89億dc+pg#22EPS =89/962 x10 = $0.92我個人推算Q2 EPS 約在 $0.8~0.92 (純屬我個人推測,應該有誤)
morphine0821 wrote:相當才0.5, 跟 p 大的 0.8-0.9...(恕刪) 差在 友達Q1 有一筆33億的業外一次性損失.Q2 不須再次提列.就像仁寶去年Q1得認列 47億的(華映私募資金案)大同仲裁案一次性業外損失, 且賣出賠錢的威寶給台灣之星後,Q4 不須再次認列業外,稅後獲利就暴增.pg#23
pqaf wrote:友達(2409)自...(恕刪) Q1谷底,逐季上揚,Q1所有產業都是這樣估計但事實上今年的不景氣很嚴重!!!進入第三季了,景氣還沒看到好轉的跡象。EPS假設預估漏了非匯率影響的價跌!!!
wenchienl wrote:EPS假設預估漏了非匯率影響的價跌!!!..(恕刪) 今年手機面板出貨量增加,但單價下跌超過20%,手機面板的營收應該也是衰退.第2季大尺寸 因Win10 7月底上市前,PC ,NB市場庫存嚴重, 造成出貨量,季衰退 7.1%,年衰退 13.7% ,量急縮,價大跌.原本營收跌幅應該更重.但整體實際營收, 僅僅季衰退 3.2%,年衰退 10.37%;10"~75" 出貨量衰退嚴重,價格也走跌,但營收衰退幅度 卻小於出貨量衰退幅度.這可能代表 產品結構的調整, 減少低毛利的 10"~24" TN面板出貨量 , 但高毛利高單價的 大尺寸(>43")VA電視面板出貨量小幅增加或尺寸變大 ,來弭補 低價面板減損的營收. 這樣反而有利於增加毛利率 和獲利.好比說,一家PC代工廠,去年接到某客戶100萬台低價低毛利(1%)的桌上型 PC訂單,和 10萬台 高價高毛利率(30%)的伺服器訂單.今年客戶因市場需求,將訂單改成70萬台桌上型PC訂單,和20萬台伺服器訂單. 那對這家PC代工廠而言,出貨量表面上少了20萬台,營收也略微下降..但公司實際的獲利卻是大增.產品結構往良性的方向做調整, 營收雖跌,獲利卻是會 正成長.如果像彩晶華映那樣,困守在低價的手機和IT面板,月出貨量增加,月營收卻下滑...代表產品結構微利化,獲利當然就是急墜.pg#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