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 witsview 或 大陸研調, 全都是用電腦程式模型在預測,全都不是市場實價,如果猜的太過火,他們會在下期手動稍微調整程式參數,修正預測.
只要參數填一填,研調連7,8月報價,現在也能快速預測出來...

而且,面板廠要先談好價格,再接單生產, 不是等到出貨那天,才去和客戶議價.
所以面板廠的營收,和 研調報價趨勢,可能有2個月時間落差. 當研調預測不漲時,面板廠營收可能還會創高兩個月.
研調若說Q4報價下跌,哪友達可能要等Q1 營收才會出現衰退.


為什麼兩家預測5月漲幅不一樣呢?
因為全都是用猜,用預測的,當然猜出來的數字不一樣,沒有人敢說自己猜得最正確。
這就像,大家每季在猜財報EPS, 大家猜的數字,和 公司財務部門做出來的實際數字,通常都有落差,偶爾會神準一次.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2021/05/04 08:05
大同 (2371-TW) 代子公司華映公告,根據台灣桃園地方法院公告,確認華映 2019 年底召開股東臨時會中處分楊梅廠及龍潭廠資產、土地、廠房暨生產線等資產決議無效,雖不影響公司財務,但將在收到法院正式判決書後,研判後續因應措施。
華映股東向桃園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起訴狀,起訴聲明華映在 2019 年 12 月 30 日召開的股東臨時會相關決議無效,而桃園地方法院上月 30 日也公告裁判結果,判決華映臨時股東會討論事項第一案決議無效,且訴訟費用將由被告華映負擔。
華映當時討論是第一案即為處分公司楊梅廠及龍潭廠資產、土地、廠房暨生產線等主要財產案 (含動產及不動產),以用於籌措資金償還員工債權、有擔保、無擔保債權,並支付資產處分期間相關營運費用。
隨著華映多數債權人自去年表達不同意解封資產,加上法院判決股臨會決議無效,導致華映廠房至今遲遲無法完成處分。
華映在 2018 年爆發財務危機,有價證券也因淨值轉負在 2019 年 5 月下市,雖然歷經多次聲請重整,但部分債權人聲請法院強制執行,華映在當年 9 月 18 日正式向法院聲請破產,宣告曾經是全球最大彩色映管廠的華映正式畫下句點。
============================
我們材料所的同學分布在各產業,有在科技業TSMC、UMC.....等,有在傳產台塑、南亞、新光、正隆.....等,每個人的命不盡相同,我在AUO雖然比不上在TSMC、MTK的同學,但看到前年在CPT的同學的境遇,就很感慨!我記得當初在CPT的同學,在班上是最優秀的,能進到大同企業體系,還羨煞同學們。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