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台北即時報導2024/02/06 20:56
金控公司去年第4季淨值回升,有助配息能力及潛在資本利得水準。金控公司去年第4季淨值回升,有助配息能力及潛在資本利得水準,法人預估,中信金( 2891 )、元大金、兆豐金股息殖利率逾4%,目前對金融股投資偏好為銀行/證券、壽險及租賃,看好中信金、元大金、國泰金及富邦金等四檔。
大型本國投顧分析,整體14家金控公司去年第4季稅後純益季減81%至258億元,為全年獲利低點,主要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壽險金控出現虧損,加上銀行年底增提信用成本及營業費用等因素影響。
不過,根據近期12家金控自行結算的上季淨值結果,則是季增8%,增幅及金額僅次於去年第1季的10%、3,962億元,除來自上季獲利外,FVOCI及覆蓋法FVTPL的股票投資及海外債債券部位評價回升,反映台股及美股回升,及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
法人表示,國泰金去年第4季淨值季增約1,162億元,增幅17%,為金控同業最高,推估單季其他權益虧損減少約1,240億元,預估可發放的每股現金股息約1.4至1.6元。
富邦金上季淨值季增約666億元,增幅8.9%,法人推估單季其他權益虧損季減約680億元,意謂除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回升帶動未來潛在資本利得增加外,預估可分配盈餘約2,850億元,換算每股可發放現金股息2至2.2元。
銀行及證券為主金控中,去年第4季淨值平均增幅約5%,其中,中信金、兆豐金其他權益改善分別超過200億、100億元,高於同業,加上全年獲利成長,法人預估中信金、兆豐金、元大金可配發股息分別至少為1.2、1.6、1.25元,殖利率超過4%,優於金控同業。
針對金管會元月中旬公布「金融控股公司以法定盈餘公積及資本公積發給股東現金相關規定」,法人評估,因大多數金控可分配盈餘回升,此法規對金控配發股息水準並無影響。
未來若再發生其他權益大幅虧損,需提列特別盈餘公積造成可分配盈餘為零,金控若欲以規定較寬鬆的資本公積配發現金股利以維持穩定現金股利政策,則仍須符合公司法第241條,以及配發現金股利後金控資本適足率須達120%及子公司資本適足率亦須符合要求,意謂金控中長期策略仍需強化資本以防範未然,尤其可分配盈餘偏低或易受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波動影響之金控。
2024/02/06 01:34:24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據金管會昨(5)日公布,截至2023年第4季底統計,整體金控國內外投資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從前一季底仍陷虧損的3,462.6億元,一口氣轉為投資收益732億元,是睽違六季來、首度「翻紅」,更已全部收復了2022年逾6,300億元的虧損失土。
金融圈預期,2024年美國轉降息、股債市將齊享利多,可續推升金控帳上投資收益,有助未來金控實現潛在股債資本利得,助攻2024年全年金控業獲利。
據統計,2023年第4季底金控海外投資受惠美債殖利率回跌,帳上評價損失已降到1,033億元,單季就收復了六成虧損失土;國內投資更有台股飆漲助攻,帳上投資「黑翻紅」1,765.6億元,合計國內外帳上投資收益732億元。
換言之,從2022年第3季底逾1.24兆元、史上最慘的投資虧損,如今僅短短五個季度,帳上投資就已翻正,除2022年六家金控旗下子壽險做債券重分類是最大功臣,全球股債市齊揚也扮演助攻隊。
一家金控主管說,金控海外投資盈虧,多看股、債市臉色,2023年底美債殖利率降到3.8%,讓海外投資帳上損失大幅收斂,最快2024年首季就有機會翻正。
金管會公布2023年底金控集團國內外曝險情況。海外總曝險額26.35兆元、季減1.3%,國內曝險額43.15兆元、季增2%,合計國內外曝險額69.51兆元,季僅略增0.74%,顯示2023年底各金控呈現「進國內、退海外」的此消彼漲態勢。
前十大投資市場中,2023年底僅大陸、澳洲、法國、香港等四大市場仍有投資帳上未實現損失外,其餘六大市場已全部翻正,又以美國單季最賺、南韓帳上投資收益則是最高。
據數據顯示,各金控在美國市場,從第3季底帳上投資仍陷損失994億元、第4季底直接翻紅到20.5億元,等於單季投資收益達1,014億元,是前十大市場中、單季最賺者,南韓帳上投資收益也翻紅到49.93億元。
最慘的還是大陸市場,2023年第4季帳上投資損失不減反增、擴大到507.7億元,損失已連三季擴大。
.............
開紅盤 應有好表現 惜售
2024.02.07 16:38 工商時報 巫其倫
永豐金控1月自結稅後純益25.4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水準,月增118.5%、年增58.3%,稅後每股盈餘(EPS)為0.20元,年化ROE為15.8%。
永豐金表示,1月稅後純益月增13.76億元或118.5%,大幅成長是受惠於銀行子公司及證券子公司的獲利皆較前月大幅成長。
永豐銀行1月稅後純益20.8億元,月增11.92億元或134.2%。受益於手續費收入顯著成長及金融交易利得增加,銀行獲利創下歷史單月新高水準。
永豐金證券1月稅後純益4.83億元,月增0.99億元或25.8%,成長動能來自於手續費收入挹注。
整體來看,永豐金1月稅後純益25.4億元,年增9.34億元或58.3%,主要受惠於銀行子公司與證券子公司獲利皆大幅成長。
1月銀行稅後純益20.8億元,年增7.01億元或50.8%,整體獲利較去年大幅成長且創下單月新高,主要受惠於手續費收入動能回升及金融交易相關收益成長,且資產品質維持穩健優異,NPL僅0.09%。
證券方面,1月稅後純益4.83億元,年增2.57億元或113.7%,主要受惠於台股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多元手收策略奏效,永豐金證券整體手續費淨收益年成長131.6%。
......
搶先看》國泰金、兆豐金、中信金…逾半金控獲利開獎「最驚豔有3家」網敲碗:這支委屈了
13:452024-02-07 旺得富理財網 旺得富編輯中心
明天就是農曆春節假期開始,國泰金、兆豐金、第一金、開發金等金控趕在最後一天上班日公布獲利,其中又以國泰金單月EPS高達0.65元、中信金0.45元、開發金0.17元最讓市場驚豔,和去年同期相比呈現高達4倍~6倍的增長,難怪網友喊過完年大爆噴,直言「2024為金融飆股元年」。
國泰金元月稅後純益達94.1億元,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國泰世華銀行、證券及投信稅後純益皆創單月歷史新高,加上去年人壽單月虧損14.2億元,拖累金控稅後僅賺17.3億元,和今年人壽大賺47.2億不可同日而語。總計國泰金單月EPS達0.65元,遠超過去年同期0.11元。
開發金下午公布元月自結純益28.08億元,EPS達0.17元,對比去年同期僅0.04元大幅成長,主要關鍵在於去年元月人壽虧損7.91億元,但今年元月人壽不但翻正,且大賺15.8億元,EPS達0.32元,對比封關價12.1元,網友喊「委屈了」。
台新金元月稅後純益19.9億元、EPS為0.15元,和去年同期EPS0.11元呈現成長;而中信金也公布稅後純益88.06億元,單月EPS為0.45元,為去年同期為0.13元的3倍。
玉山金單月稅後純益28億元,EPS為0.18元,其中金控及銀行創下單月獲利最高紀錄,不過EPS部分仍小輸去年同期0.19元。
兆豐金1月自結合併盈餘,單月稅後純益41.89億元,EPS為0.30元,小贏去年同期0.29元,每股淨值24.29元。
華南金元月合併稅後純益19.63億元,EPS為0.14元,每股淨值為15.34元;合庫今自結元月稅後純益21.3億元,EPS為0.14元。
國票金是今天(1/7)最早公布的金控業者,元月自結稅後純益2.19億元,較去年元月2.02億元微幅成長8.4%,EPS為0.06元,每股淨值12.21元。法人估算,國票金去年全年稅後純益20.27億元,EPS為0.58元,由於公司表示如果去年特別盈餘公積可以回轉作為股利發放來源,今年現金股息加計股票股利有機會發放1元,以目前股價計算總殖利率上看8%。
第一金元月稅後純益24.09億元,EPS達0.18元。市場估算,第一金今年有機會配發現金股息0.9元、股票0.3元,以封關價26.8元計算,現金殖利率3.3%、總殖利率4.4%。
14家金控去年獲利已經全數出爐,總計獲利高達3,652.79億元,和2022年2,832.11億元相比,年增率達28.98%,改寫金控史上第3高紀錄,預估今年金控總股息上看2,000億元,可望替台股再度注入活水。
...........
拍照大 開發 發了
00878 似不錯 AI 金融 雙響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