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很多投機的資金都跑進去面板及航運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發財了,有一些人先賣出賺了錢,這些錢未來就是投機失敗的人會去支付,很多人在股價下跌時一直怨天尤人的罵公司,罵董長事,罵空方,覺得是這些人坑殺了他們,賺了他們的錢,其實一買一賣成交易,目前你花了狂熱的股價去投機時,錢就已經被另一個人賺走了,目前你還沒有發覺的原因在於,股價還在高檔,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發財了,當未來股價下跌時,每一個人都要取出他們以為發大財的金額時,那時泡沫就破了,那時候就是比誰跑的快。
目前面板、航運賺很多錢,就有很多人直接用本益比去x10、x20,他們幻想著連續賺10年、20年這樣的獲利,但未來航運、面板回歸自然時,獲利就會回恢到正常的情況,那時他們再以正常的公司獲利去推算股價,就會發覺獲利被拿走了100年,用本益比算股價最大的盲點在於,一間公司淨值10元,忽然一年從賺1元變20元,這時本益比10倍,那股價就值200元,本益比20倍,股價就值400元,但公司的淨值只有10元,一年賺20元,你也要賺9.5年才能賺到淨值200元,但往往公司能不能連續賺十年,二十年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很多人在投機這種公司時,就會拿一年賺10元,然後去算股價,這就會造成公司獲利打回原形人很多人受重傷,真正有價值的公司是淨值高,獲利穩定,配息穩定,獲利被拿走的年數少,有人拿忽然賺10元的公司和鴻海比,覺得股價應該要比鴻海的股價更高,但他連淨值都不會去看,該公司是否能再賺10年也不看,這種最終就是會受重傷,目前股市中的菜鳥很多,看到航運忽然賺大錢,就開始幻想的去x20,其實就是絕望的,在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的人,你要懂自己在幹嘛,唯有你知道自己是在投機,你才不會去向下攤平,不止損。
當很多投機資金到航運,到面板,到鋼鐵時,其它的大型權值股股價就會下跌,那時就不是因為基本面而下跌,而是因為短線資金都集中到那些強勢股中了,這時中長線投資的人就會趁這種情況開始逢低怖局,半吊子的人看到股價下跌就在那猜公司怎麼了,要崩盤了,塊陶啊,其實你投資鴻海完全不需要擔心,你該擔心的是你在投機的強勢股,有人聽到投機就不開心,如果你覺得面板、航運,鋼鐵目前進場是中長線投資的好時機,我勸你盡早退出股市,因為你還嫩,你會注定為其它高手買單的,如果你懂自己在投機,至少下跌時你就不會再攤平,也不會不止損,投機的人不知道自己在投機,這種人才是最危險的。
====================
我們這裡一頭熱,瘋面板,偶爾 也聽聽 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檢視一下自己 是否正鋌而走險, 沉迷投機而不知要跑.
當然,網路專家的意見,不一定是正確的, 投資人要能自我分辨,盈虧自負.
現在台股的確有很多投機股在飆漲....
但我個人覺得, 面板股這次的大行情,不是投機,而是產業真的發生大轉機了.
老共不吃虧 報價由大陸決定 日本 有16座高爐 去年過剩 停了4個 可能要開了
我覺得 中鋼喊50以上 太超過 但價錢由老共訂 大鋼廠高爐 也只有他們會再蓋 又快又好 越河靜鋼也是寶鋼蓋的 股票賭最後一棒
航運股 3年後也將歸平淡 長約落幕 大陸 造船速度相當快 電腦模塊組裝 自動焊接 日本 造的較好 2手船價錢高 韓國 居中
2線塑化 應只看到 第2季 還有一個逃命波 爽到大股東
面板 也是價錢由老共訂 IC 缺貨 漲價看到明年
當絢爛 歸於 平淡 財富重分配
===================
OLED 主要應用在手機市場, 很多人不知道, 手機面板( a-si +LTPS+OLED 三種技術) 的總產能面積 只佔 整體LCD面板產能的 7%, 但營收卻相當於 面板產業的 25%.
三星的 OLED 面板產能面積,可能只是全球LCD面板產能的2%, 卻是全球最賺錢的面板廠.
另外還有 LGD的 OLED TV產能面積,大概也只佔全球LCD TV產能的4%.
uLED 未來終極目標是要取代 LCD技術, 理論上,未來9成以上面板產能,都會改成 uLED.
所以,uLED對面板產業的 重要性遠遠高於 OLED. 但得要像 三星那樣技術和良率獨佔鰲頭,才能賺大錢.
apple ,FB,google,三星 等大公司 目前都有投資研發 uLED, 但他們的技術都落後友達.
uLED牽扯到很多新技術和供應鏈 ,環環相扣, 友達目前也只是在 uLED製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取得技術領先 (好像是巨量轉移?)
上游材料的關鍵技術,仍掌握在 晶電 歐司朗等傳統LED 業者手上.
沒有晶電的配合,友達的 uLED就做不出來.
以下是我的推想......
uLED 的材料成本80% 和 晶電有關,晶電遲遲無法把成本和良率作優化, 友達的 uLED 產品想進入 消費市場就會牛步化.
晶電的 uLED材料若慢慢搞,友達技術也就沒法再突破,遲早會被後面幾家大公司追上.
晶電不只和友達有專案合作, 也有和其他幾家國際大品牌有專案合作, 不同公司專案技術,是不能互相共享的.
我在猜, 友達會積極增加富采的股權,迫使晶電更積極 支援友達開發 uLE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