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0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今天我投資 wrote:
重申一下,還有資產重分類的隱含損失(兩三百億元)尚未提撥特別盈餘,發放股利仍不容樂觀

我想現在的爭議就是,去年的提列是否要成為永久的緊箍咒,不弭平不能發股息?
其實照理來說是沒這種道理,一般的公司去年,前年,甚至前十年都虧損,
今年一旦賺錢了,多的是發股息的。也沒誰說一定要把之前虧的都賺回來,才可以發錢。
不過金融機構是屬於嚴格監管的特權事業,金管會最大。
現在金管會的作法,等於逼大家再把放到AC類的資產再拿出來,
放跟沒放AC 類,除了報表上的淨值不同以外,也沒多大差別。

其實這有道理嗎?資產就列為持有到期了,
金管會還要求持有到期的現值要和面值一樣,才能發息。
沒什麼道理。
該怎麼辦才好啊

獲利要先彌補虧損吧,就我所知是這樣,彌補完還有剩餘獲利才能發股息。

2023-11-30 13:16
我就是愛拍照

大家淨值都是$10 以上,說不上有什麼虧損一定要彌補的。

2023-12-01 7:53

影響金控配息三大要素,一是2023年金控獲利水準,二是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是否擴大,三是部分壽險金控重分類影響數缺口該如何提列金 控股總股息概況14家金控第3季財報昨(29)日全數出爐,今年前三季14家金控稅後純益3,386.8億元,是2022年全年獲利的1.2倍,法人估全年可望上探4,000億元,顯示金控獲利無虞,是配息一大助力。

其次,2022年底股債崩跌,各金控出現巨額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反映在其他權益項下損失)提列的特別盈餘公積達7,571億元,到今年9月底止虧損縮小到5,306億元,損失縮小2,265億元或30%。

今年金融評價提升,去年底各金控提的特別盈餘公積可轉列未分配盈餘,加大2024年金控配息時空間,這部分以銀行型金控受益大。

以14家金控到9月底財報數字來看,若到今年底金融資產損失未超過去年底的特別盈餘公積提存數,有七家銀行型金控均可沖回虧損縮小的差額。

例如華南金( 2880 )因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去年提了182.37億元特別盈餘公積,到今年9月底損失縮小到175.93億元,若到今年底仍維持現況,中間差額6.44億元就可轉為未分配盈餘拿來配息。

第三,部分壽險金控去年重分類影響數缺口(計入其他權益減項)是否會吃掉今年獲利的股利分配?金管會官員解釋,據保險局2021年6月函令已解釋「前期」累積的其他權益減項,只需從「前期」的未分配盈餘提列,不影響今年「當期」獲利的配息能力。

但目前有三家壽險金控未分配盈餘已是零了呢?官員說,有缺口但沒有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就會先「掛帳」。例如A金控2022年底期末未分配盈餘是零,今年其他權益損失2,000億元,但仍較A金控去年損失2,300億元少,就不會吃掉當期獲利。

這2,000億元損失就會等到A金控有未分配盈餘時再提列,換言之,A金控仍可以今年當期獲利配息,這部分以國泰金( 2882 )、開發金( 2883 )、新光金( 2888 )受惠大。

至於今年才做重分類的富邦金( 2881 ),9月底金融資產評價也回升1,248億元,又有千億元未分配盈餘緩衝,配息實力最強。

KELLY8116 wrote:
影響金控配息三大要素...(恕刪)


影響獲利主因已確定是未來要接軌的會計原則,有變動在美利率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突然利多是本月金管會寬容措施。
影響壽險金控當期損益在金融資產及負債評價、保險業務收益、匯兌收益。
除元大金和台新金外,其它有壽險子公司的金控,今年保險業務收益仍為負數。明年若預期美降息,資金愈集中去美債。未來壽險公司產品調整也將影響吸金能力。
若預期美利率已至高原期,明年將可降息時,美元已開始走弱。
而去年重分類至AC的壽險公司當期獲利,債券評價不影響當期損益了(除了少數除列),但本月美元開始走弱匯損會影響當期損益。
以上,在今年第四季資金配置我是以銀行股為主作明年領息。另三成以上預留資金。觀察後已下手,本月下旬開始逐次由小放大往債券相關產品去。
美債、美債ETF有領息且有價差,但年息吸引力低,目標是債券價格。因此找美債正2純睹價差,但無配息且升跌幅度大。在考量風險上,我把明年預估銀行股領息金額列為停損點。今年第四季股市反彈表現不錯,以買入價格為基準,部分已填息,其餘也在填息路上。反推美債正2再加碼停損點可到12%以上。
KELLY8116 wrote:
影響金控配息三大要素...(恕刪)

2、 就前期累積之其他權益減項淨額,應擇一採行下列方式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不得分派:

(1)自前期未分配盈餘提列相同數額之特別盈餘公積。

(2)自前期未分配盈餘提列相同數額之特別盈餘公積,如仍有不足時,自當期稅後淨利加計當期稅後淨利以外項目計入當期未分配盈餘之數額提列,並應明定於公司章程所定股利政策。





dormer

謝謝

2023-11-30 10:15
KELLY8116

謝謝!01上真的是優質的平台

2023-11-30 10:59
原留言認知與理解有所疏漏,不夠全面,刪,以免誤人

不能單純以資產負債表數字來判讀,還必須考量金管會的函文要求

https://www.fintechgo.com.tw/FinDiary/Article/30197936123843
KNKNKNKN

原留言認知與理解有所疏漏,不夠全面,刪,以免誤人

2023-11-30 16:10
今天我投資

資產重分類的影響數是你在goodinfo的資產負債表上看不到的,要去年度財報上找才有

2023-11-30 16:25




今天我投資 wrote:
2、 就前期累積之其...(恕刪)
KELLY8116

外豬

2023-11-30 15:41
MBC280

每次都反向,然後他們就來撿....

2023-11-30 20:49
KNKNKNKN wrote:
在我追蹤的12銀行與...(恕刪)

用更簡單的例子跟你說明一下:
A公司:
(1) 未分配盈餘 1000億元
(2) 其他權益損失 1000億元
這時候要決定股利可否發放時:
(1) 轉成 特別盈餘 1000億元
(2) 未分配盈餘變成 0元,無股利可發放
(3) 其他權益損失 1000億元
———————————————
接下來做資產重分類,將某一部分OCI資產轉入AC項,此時假設其他權益損失少了300億元,因此淨值就多了300億元。
A公司 資產負債表變成
(1) 未分配盈餘 1000億元
(2) 其他權益損失 700億元
接下來要決定股利可否發放
(1) 轉成 特別盈餘 700億元
(2) 未分配盈餘剩 300億元
(3) 其他權益損失 700億元
好棒棒!多了300億元可以發放股利?!
❌錯!
金管會說此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不可以拿來發放股利。
因此資產負債表變成:
(1) 轉成 特別盈餘 1000億元
(2) 未分配盈餘 0元,無股利可發放
(3) 其他權益損失 700億元
那什麼時候特別盈餘可以回沖到未分配盈餘?
(1) 其他權益損失減少
(2) 被資產重分類到AC項下原OCI類資產價值回升。這一項(2)只有年度財報才會揭露,你在goodinfo網站上是看不到的,它雖不會再影響淨值與其他權益,但是就是要被特別控管,只有市價回升,才能將回升的部分從特別盈餘迴轉到未分配盈餘。
KNKNKNKN

https://www.fintechgo.com.tw/FinDiary/Article/30197936123843 這裡有詳細的新聞,與各壽險公告的影響數

2023-11-30 21:55
今天我投資

互相討論、互相學習才能有所得,我也沒完全把握我的理解是對的

2023-11-30 22:19
外資真是好樣的,00878丟出來的,全吃了。
old_hsiao

恭喜在11塊多敢上車的。

2023-12-01 7:37
old_hsiao

12/4收盤,00878只剩下2萬張開發金了。

2023-12-04 19:45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想現在的爭議就是,...(恕刪)

有關發布證券交易法第41條規定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之令。(2021-3/31)



  • 30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