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1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9月、累計
富邦金:0.19、4.94
國泰金:0.33、3.78
元大金:0.13、1.85
玉山金:0.13、1.04
永豐金:0.12、1.29
兆豐金:0.13、1.92
中信金:0.18、2.44
彰化銀:0.08、0.94
合庫金:0.10、0.99
開發金:0.13、1.05
新光金:0.02、-0.05
華南金:0.13、1.24
台企銀:0.07、1.03
第一金:0.09、1.40
台中銀:0.11、0.94
國票金:0.02、0.46
群益期:0.48、4.59
元大期:0.61、5.96
遠東銀:0.09、0.84
京城銀:0.61、4.05
聯邦銀:0.05、0.84
群益證:0.13、1.50
統一證:-0.07、1.68
台新金:-0.07、0.85
高雄銀:0.00、0.56
HeartStar

K大,給西瓜金一點時間啦XD

2023-10-12 18:35
dormer

以還原股價看今年漲幅,台新金大約27%、新光金大約4%、永豐金大約14%,同期加權指數漲幅約18%、市金融指數漲幅約10%。金融股前年臺企銀、去年台新金,找找看明年金融股主力買那一支?

2023-10-13 9:09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kim122

去年底急升匯率賠死,剩三個月希望不要再來一次

2023-10-12 14:57
dormer

難說… 來年若台灣、美國凍息的話,清掉獲利壽險為主的,換去銀行。明年差價不易多賺,至少先保股息。

2023-10-13 9:15
Yahoo奇摩新聞

熱搜 黃珊珊 黃曙光 2890永豐金

永豐金 法人 連買2天 進入熱搜榜第2名 再漲1天 散戶會跟

去年的 廣達 67 京元電 30 永豐金 16.75 感覺是送分題

殖利率 7% 真的可以買
壽險全年新約保費 恐創17年低
戴瑞瑤/台北報導2023年10月13日

美債殖利率飆高,加上投資型保單新制奏效,資金全跑往債券。六大壽險9月新契約保費罕見不到300億元,預估整體壽險9月新契約保費可能450億元附近,前九月新約保單賣不到5,200億元,全年恐難破7,000億元大關,將創下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
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低迷,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因美聯準會(Fed)維持利率高檔,資金多移往美債或債券ETF等,資金排擠效應導致不管是投資型保單、利變型保單銷售都不佳;二是投資型保單新制上路,賣相不佳加上銷售門檻增高,8月投資型保單僅賣133億元,9月恐也只有百億出頭,恐創2012年7月之後、即134個月低點。

9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約275億元,是今年前九個月最低,年減113億元或29%,預期9月壽險新契約保費約450億元,將會是2007年3月以來的單月新低點。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等六大公司,新契約保費市占率約63%~66%,6月及7月有投資型保單停售保費挹助,國壽連二月保費逾200億元,但9月只剩下54.2億元。

富壽轉攻分紅保單,其他四家亦多以美元利變保單為主。前九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約3,374億元,年減545億元或14%。預估前9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可逾5,10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6,257億元,將年減約1,157億元,衰退18%。

若買氣持續不振,預期今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要達到7,000億元有難度,不僅低於去年的7,730億元,更可能低於2007年的7,519億元,2006年則是5,246億元。由於美國11月仍有升息機會,加上美債殖利率續維持高檔,市場也還未熟悉投資型保單新制帶來的影響。壽險業者表示,今年只剩下三個月,只要美國利率不降或持續上升,整體新契約保費單月可能就在300億元之間,全年約在6,000億元左右。
vul34622 wrote:
Yahoo奇摩新聞熱...(恕刪)

金控股今天只有永豐金收小紅!!
(去年最高曾碰過19.35)
心目中最愛的一檔金融股~~等待是值得的
永豐金這最近這幾天持續買入自家股票


HeartStar

今天金融股有人借走~ 被人看空!! 若是有好價錢再補了

2023-10-18 20:03
今天我投資

每股獲利(EPS)成長遠比殖利率(或不切實際的還原殖利率)重要的多。永豐金目前本益比相比於其他銀行型金控仍不高,遠東銀本益比也不高,都是可嘗試進場投資的標的。

2023-10-19 16:59
美債一直創新高….各位有想什麼想法?

一直摸底買嗎?


dormer

何不等降息再進場

2023-10-19 17:20
napoleon0014

確定要降,再來入手

2023-10-20 14:31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7516814

金管會卡五關!14家金控明年想拿「老本」配息難了

2023-10-19 18:31 經濟日報/ 記者
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宣布,明年起14家上市金控公司想拿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等「老本」配發現金股息,需過五關,包括資本結構、適足率、財務健全度、及財務結構和槓桿度等4大財務要件得全達標,最後一關是需經金管會核准通過。

這4大財務要件的門檻相當高,據金管會以各金控今年半年報數字估算,沒有一家金控達標,換言之,14家金控明年想拿老本配息恐難。
kim122

無能組織只會雞本麵好吃,以為明年配息時沒選舉不怕了是嗎

2023-10-20 7:45
jcjclee

人家是幾碼幾碼的升 我們是半碼或是不升 現在再來靠北

2023-10-21 19:28
公積配息成絕響?金管會設嚴格門檻 金控急請命:時機不對、規定太嚴
2023-10-19 19:49 經濟日報/ 記者
陳美君
/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宣布,明年起14家上市金控公司想拿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等「老本」配發現金股息需過五關,對此,金控業者表示,金管會的草案規定十分「嚴格」,恐導致金控無法再動用公積配息,將向金管會請命,延後實施時間,同時也希望能進一步鬆綁相關指標規定。

一家金控業高層表示,金控動用公積配息,主要是考量股東權益、維持穩定的配息政策,如今,美國公債殖利率逼近5%大關,且聯準會釋出消息,美國利率將長時間維持在高檔(higher for longer),對金融市場與業者的投資部位評價造成很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國內壽險業面臨接軌IFRS 17以及ICS 2.0的沉重壓力,顯示目前並非實施相關法案的最佳時機,希望金管會考量國際情勢予以暫緩實施,等到美國長期利率回復到正常水準,以及壽險業順利完成國際制度接軌後,於適當時間再推動實施。

另一家金控業高層也說,「其他產業,像是電信業者,也會搭配資本公積配息。」我國金控法是參照美國法規所設立,而美國的金控公積配息規定非常單純,只要在配息之後,能達到符合資本適足率的要求即可、沒有設定那麼多的財務指標限制,台灣金融業要與國際接軌,是否相關規定也能比照美國,僅限定金控在動用公積配息後要符合資本適足率規定,讓業者在配息時能保有一定的彈性。
............
金融股 .....
dormer

要是再來管ETF配息的話就更槽了

2023-10-20 14:34
今天我投資

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等「老本」配發現金股息受限,可以拿「老本」配股票股利呀。

2023-10-20 16:53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現在已來到4.98%,
債劵還在爆跌,對金融股很傷,要有戒心喔。
dormer

我的理解是基於還本時間及票面利率考量下,一般投資人有舊債應賣出實現獲利,再買短債。不過回頭看自己口袋錢這麼少,即便保本近乎零風險、年息四趴多還是太少,錢還是待在股市,多注意美債正二

2023-10-20 14:26
old_hsiao

衝過5%回落了4.86%。來看看是不是高點已過。

2023-10-24 9:00
空上加空 金融股成重災區
美債殖利率續飆、金管會限制公積配息,大盤小跌、類股重挫…
04:102023/10/21 工商時報 孫彬訓

台股20日小幅下跌12.01點,跌幅僅0.07%,相較之下,金融股指數重挫0.95%,成為重災區。法人分析,主要有美債殖利率續飆及金管會限制公積配現金股利政策等二大利空罩頂,投資人持股信心不足,因此金融類股重挫。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美國聯準會未放棄升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破5%,手中持有大量美債部位的壽險公司、金控公司股價首當其衝。二是金管會嚴管金控未來若要用法定盈餘公積及資本公積配現金股利需符合四大條件,但以今年半年報來看,沒有任何一家金控符合,等於明年靈活配息政策將受影響,恐造成股利縮水。

觀察20日上市金融保險股跌幅前十大個股,金控股就佔五席,包含兆豐金、新光金、元大金、開發金、華南金。其中,又以兆豐金跌2.21%、新光金跌1.89%,表現最為慘烈。

跌幅前五大金控中,有以銀行為主、亦有壽險為主及證券獲利較強者,顯示投資人信心轉弱,並未偏重任何一類型金控。

公股銀主管分析,金融股股息殖利率受衝擊,且美債殖利率狂飆,金融股20日出現重挫,所謂「今日業績、明日業障」,原先受惠利差擴大的金融股,現在在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下,「加分題變成減分題」。

法人建議,在金融股操作上,短線上可慎選銀行為主的金融股或金控股,壽險為主的金融股或金控股雖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漲衝擊,但也是因為持債部位大,明年若美國開始降息,最大、最廣的受惠族群就是壽險為主的金融股或金控股。

策略上,若是短線出現壽險為主的金融股或金控股急跌,反倒可以用長線布局的角度逐步進場,預計明年下半年市場有機會逆轉,壽險為主的金融股或金控股將獨領風騷。

整體金融業年底前的獲利展望上,法人評估,銀行將維持穩定,壽險因去年同期基期低,第四季成長力道仍看好,證券則因以往總統立委選舉前,股市多有選舉行情,帶動成交量增長。整體金融業仍看好。

在風險因素上,法人評估,主要觀察三大因素,一是美國聯準會是否會再升息、二是美國公債殖利率是否續衝高、三是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
  • 30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