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漲價不光是因疫情刺激需求因素,而零組件缺貨的預期心理催化漲勢,謝勤益分析,這一次面板零組件供應吃緊甚至缺貨,已經轉變普遍性問題,
儘管,面板景氣能見度佳,謝勤益也說,第三季歐美陸續解封,要觀察民眾消費支出重分配變化,去年爆發疫情,旅遊花費相關支出轉為NB、TV購買,但解封後,相關消費支出又回到旅遊上面,這也成為影響終端買氣變數之一。
謝勤益觀察到,這波景氣循環有別以往,以往循環面板報價彈升,整機廠不見得可以轉嫁,但這次整機終端售價順利調漲,消費者接受買單,面板廠、整機廠都有賺錢,隨著韓廠退出,面板主要供應只剩三方,而整機廠走向大者恆大,未來即便景氣下行,面板價格跌勢轉為平穩,不至於再出現「殺過頭」的狀況。
==============
面板大漲價,品牌業者也有藉口漲價, 消費者還是買得很開心...全民喜迎報價上漲,通通都開心.

但三星每年的需求量約 4500萬片以上, 友達面板只占三星的 1成的面板來源, 三星主要的面板來源應該是 轉投資的華星光電, 其他面板供貨商有 自家三星顯示, 京東方,夏普,群創,熊貓,惠科....
對三星而言, 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出貨量 和 重要性,比友達還高.
三星大老闆,大費周章,專程跑來拜訪友達, 不知是要簽訂什麼大型合作案?
柯富仁表示,過去友達大世代生產線製程設備以電視面板為主,今年添購了VA、曲面的高階IT面板用設備,預期第二季、第三季陸續投入生產,將在7.5代、8.5代等大世代生產線增產高階IT面板。
=======================
三星停產後, 友達成為 曲面VA 的主要生產商, 市場需求很大, 改到 8.5代廠生產.
昆山 LTPS 一開始規劃年產能 5000萬片手機+200萬片 NB 面板, 但 手機價格被 華星光電和深天馬 打亂, 昆山廠若全部轉為生產高階 NB面板的話,年產能約1300萬片 NB面板, 已經是全球NB市場的 6% 市佔率, 高階NB市場有限, 友達的目前市佔率已經算很高了, 不太需要再擴產.
但昆山廠仍打算擴產, 我猜, 年產能大概再多出300萬片 16吋面板, 也許是次世代的 micro LED 面板.可給 5萬台頂級拼接大尺寸電視使用.
友達今年 220億的資本支出,可能有 一半是花在昆山廠. 如果, micro LED 市場接受度高的話,明年資本支出就要再增加.
但我 最近再到家樂福網站看促銷價, 才2個月時間, 竟然漲到 $4388 ,一口氣漲了 10%價格...
好市多 明碁 BL2480 IPS 24" 霧面螢幕,維持 $3699 不變, 好市多售價向來抗漲.
Benq IPS 霧面螢幕 ,低藍光不閃頻 ,上網閱讀,我覺得眼睛真的比較舒適.
消費者長期以來總 認為 , 電腦螢幕 和 電視 ,只會跌不會漲,晚買享折扣的觀念,現在要改變了....
現在若有需要, 趁早買來用. 家裡老螢幕 若想換機,要趁早,免得被 友達大敲一筆.
關注要點
1Q21淨利潤預告超預期,主要受益於面板價格環比持續上漲:由於面板行業關鍵原材料緊缺,主要產品價格環比大幅度上漲,大尺寸業務淨利潤較4Q20環比增長超50%。根據Omdia統計,大尺寸面板1Q21環比增長達到15%,超過我們先前對於一季度價格環比波動較小的預期。同時,受益於大尺寸價格上漲,公司毛利率逐季有明顯提升,我們預期華星光電2021年毛利率有望超過25%(看起來比雙虎還低),接近歷史上行業景氣週期的高峰。
預計2Q21面板價格漲勢不減,2H21起有望穩定:考慮到目前大尺寸面板供給緊張,上游供應鏈缺貨情況仍未緩解,我們預計2Q21價格環比維持上漲,我們認為2H21起隨著上游原材料緊缺情況逐漸緩解,面板價格有望趨於穩定,但絕對值仍在高位。我們認為公司憑藉更高的議價能力能夠獲取更低的原材料價格,通過積極降本能夠吸收上游漲價壓力,從而在漲價週期獲取更大利潤空間。
t9新產線搶占中尺寸市場份額,打開遠期成長空間:公司發佈公告擬投資350億元建設一條月加工2250mm×2600mm玻璃基板約18萬片的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生產線(t9項目),主要生產和銷售中尺寸高附加值IT顯示屏,公司表示t9項目投產後約增加全球15%的產能,公司IT產品市佔率將達到全球前二。我們認為公司投資建設IT產線主要由於:1)市場上老舊產線佔比約40%,存在擠壓空間,2)IT產品規格提升帶來高端需求增長。我們看好公司通過投入新設備新產線,搶占老舊產線市場份額,並運用自身在大尺寸的成本經驗和運營優勢,提升IT業務盈利水平估值與建議
考慮到1Q21大尺寸面板單價漲幅超預期,我們上調2021年淨利潤6%至95.7億(台幣:382E)元,我們上調2022年淨利潤10%至99.3億元(台幣:397.2E)。公司當前股價對應2021年3倍P/B,我們維持跑贏行業評級,並上調目標價10%至11.00(台幣:44元),對應2021年3.7倍P/B,較當前股價有23%的上漲空間。
============
我喜歡看對手的資訊,來了解預知雙虎的現況可能走到何處?
本文源自:每日財報
面板漲價已經漲瘋了。奧維睿沃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20年5月以來,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持續攀升,至今年3月已連續漲價11個月,成為有史以來歷時最長、幅度最大的漲價週期。在供需緊平衡的背景下,這一趨勢大概率還將繼續下去。
面板行業此輪景氣度之高已經完全超出預期,而這背後其實還隱藏著行業格局的變化。
景氣度提升的多重因素,造成這一輪面板持續漲價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便是需求的回暖。
LCD 下游的需求中TV佔比最大,約為70%,其次為顯示器、手機等。因此,TV 的需求好壞對面板的需求影響最為顯著,一般來說,TV 的需求看量和面積,量的增長每年3-5%,面積的增長靠大尺寸化滲透率的提升。
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居家消費需求十分旺盛,前期抑制的需求在2020 年三季度出現了集中的釋放,為滿足供不應求的需求,TV 品牌廠商不斷補庫存,帶動了整體面板需求的持續性上揚。
從市場地位來看,中國、北美與歐洲三地的TV出貨量對全球TV出貨量影響最大。
2020 年中國的TV出貨量有一定萎縮,全年出貨量下降至5000 萬台以下,同比下滑12.1%,而海外市場同比實現正增長。疫情后美國為了穩定經濟,率先推出了2.2 萬億美元經濟救助方案,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房產銷量創新高,北美TV 零售強勁,拉動北美TV出貨暴漲,全年出貨量首次突破5000萬台達到5330萬台。“宅經濟”消費需求增長之下,2020 年歐洲出貨量達到4730 萬台,同比增長7.6%。
面板行業也具有“泛摩爾特性”,王氏定理提出“標準顯示產品,每36 個價格下降約50%,若要生存下去,產品性能和有效技術保有量必須提升一倍以上”,因此為保證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企業必須持續加大資本投入,保障產品具有競爭力。而愈演愈烈的高強度軍備競賽讓大多數企業難以繼續支撐,自2018年以來,受到產能溢出的影響,全球面板價格持續下跌,2019年一度跌破成本線,在上一輪行業周期性低谷時,三星、LG等企業先後宣布退出LCD產能,兩家公司自2019年Q3起開始關停LCD產線。進入2020年,兩大韓廠又先後宣布了進一步的產能退出規劃,供給端開始出現一定萎縮。
因此,LCD 行業的戰略收縮為價格上漲提供了條件,從漲價品種上來看,產能空缺造成40寸面板漲幅最高。
中國面板的領軍者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企業率先發明了液晶顯示技術,但由於未在電視之外找到更廣闊的應用領域,最終沒有實現產業化。而從小尺寸電子產品入手的日本公司發現了商機,到90年代初期,日本率先實現了TFT-LCD的產業化。
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之後,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液晶顯示產業進入衰退期,而以三星、LG為代表的韓企則抓住機會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逆週期投資,並趁機實現技術迭代,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球霸主,人稱“韓國雙雄”。
中國面板產業的起步是在21世紀之後了,創立於1993年的京東方是國內面板產業的鼻祖,作為領軍企業,京東方基本上引領了國內面板技術壁壘的突破。公司在2003年投建了中國大陸首條依靠自主技術建設的顯示生產線——北京第五代TFT-LCD生產線,結束了中國大陸“無自主液晶屏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缺芯少屏的“卡脖子”問題開始凸顯,國內開始加大面板產業的發展,2009年,京東方又投建了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結束了中國大陸“無大尺寸液晶顯示屏時代”,從而真正實現全系列液晶屏的國產化。就在同一年,華星光電成立,TCL也殺入了面板行業,公司在過去十年先後投建了7 條產線。
2015年,京東方在合肥投建全球首條10.5代TFT-LCD生產線,開創了大尺寸超高清顯示新時代。
根據Omdia的數據,2019年,電視、筆記本、顯示器、平板、手機這五大顯示面板主要應用方向,京東方的市場份額已經均位列全球第一。
上文提到過日韓企業過去兩年宣布逐步退出LCD產能,數據顯示,LGD當前在本土共有P7、P8、P9三條大尺寸LCD產線,設計產能分別為230K、240K、90K。公司宣布將於2020年關停韓國本土全部TV面板產能,主要是P7和P8兩條線。目前三星在韓國本土有L8-1、L8-2、L7-2三條大尺寸LCD生產線,設計產能分別為200K、150K和160K。同時在蘇州有一條70K產能的8代線。三星原計劃在2021年底之前將L8-1及L8-2產能全部退出,而L7-2則保留50K的IT產能。
有人退,有人進,中國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完成擴張,TCL華星收購蘇州三星產線,BOE收購中電南京和成都產線,隨著頭部廠商對行業低效產能的併購整合,整個行業往頭部兩強集中的格局正加速形成,中國LCD產能全球佔比將達到73%以上。
在高景氣度的加持下,國內兩大面板巨頭都實現了不菲的收入,根據京東方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8-51億元,同比增長150 %-166%,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25-28 億元。
TCL去年全年實現營收766.77億元,同比增長2.33%,實現歸母淨利潤43.88 億元,同比增長67.63%,扣非後淨利潤為29.33億元,同比大幅上升1147.56%。2020 年公司毛利率及淨利率分別為13.61%及6.61%,呈現出逐季提升的態勢。
經過幾十年的追趕,中國面板產業終於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現在已經到了階段性收穫的時候。
======
中國面板產業終於收穫的時候,老共吃肉,雙虎吃魚,因為以前雙虎被戲稱雙貓所以要吃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