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金融三業 0 曝險
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2023年8月15日 週二 下午5:39
中國大陸繼最大民營房地產商企碧桂園後,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的中植企業集團(中植系)也驚傳暴雷,2.7兆元信託產品停兌,市場擔憂中國版「雷曼風暴」將上演。金管會三局(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今(15)日緊急完成清查,結果我國金融三業對中植系集團通通0曝險。
中國最大民營財富管理公司中植集團旗下中融信託出現產品逾期兌付後,中國規模高達2.9兆美元的信託產業成為市場關切焦點,擔心有中國黑石集團之稱的中植系恐引爆中國版的雷曼兄弟風暴。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今日受訪表示,針對中植系曝險,金管會今日全面調查所有本國銀行,截至7月底為止曝險為0,無論投資授信或資金拆存都沒有。至於銷售商品給客戶的話,中融信託的相關海外債券、結構債或基金,也都是沒有銷售任何商品給國人,部位為0。
被問到是否有清查我國銀在中國大陸的子行,例如富邦金在中國大陸有富邦華一銀行?童政彰表示,國銀在海外子行也都有完成清查。至於證券業與保險業方面,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國內無論是券商、投信、期貨業,也都沒有。保險業方面,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截至6月底為止,也通通都是0。
2023/08/15
18:27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陸地產開發商碧桂園14日起,旗下11檔公司債暫停交易,引爆另一波債務危機,金管會今天對所有36家本國銀行再度做全面調查,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經調查後,共有5家銀行銷售碧桂園公司債、共1.7億元台幣給22位客戶,這些客戶都是專業投資人。
他說,已和這5家銀行了解,銷售給這22位客戶碧桂園公司債,都沒有涉及到目前爆雷的11檔公司債或是之前兩檔逾期未付款者,目前銷售的該檔美元計價的公司債都是正常的。
他說,各銀行需對發行機構建立預警控管,各銀行也需評估客戶是否有贖回等相關需求做即時處理。
金管會統計 投信基金約17億元最多
2023/08/16 03:35:51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廖珮君/台北報導
大陸碧桂園爆雷,金管會昨(15)日公布國內金融業與投資人曝險共近21.7億元,包括投信基金約17.2億元,國銀約2.8億元,另有五家銀行銷售給22位客戶總計1.7億元公司債。
針對大陸最大民營資產管理集團「中植系」及旗下中融信託曝險曝險狀況,金管會昨日公布調查結果,金融三業投資部位與銷售客戶基金商品全部「零曝險」。
大陸房地產爆雷,引發投資人憂心國銀對大陸相關曝險。金管會進行調查後,昨日公布結果,總計國銀、投資人對大陸碧桂園,加計恒大曝險部位為22.26億元;市場最關心的「中植系」方面,金融三業曝險為零。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昨日指出,針對碧桂園曝險,調查後發現目前國內有一家國銀有約等值新台幣2.8億元授信部位,另外有五家國銀銷售碧桂園公司債給客戶,合計為新台幣1.7億元,購買客戶數22戶,皆為專業投資人,金管會向這五家銀行了解,目前已知客戶投資標的,都未涉及碧桂園11檔停牌的境內債。
證券方面,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至7月底證券期貨業對碧桂園曝險合計17.2億元,其中證券自營商部位1,977萬元,投信基金至今年6月底曝險金額為17億元,占總基金規模5兆元比重約0.03%。
此次金融三業在大陸一連串爆雷中,曝險不如預期嚴重,主因之一是國銀正在減少對大陸曝險部位。
金管會統計,至6月底為止,金融三業對大陸曝險金額中,國銀為1兆102億元為大宗,曝險占淨值比23.9%,為歷史新低點,一年以來曝險部位減少1,852億元,其中授信減少最多、年減1,053億元,投資部位年減855億元。
.............
外資16號 結算 空單多 如壓低結算 最後一盤 可以進貨 外資摜壓 似是不計價 算獲利最大化
結算完 反向 強拉一魚2吃
中信金同時指出:「總體而言,銀行為長久經營之業務,大陸地區為本行之重要市場,本行設有四個分行據點,雖經濟成長不如以往,惟國際信評對中國主權評等仍維持在A+,本行將維持一致性原則,針對陸資企業擇優承作,審慎推展業務。」
兆豐金現增百億 注資產險 本文共474個字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23/08/16
00:00
睽違八年,兆豐金控( 2886 )確定要辦現金增資。兆豐金董事長雷仲達昨(15)日指出,財政部支持兆豐金現金增資計畫,但會以注資產險子公司維繫各項財務指標滿足法令要求為準做規劃,兆豐金將以產險至明年底風險資本適足率(RBC)都確保達標的前提,辦理公募現增。也就是說,兆豐金此次現增,不會同步考量所有子公司資本擴增,只針對產險因防疫險理賠及國際再保攤賠的後續增提損失問題,進行增資規劃,以降低現增規模。據悉,兆豐產險後續再保攤賠還有數十億元待解決,金管會針對防疫險理賠國際再保攤賠問題,放寬產險RBC計算,但兆豐產仍須就資產減損評估認列,因此今年底前RBC可能不至於跌破法定要求200%,但仍須留意淨值變化,如此兆豐金現增規模將有機會降到百億元上下,詳細方案最快本月底前董事會可討論定案。
兆豐產險今年來陸續在第1季、第2季底增提因國際再保攤賠未果的損失,累計已逾18億元,半年報RBC尚未公布,據了解仍可望在300%以上。不過,國際再保溝通不易,後續兆豐產險每季季底仍有持續增提相關損失準備的需要,因此母公司兆豐金必須辦理現增,才能有足夠資金挹注兆豐產。
內文搜尋

X
X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