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yoyomum wrote:
交國際仲裁這是天跟...(恕刪)


我還是希望高等法院趕快做決定,趕快宣判比較實際。
當初合約有效的勝算很大,如此政府就不得不讓步,雖不能合併但至少有經營權。

本來是商業行為搞到變成政治案件,再升級為國際仲裁,實在是貽笑大方。

英英間LKK wrote:
我還是希望高等法院...(恕刪)


同意;政府會在意海牙國際法庭所造成的國際形象,公股態度會收斂些?

weber2654 wrote:
同意;政府會在意海牙國際法庭所造成的國際形象,公股態度會收斂些?

我不覺得那些財稅幫的會在意。臉皮不值錢這件事,2014年選舉不是早就証明過了?
我不是專家,不過,我是覺得各位有點太看得起這起事件.

海牙國際法庭做的是國與國之間的糾紛裁定,侵害人權的國際訴訟,
諸如菲國向它提起的南海黃岩島與中國的主權裁定,
或者是在波士尼亞犯下種族滅絕大罪的前南斯拉夫軍閥,等等,
這些才是國際海洋法 ,國際人權保護法等等的國際案件.

Surfeit是一家小到不能小的私人公司,能上海牙法庭提起對台灣的訴訟?


台灣根本就不被承認是個國家,也不是聯合國會員國,
是要怎樣上得了海牙國際法庭.

不管是彰銀與台新金,營運規模別說是國際排名,連亞洲排名也絕對位居末座,
這樣的案件能上得了海牙的國際法庭?

台灣與新加坡之間的雙方貿易協定,真的看不出能上得了海牙國際法庭,
能有任何國際法能套用上去.

再者,這位新加坡籍的印度人所代表的公司規模很小,投資台新金的金額也很小,
很多M01版上先進投資規模都比他大.
以他極小的投資規模,負擔這樣的仲裁費用,完全不成比例.
我是認為多半有台新金方面的人透過這位新加坡人在背後主導這件事.

北亞的商業糾紛在香港仲裁,東南亞糾紛在新加坡仲裁,
印度半島以西,乃至中東與北非在UAE的杜拜仲裁,
這不是硬性規定,是一般商業慣例.

明知道台新金與財政部的糾紛,
我是認為台新金體質沒有優到值得讓外國人這樣麻煩跨海來投資這一千多萬台幣,
還要弄什麼國際仲裁與台灣官方硬碰硬.
還有,仲裁不是免費的.
=======================================================
https://udn.com/news/story/6/1839916

新加坡投資法人Surfeit宣稱,擬就財政部取得彰化銀行經營權,損及台新金股東權益,提出國際仲裁,財政部次長蘇建榮19日表示,Surfeit是在前年改選後,買進台新金股票,以前年改選結果主張權益投資受損,邏輯上說不通。

蘇建榮指出,從時間點來看,Surfeit去年5、6月投資台新金股票時,彰銀改選已經結束,財政當時已取得董事會過半席次,Surfeit理應知道台新金早在前年改選就失去彰銀經營權,如今拿前年改選結果,主張自己投資權益受損,邏輯上恐怕說不通。

針對Surfeit所指,去年請求投資諮商時,與經濟部、財政部的書面溝通,財政部僅把重點擺在Surfeit的身分確認與營業登記,對於其主張內容卻隻字未提。

對此蘇建榮則回應,Surfeit來函希望我方主管機關回應其主張,但前提是,財政部也必須了解,Surfeit在新加坡有無營業登記,實際經營狀況,但Surfeit卻連這基本說明也沒有,財政部當然無法進一步回應其主張。

至於Surfeit擬於本月底依照「台星經濟夥伴協定」來台尋求投資諮商,財政部官員則說,這屬於經濟部國貿局權責,財政部尊重國貿局決定,並依相關規定辦理。

彰銀前年12月底舉行董事改選,財政部取得董事會過半席次,氣走台新金,重掌彰銀經營權,Surfeit於去年5、6月分批買進台新金,現在卻主張財政部取得彰銀經營權,損害台新金股東權益,依照「台星經濟夥伴協定」,請求投資諮商,甚至不排除提出國際仲裁。
彰銀算是一個爛攤子

不管好壞 都趕快脫手比較重要

新年要有新氣象

彰銀這件事已經拖太久了
台新,應該也有好幾套劇本在揣摩著。。。
當年認列100多億的價差賠都賠了,全被無信的政府惡意呼攏,全體股東也都睜大眼看在眼裡,基本的公道要討,但若真不行就放棄吧!
找一個可以接受的停損點,商議價格讓台新出售這22.5%的持股,未來看看是不是有好的投資標的,例如版圖欠缺的壽險公司等等.......甚至與新光金談進一步合作也是一個方向。

DeNASTARS wrote:
台新,應該也有好幾...例如版圖欠缺的壽險公司等等.......甚至新光金談進一步合作也是一個方向。(恕刪)


新光金的長公主…OOXX…

DeNASTARS wrote:
例如版圖欠缺的壽險公司等等.......甚至與新光金談進一步合作也是一個方向。


如跟新光金合作或合併馬上賣出,到時台新金變她家的

Katong wrote:
60 x 4.1%=2...(恕刪)

Katong wrote:
我最近投了一單花旗集團發的10年債,票息3.2%,面額100,成交價97.
加計退佣,年化報酬率達3.8%,以美元計,保本保息,零稅負,淨所得.
唯一的風險是匯率,可能有匯損,也可能有匯益.
存續期拉長至10年,債息可以換回台幣,複利轉投資,視匯率而定,
產生匯損風險自然化解.


想請教Katong先生
若以您購入的該筆花旗10年債 ,
與下方保德信債券(PRH) 相較差異
以 PRH 昨日收盤價為 $25.54 ,每季配息為 0.356 ,以此計算年報酬尚可逹 5.6%
且其可於 NYSE直接交易流通性亦佳,想請教以您角度看,
該保德信債券(PRH)有哪些相對風險呢 ?


千金難買早知道
shrapnel wrote:
想請教Katong...(恕刪)


插花一下,請教Katong大,
這種保險公司是否有類似銀行業需遵守Basel III的規定來保障資產?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