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2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112年5月/累積

富邦金0.31/2.07
國泰金0.27/1.13
兆豐金0.18/1.18
中信金0.17/1.01
元大金0.17/0.81
第一金0.16/0.81
永豐金0.12/0.66
華南金0.12/0.60
台新金0.11/0.55
合庫金0.09/0.53
玉山金0.08/0.61
開發金0.05/0.30
國票金0.03/0.25
新光金-0.1/-0.61


台企銀0.13/0.69
彰 銀0.11/0.55
台中銀0.1/0.47
遠東銀0.08/0.38
聯邦銀0.07/0.4
高雄銀0.05/0.34

================================
西瓜又負的
vul34622

D大 有一套

2023-06-13 13:53
dormer

臺企銀最近又出現熟悉的券點-國票長城大買。或許是個好徵兆吧。接下來觀察五六月大賣的華南永昌是否停手了。

2023-06-13 20:24
避險成本續飆… 六大壽險5月僅賺24億
04:102023/06/13 工商時報 戴瑞瑤

避險工具仍是貴到「咋舌」,成為壽險獲利最大包袱。新台幣兌美元5月僅貶值0.08%,加上換匯(CS)與無本金遠匯(NDF)等避險工具成本仍在3%~4%以上,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等六大壽險5月合計稅後純益僅24.4億元,比4月減少逾百億元。


避險成本吃掉海外獲利,並成為沉重負擔,加上債市未見起色,台股5月上漲逾6%,六大壽險5月亦努力實現逾200億元的資本利得,但前五月六大壽險累積獲利僅91.35億元,未能突破百億元,且比去年同期衰退逾93%。

由於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壽險海外投資現在每個月要投入200多億元的避險成本,去年12月至今年4月連續五個月破200億元,五個月共花掉1,356億元,5月應再破200億元,累計六個月恐破1,600億元,這些錢是「肉包子打狗」,無法回收,就是為了穩住帳上獲利

據保險局先前公布,壽險海外投資若完全未避險,前四個月還會有匯兌利益101億元,但壽險業付出逾千億元避險成本,加上資本利得不多,導致前四月壽險業稅前虧83億元,5月情況依據,且新台幣貶幅小於4月,六大壽險5月僅賺24.39億元,較4月減少107億元、月衰退81%,較去年5月的26億元年減6%。

壽險業者表示,5月新台幣只有小貶0.08%,CS避險成本5月再拉高,3月為3.81%,4月降為3.76%,但到5月再提高到3.99%,保險局允許收回外匯準備金沖抵多出的避險成本,六大壽險3月到5月共因此收回近110億元的準備金,但匯兌成本仍近500億元,因此這三個月還是拼命實現480億元左右的資本利得,避險單月損失過大。

南山5月稅後純益21.9億元,超過富壽奪下單月獲利王,累積前五月稅後純益62.9億元,位居第二名;富壽5月稅後純益13.7億元,累積前五月稅後純益137.7億元,仍居前五月獲利王,也是六大壽險中今年唯一獲利破百億元的公司。

國壽5月獲利7.5億元,累積前五月獲利12.7億元,為六大壽險中第三名,台壽5月稅後純益4.1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轉正1.6億元;中壽5月獲利1.6億元,累積前五月稅後純益6.4億元;新壽雖在4月獲利轉正,但5月又再轉虧損24.45億元,累積前五月虧損擴大至130億元。

..........
累計六個月恐破1,600億元,這些錢是「肉包子打狗」,無法回收,就是為了穩住帳上獲利
難搞
今天 漲261點 5大權值金控 只合漲0.15元

法人連套利也懶得搞了 散戶不跟 事倍功半

6月19 永豐金法說 希望 股利 政策 有突破
dormer

恭喜K大股海淘金,有到賺錢最重要

2023-06-13 17:36
old_hsiao

金融股是最後一棒,要發動了。

2023-06-13 20:21
前4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負轉正 北富銀423億元居冠 本文共852個字 中央社 記者謝方娪台北13日電

2023/06/13

 

20:01

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動能回溫,金管會統計,前4月國銀對中小企業累計新增放款新台幣246.04億元,扭轉前3月對中小企業累計新增放款呈現衰退現象;對年度新增放款3800億元目標,金管會審慎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月對中小企業放款增額前5大銀行,不僅清一色為民營銀行,北富銀更衝上國銀之冠,主因在於北富銀與日盛銀4月1日正式合併,推升北富銀中小企業放款數。

金管會今天在例行記者會公布,截至今年4月底止,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9兆3079億元,月增253億元,累計前4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增加246.04億元,正式翻轉先前衰退情勢。

金管會設定今年度國銀對中小企業新增放款目標為3800億元,今年1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減少65.43億元、2月再減少82.54億元,3月轉增加141.01億元、4月續增253億元,累計前4月新增放款246.04億元,年度目標達成率6.47%。

對於今年國銀是否可順利達標,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審慎樂觀」,強調金管會除了透過相關政策督導銀行外,將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共同合作,朝訂定的年度放款目標邁進。

童政彰並指出,今年4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新增放款253億元,已順利扭轉今年前3月國銀對中小企業累計新增放款呈現衰退現象,「已看到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動能逐步浮現」。

今年前4月對中小企業放款增額前5大銀行,依序為台北富邦銀行增加423億元、中信銀行增加149億元、永豐銀行增加130億元、國泰世華銀行增加59億元、聯邦銀行增加57億元。

若觀察4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前5名則全數為公股行庫,依序為第一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9087億元、合作金庫8336億元、台灣中小企業銀行7273億元、華南銀行6847億元、兆豐銀行6167億元。

金管會統計,今年4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占全體企業放款餘額比率為64.96%,占民營企業放款餘額比率為69.63%,分別月增0.17及0.14個百分點;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平均逾放比為0.25%,與3月底持平。

Lch2506

年度達標率6.47% 這是利多?還是小數點點錯了

2023-06-13 21:26
dormer

中小企業願意來借錢是很好的現象。公股行庫已經借出去很多了,放款有上限,換民營來接手很合理。

2023-06-14 8:01
5月營收都出來啦.
大概可以估到明年上半年結束了.
不知道有沒有哪個高手願意分享一下估算的結果 ?
看哪幾家放到明年最有搞頭的 .

今年金融股上半年很無聊.
大部分如之前預測的一樣營收創新高.
畢竟上次大升息都快20年前了.
各家公司股本這20年來都擴張了很多.
營收創新高這應該也很正常吧.





韓國瑜都說了
股票就是便宜的時候要買
高的時候要賣
kim122

中信 元大 兆豐

2023-06-14 5:05
今天我投資

營收創新高?應該是獲利吧!永豐金可以喔!

2023-06-14 7:53
通膨下來了,大家趕緊上車。
vul34622

昨天 債利率下來 雙壽 合漲 1.2 紐澳高息幣 也漲....連鎖效應 反之亦然 我有個大戶朋友 搞很多種商品 動作很快 錢不等人

2023-06-14 18:04
謝金河:台股搭AI順風車再站上浪頭!3檔大牛股成飆股

2023年6月14日 週三

科技多頭由AI吹響反攻號角,美通5月CPI年增4%,為兩年最小增幅,美股標普那指創13個月新高,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雖有經濟和出口衰退壓力,但台股年初迄今上漲22%,仍是亞洲最亮眼的股市,台股搭上AI順風車,除了半導體產業,卅年來股價平穩的廣達、技嘉、光寶都成飆股,這樣的景象令人難以想像。

謝金河指出,黃仁勳一趟台灣行,刮起AI大旋風,除了輝達(Nvidia)市值一度破兆美元,也撐起台積電ADR到107美元以上,台灣的台積電也到594元,已經有外資把台積電目標價上看七字頭,台股加權指數也衝上17254.96,在經濟負成長,出口衰退的壓力下,台股表現勇冠三軍。

今年已經過了近半,把全球股市表現統計一下,今年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逾40%,表現最突出,其次是美國大型科技股,包含Apple等的Nasdaq100大漲逾35%,Nasdaq拉升28%。亞洲今年跑出一匹大黑馬,日經指數已經衝破33000,到33018.65,大多數日本投資人都不相信日本股市會大漲,大家都去買反向二倍槓桿ETF,結果日本股市大漲,日本投資人不但沒有賺錢,反而賠慘。

謝金河指出,今年亞洲市場三傑變成是日本第一,台灣第二,南韓第三。過去卅年,日本深陷泡沫經濟漩渦中,日本欲振乏力,漲幅一定敬陪末座,這次翻轉勢頭不一樣。..

謝金河分析,台股這次AI順風車,除了半導體產業,台灣很多與安全有關的信賴產業全都大漲,尤其有AI伺服器、機殼、甚至沖壓的公司股價都大漲,卅年來股價平穩的廣達、技嘉、光寶科技幾乎成飆股,這樣的景象令人難以想像。
............
真的很意外 漲了大半年
Kevin1943

我882的成本也不高11.96,一月份除0.3的息,所以沒換股操作,反正ETF戲棚下等久就是我的,元太我都能放4年半才停利出場的,ETF更不用怕了[笑]

2023-06-15 15:38
vul34622

00878 00713 00929 0056都有NB股 主機板股台灣世界佔9成以上 現在AI伺服器要靠台灣 廣達超級電腦 年底才出貨 明天股東會 看林百里 董事長的說法 吵到200也可能

2023-06-15 18:02
重複 自刪
兆豐金控(2888)明(16)日股東會,將討論修改公司章程,增列發行特別股條款,為今年底前辦理現金增資鋪路,預估增資規模百億元起跳,股東會修章後不排除特別股與普通股增資並行,預期在股東會後進行現金增資規劃,這是兆豐金睽違八年再辦現增,且若財政部同意,更將成公股金融股發特別股的首例。



  • 30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