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TCL華星廣州投350億建8.6代線做中尺寸IT顯示屏,疫情使中尺寸的IT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TCL華星加強中尺寸顯示屏的佈局。
TCL科技正從大尺寸電視屏、小尺寸手機屏,積極向中尺寸的IT顯示屏擴張。
4月9日晚TCL科技發佈公告透露,與廣州市政府方面合資成立“廣州華星”。廣州華星將投資350億元在廣州建設一條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主要生產中尺寸的IT顯示屏、車載顯示器等;並擬論證在廣州建設一條8.5 代柔性可捲繞OLED 顯示面板生產線。
在廣州華星175億元的註冊資本中,廣州市政府及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統籌協調的國企以現金認繳出資78.75 億元,持股45%;TCL華星以現金認繳出資96.25億元,持股55%。廣州華星8.6代線(t9項目)總投資與註冊資本的差額,由其通過銀團貸款等方式解決。
t9項目預計2021年9月前開工,開工後24個月內投產。建成試投產滿三年,廣州市政府方面有權要求TCL華星方面回購廣州市政府方面所持廣州華星股權。
t9 項目計劃建設一條月產18 萬片2250毫米×2600毫米玻璃基板的第8.6 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主要生產和銷售中尺寸高附加值IT 顯示屏(包括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 ,車載顯示器,醫療、工控、 航空等專業顯示器,商用顯示面板等。
此外,廣州華星擬論證建設一條月產6萬片2200毫米×2500毫米玻璃基板的第8.5 代柔性可捲繞OLED 顯示面板生產線(t8 項目),主要生產和銷售32英寸- 95英寸4K/8K 超高清大尺寸印刷式可捲繞OLED 電視、IT 及高附加值商用顯示產品。
廣州市與新型顯示相關的產業產值超千億,且擁有國家級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t9 項目將先啟動,待技術論證成熟後,各方將在協商一致後再啟動t8 項目的合作投資。
TCL科技表示,TCL 華星將基於已有的產品、研發及客戶基礎,通過t9 項目,快速構建面向中尺寸市場和客戶的工業能力,進一步豐富電競顯示、高端筆記本電腦、平板、車載及商用顯示等產品,完善TCL 華星全尺寸領域的產品矩陣和業務體系。
受疫情影響,遠程教育、在線娛樂以及居家辦公需求旺盛,全球中尺寸IT 產品銷量迎來爆發式增長,催化市場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t9 項目的建設將有效匹配全球高附加值IT、商用顯示產品的發展趨勢及市場容量。
隨著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浪潮的到來,可捲繞式、多形態柔性顯示在中大尺寸領域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t9 項目的氧化物技術還將為可捲繞印刷OLED/QLED 柔性顯示製備提供技術支持和產品開發驗證,加快印刷式OLED/QLED的商業化量產進程。
===============================
這條線喊了很久,終於定案了,接下來就是籌資,如果一切順利,2023年年底完工,2024年認證出貨..........
陀螺不打轉

很值得玩味的話,所以t8要到2023/9月才會啓動T8合作投資

2021-04-10 10:40
新廠兩年後才要落成, 下游客戶現在要擔心的是,這兩年全球產能嚴重缺口,報價持續大漲,要怎麼熬過這漫長的兩年.
友達現在股東不用擔心,兩年內,友達股價可能早就上百元,這裡的人都賣掉,獲利入袋跑光了,管你兩年後,要蓋10座新廠也沒關係.

如果你自認友達100元還不想賣的人,再來擔心2年後變化.
其實,產業正常情況下,每年需蓋2 座新廠,才夠日漸高增的面板需求, 現在,中國2年只蓋一座,根本就不夠市場需求,算是利多. 想當友達長期股東的人,要為這消息高興.

LCD新廠須花7年完成折舊, 大陸現在若再去投資即將過氣的 LCD 新廠, 未來難以回收.
TCL 或許看到報價飆漲下,利潤驚人, 鋌而走險再去蓋新廠, 藉由未來五年的面板超額利潤,提前完成新廠的巨額折舊.

TCL t9 新廠計畫一延再延, 一來卡在資金問題,二來卡在新廠日後 來不及完成折舊的高風險.
TCL 一直試圖用A計畫, 向同業 收購現有的 IPS 面板舊廠,取代 新廠計畫,但無奈現在面板洛陽紙貴, 同業都沒人願意割愛,轉讓工廠給 TCL.
TCL 被迫採去 B計畫, 鋌而走險,曠日廢時,再去籌蓋新廠


BOE 和 TCL 和 其他大陸業者,這幾年在台灣技術輸出,持續協助之下,大陸技術突飛猛進.
三星今年的高階 QLED+ mini LED 年度新機,已經採用 TCL 和 BOE 的面板. Sony 應該也是.
市面的 65吋以上大電視,可能 8成都是採用 大陸面板了.
多頭報馬

p大真的是高瞻遠矚,胸有成竹啊!看來我們做這一大段的人有福了!

2021-04-10 0:49
ilkc

南電去年賺5.6元股價都334元了,友達今年也能赚6元,也有可能到百元

2021-04-10 0:53
下面我在 2月10日 友達公布 1月營收後 , 對友達整季 ASP 和 營收的預測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052490&p=2597


推估 2,3月出貨面積 和 營收 ( 計算ASP時,須先扣除 其他非面板事務的月營收約17億,季約53億 )

月份 出貨面積 ( 萬平方米) 營收(億) 估算ASP(美金) ASP增漲率 備註
2 200 (估) 261 421 假設月增 5%
3 220 (估) 301 442 假設月增 5%
633 (估) 減 6.6% 828 422 季增 12%
================================================

實際 2,3月公布 出貨面積 和 公布的營收

月份 出貨面積 ( 萬平方米) 營收(億) 估算ASP(美金) ASP增漲率 備註
2 200.9 256 425 月增 6%
3 221.1 307.2 460 月增 8% 季底作帳
635.4 減 6.3% 829.4 427 季增 13.5% 匯率調整
我兩個月前的推估 , 和 現在實際公布數據 ,非常接近

從Q4 和 Q1 的統計資料來看, 友達習慣在季底營收作帳 當月ASP大增,
IT 報價漲勢擴大, Q1 ASP 增幅 有比 Q4(13%) 再多一些.
ilkc

以後改叫P大為P神😄

2021-04-10 11:29
frank1253

前二年我們這群人還只是邊緣人,還有人不停的笑我們怎麼會投資面板股呢?[萌][萌]

2021-04-10 12:40
arsunkimo wrote:
2萬元以下的 65吋,原本利潤就不多, 可能要上漲, 小米 65吋小漲1千塊. 3萬塊價位的 65吋電視利潤很高, 就算面板大漲,還是有幾千塊的降價空間

昨晚到某連鎖3C賣場,在電視螢幕區繞了一下,發現55吋的售價不到15000元,65吋的不到28000元。我們店員液晶電視近半年來有漲價嗎?他說沒有,反而更便宜。令我心中有一些疑惑。又想:現在電視似乎都保固3年,也聽到一些案例是電視一過保就壞,如果以3年當一個周期,過去某段時間的電視出貨量大,那3年後是不是可能會是一個換機潮的到來?本人手上只有一點點的面板持股,也有賺到一些錢,而家裡的電視也用來好幾年,突然擔心家裡電視壞了,要多捧一些錢去買新電視,但賣場實際銷售價格如上述,看來我暫時不用擔心這問題。反倒是面板的漲價,為何在電視售價上幾乎沒有影響,還是感到疑惑。
pqaf
pqaf 樓主

55吋入門款之前只賣 1萬, 65吋入門款只賣 1.6萬. 這種利潤低,現在就會漲價.

2021-04-10 9:38
pqaf
pqaf 樓主

中高階機種55吋賣 1.5~3萬, 65吋賣 2.5~5萬,這種利潤很高,所以廠商還能降價促銷

2021-04-10 9:38
arsunkimo wrote:
昨晚到某連鎖3C賣場...(恕刪)


過去的面板因為大陸廠擴廠,造成供過於求,導致殺價競爭。事實上價格是嚴重超跌的!但這樣子的扭曲價格並沒有完全反應到終端售價上!以之前65吋超跌至180美元,但整機在市場上的售價仍高達599以上(端看品牌力而有所羞異)。也就是說,雖然終端售價也有下調,但實際上都壓縮在面板模組這裡,被面板製造商這段以上吸收!這不合理的價格扭曲也造成了面板廠的虧損。但沒辦法,這是供過於求形成的。品牌,通路經銷還是賺他們該賺的利潤。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因此,從去年起漲至今,為何65吋已經漲了80~100美元了,但終端市場還沒有明顯的反應?因為對品牌和經銷而言,利潤還很大!

舉個消費心理的例子:

最近小米65吋電視由18000元調漲到19900元!漲了1900元(67美元)。對消費者而言還是相對便宜!還不到影響購買意願!估計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即使漲到3萬元,在消費者心裡都還能接受的範圍內!

所以,這是我個人判斷,這一波的漲價,並不太會影響市場和壓抑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因為過去是不合理的便宜。現在漲價只是走回到合理的路而已。即使漲價趨勢停止,維持現在價格,面板廠都還是賺翻了!而這個賺翻了的價格,也都不太影響消費意願下!會相當健康的走下去!
懶惰猴

需要時不會在乎多兩三千的售價。

2021-04-10 9:17
多頭報馬

按道理論說,反應漲價,應該就是要到終端價格,才是正常。售價過低,易造成粗製濫造,從而浪費。

2021-04-10 10:14
kernlliang wrote:
過去的面板因為大陸廠(恕刪)


2年前我買台65吋的就是三萬元。就覺得電視真他媽的便宜。
sean2316

10年前,我買sharp 進口46吋LVD 十萬元,真他媽的貴

2021-04-10 13:02
sean2316

打錯,是LCD

2021-04-10 13:02
aries168 wrote:
2年前我買台65吋的就是三萬元。就覺得電視真他媽的便宜。


這代表面板價格就算再漲個一倍,65寸賣到三萬元一台,消費者還不會覺得貴。

老實說,65寸這麼大的電視,三萬一台還真的不是很貴的商品。

還等什麼! 漲起來~
突然發現, 友達財務簡報下方的小註解:

計算基本每股盈餘之當季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109年第四季、109年第三季及108年第四季分別為9,499百萬股、9,499百萬股及9,571百萬股

=================
我知道,
庫藏股,不能執行股東權益, 計算淨值或 現金配息 時, 要扣除庫藏股張數, 只能用 流通在外股數 當分母.

現在突然發現, 原來計算EPS時, 也是要 扣除庫藏股張數, 只能用 流通在外股數 當分母.

彭董若眼光夠遠, 當初友達只有8元時, 多買一些庫藏股,回收市場流通股數, 那現在 算出來的 淨值 和 EPS 就更高了.

友達目前流通在外 股本, 約 950億, 不是 962.4億,

群創目前流通在外 股本,約 994億. 日後, 67億公司債申請轉換新股,就會到 1055億. 造成 EPS 稍微縮水.
kernlliang wrote:
過去的面板因為大陸廠(恕刪)

原來如此!您最後說的沒錯,不管實際電視售價是漲或跌,家裡的電視若真的壞了,也是只能買下去了,不然沒得看啊!
monguly wrote:
這代表面板價格就算再(恕刪)

和10年前的電視相比,65吋若3萬,我也認為物美價廉。10年來多少東西漲了幾成,甚至翻倍,是該還給電子及資訊商品一些公道。
陀螺不打轉

3年前的65吋是FullHD,現在65吋是4K ,還能連Netflix,誰都能感受到,便宜又大碗[都買]

2021-04-10 10:52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