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avid520 wrote:
今天的盤勢真無趣 Intel...(恕刪)
再度「回家」 Pat Gelsinger正式成為Intel新任執行長 2021-02-17 09:01 聯合新聞網 / 楊又肇
都沒提到"特定產品將會擴大委外代工" 的真實狀況!~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去年行政院拍板「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送入立院,台、成、清、交4大名校也將成立半導體學院,12年將斥資96億。今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與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高層遭直擊齊聚經濟部開會討論,廠商斥資將不低於政府的96億;預計每個人才政府與業界將各出200萬、共400萬,最快今年正式上路。
車用晶片荒掀起全球對台半導體需求,而台積電、聯發科高層去年也向總統蔡英文反映國內半導體人才荒。去年行政院拍板「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並已送入立院;行政院也拍板「高等教育沙盒創新條例專法」,將在台、成、清、交斥資12年96億設立「半導體學院」,每年增額養成400名碩博士。
而半導體學院今年即將上路,今沈榮津、教育部長潘文忠等也邀請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等高層齊聚經濟部開會討論,正式啟動學院設置,包括台積電副總、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均被直擊出席。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目前正在立院,希望本會期可進行審查,今天會議由沈榮津主持、潘文忠也有參與,半導體龍頭大廠都有與會。她強調,草案規定業界出資需不低於政府,且要鬆綁目前既有法規,因此聚會討論。
據了解,本次會議討論主要是課程設計以及廠商出資部分,廠商出資需不低於政府的96億元,多數廠商均贊同出資,只要能夠緩解半導體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而政府、業界整體出資至少達到192億,以培養4800名碩博士計算,平均針對每位人才投入經費高達400萬元。
劉德音董事長以「釋放創新未來(Unleashing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為演說主題,指出半導體製程微縮腳步並未減緩,摩爾定律仍然有效,台積電3奈米比預期進度超前,至於2奈米之後的電晶體架構將轉向環繞閘極(GAA)的奈米片(nano-sheet)架構,而極紫外光(EUV)技術可支援到1奈米。
劉德音指出,半導體整合每踏出成功的一步,都需要付出愈來愈多的努力,而半導體技術剛推出時,雖然只有少數人採用,但是最後成果會是由大眾享受,「台積電製程及製造能力可以讓世界上多數人受益」。
台積電2020年推出5奈米製程並進入量產,與7奈米相較,邏輯密度提升1.83倍,運算速度增加13%,運算功耗下降21%。台積電預計2022年推出3奈米製程,與5奈米相較邏輯密度提升1.7倍,運算速度提升11%且運算功耗可減少27%。
劉德音也提及EUV微影技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他指出,EUV雖突破晶片尺寸限制,能使用較少層數的光罩,但產量仍是問題。相較於過去採用的浸潤式微影技術,EUV的功耗明顯提高,為此台積電已在350W雷射光源技術上獲得突破,可支援5奈米量產,甚至能支援到更先進的1奈米製程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