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shih3246 wrote:
覺得很多人對"財務自由"的定義不是很了解!其實達成自己的財務自由並不是想要追求財富,而是希望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恕刪)


講到"自由",就分成兩部,一是身體有形的自由,一是心態,心靈的自由。
所以我認為財務自由要兩個要件,缺一不可。
一是有錢花 (被動收入大於需要)
二是你要敢花。也就是財務的安全感。
只有第一項而沒有第二項,叫做守財奴。
相反的只有第二項而沒有第一項叫做"財務的胡作非為".

如同,有一樓在討論"實踐財富價值",樓主很有實踐力,也符合前面兩項。
而實踐財富價值的跟本目的是"實踐人生價值"。
何謂人生價值,每個人不一樣,但這是每個中年人的最大課題。

生活玩咖 wrote:
講到"自由",就分成兩部,一是身體有形的自由,一是心態,心靈的自由。
所以我認為財務自由要兩個要件,缺一不可。
一是有錢花 (被動收入大於需要)
二是你要敢花。也就是財務的安全感。...(恕刪)


哇)))))你的定義太嚴格了啦!

這樣真的很難達成!

shih3246 wrote:
哇)))))你的定...(恕刪)


應該還好吧!
例如:你每個月需要花5萬,你的被動收入有大於五萬,而你非常"自在"的花這五萬而不擔心。
錢是工具,而我們的工作是讓錢的效益最大,包括花費和投資。



為了避免被剝太多層皮,可以考慮"借券"來節稅,我是沒辦過啦!(google網路文章)

退休族、存股族...
既然一定要參加除權息,

就善用「借券」來節稅吧!

不過那「退休存股族」該怎麼辦呢?

他們靠股利生活,

就算政府的稅、費不停的加重,

他們也跑不了,

為了避稅而賣股,生活費可是會受影響的!



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的人,

我建議可以考慮把股票「借券」給別人,

這樣不僅可以多收到 1 份「借券收入」,

而且該有的股利完全不會少,

因為此時會用「權利補償」方式收到股利,

並不納入所得稅計算,

所以能達到節稅效果!



a61543 wrote:
聰明,我也來補充,...(恕刪)


3051的這位網友還好嗎? 2017年只剩4.43元了. 賠了50%了.

shih3246 wrote:
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的人,

我建議可以考慮把股票「借券」給別人,

這樣不僅可以多收到 1 份「借券收入」,

而且該有的股利完全不會少,

因為此時會用「權利補償」方式收到股利,

並不納入所得稅計算,

所以能達到節稅效果!...(恕刪)


不知道有誰有實務經驗,確定不會被扣到稅嗎?! 如果是,那真的是不錯選擇。
之前有去台新問過,門檻好像是兩百還是三百萬⋯
至於節稅,別想太多⋯稅沒那麼好閃的!!
下車幫忙叫笨?噁希望閣下永遠不會遇到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後。
ghchen7@kimo.com wrote:



你應該離...(恕刪)</blockquote

怎麼會誤按上傳,奇怪。
今天我親自跑了一趟證券公司去問關於"借券"問題

覺得沒有必要辦了...因為很少人會去借券,除非有違約交割的人才會借,但很少,可能1~2年才有1次機會,而且也要排隊,不一定會輪到。

沒有門檻,沒有限制,反正是你要把自己的股票借出去,又不是要去借別人的。。。

須填單子,我想想。。。就算了,不想辦了。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