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那一張儲蓄險可以刷卡。irr也不錯?

存滿3年就可以解約無解約金,比如:102年10月存到105年10月
motoloroto0921 wrote:
今天去官網看了下中國...(恕刪)
嗯~
因為我去下載中壽官網的此一保單的說明書,保單試算表~想說會不會那裡有誤?
M大有去下載看過了嗎?

motoloroto0921 wrote:
嗯~因為我去下載中壽...(恕刪)


保發中心查更清楚
直接看契約條款
三年或四年
都比你原本預計要放六年短了
我沒上官網看餒!只有銀行行員列印給我的資訊.再找時間上去看看.
motoloroto0921 wrote:
嗯~因為我去下載中壽...(恕刪)
類定存保單太熱
作者: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0月1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為防壽險業利用銀行通路「吸金」,金管會日前發文壽險公會,具體要求各公司推出的利變年金及萬能保險不得有「費差損」,也就是壽險公司收取的附加費用必須大於支付的佣金及成本,且文到三個月內就須改善,明年將列為金檢重點項目。

影響所及,銀行通路銷售此類保單商品的佣金可能下降,手續費收入將受衝擊;壽險公司靠此種商品衝市占率排名的比重也會下降。

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九月,壽險公司銷售利率變動型商品,包括利變型壽險、萬能壽險及利變年金的新契約保費共3,13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12%,其中有2,941億元都是一次性躉繳的保費。

據悉,不少壽險公司為強化銀行通路的銷售量,都給予不低的佣金及額外給予理專各式獎勵。保險局認為,此類商品算「類定存」保單,若佣金或獎金給付過高,客戶又隨時可能解約,對壽險公司財務並無助益,反可能有流動性風險。

保險局研議多時後,最新發出的公文,僅提及利變年金及萬能保險,至於今年前三季銷售1,454億元的「利率變動型壽險」,這波則暫未在限制範圍內。

保險局要求利變年金及萬能保險不得出現「費差損」,也就是要求各保險公司收取的保單附加費用必須高於成本,成本包括給付給通路的佣金、獎金、公司營運必要費用等,以此來控制各壽險公司「砸重金」綁銀行通路。

金管會對利變年金已祭出多次限制措施,包括要資產隔離分開計算資金投報率,限制三年以內解約都必須解約費用,且要求一定要收取一定年期的附加費用,這次再度祭出不得出現費差損,就是希望壽險公司不要大賣類定存式商品。

目前主要壽險公司的利變年金投報率仍在1.8~2%之間,比存款利率稍高,對於保守型的高資產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前三季利變年金銷售最佳的公司包括中國人壽、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中信人壽及台銀人壽,新契約保費都超過100億元,甚至逾400億元。

至於萬能壽險前九月新契約保費則只有81億元,台銀人壽就有40億元,是此類商品銷售第一名。
利變年金萬能險 保費喊漲
2013/10/16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管會對出現費差損及類存款保單,以三個月為期,要求業者調整,恐引起明年保費調漲。 (本報系資料庫)

金管會發函保險業,重新檢視利率變動型年金及萬能保險商品,不得有費差損現象,且須在三個月內調整,明年相關保單保費可能上漲,金管會並要求保險業不得藉保費將提高,做為銷售訴求。

壽險業者為爭取保經代或銀行通路,銷售利變年金等「類定存」保單,提供這些通路的佣金率(佣金加獎金)愈來愈高。例如很多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取的附加費用率為1.5%,但給銷售通路的佣金卻超過2%,也就是每賣一張保單,至少就有0.5個百分點的「費差損」,賠本賣保單。




金管會8日發函壽險公會,要求轉知所有壽險業者上述訊息。金管會指出,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快速,為確保保險業穩健經營,所有壽險公司應重新檢視確認所銷售的上述商品,不得有費差損現象,三個月內儘速調整,之後如有違反規定,將視情節輕重依規定處分。

也就是說,所有壽險公司須在明年1月8日前完成調整,屆時壽險業勢必要提高保單的費用率因應,保戶的保費也隨之提高。

為避免壽險業者藉著保費將調高,營造「停售效應」,金管會也在函令中要求業者,不能以保險商品收取的相關費用(率)即將調升,作為宣傳或銷售訴求,以維護保險市場秩序。

金管會並要求所有壽險公司應將這項規定,納入內部招攬處理制度及程序中,確實執行。

此外,為避免這些「類定存」保單太像存款,對於這類保單「免解約費」的年期,金管會內部正研議拉長,例如從現行的三年拉長到五年。



AMD_Hammer wrote:
利變年金萬能險 保費...(恕刪)


其實費用率高,不見得對保戶有影響
台幣利變,附加費用普遍<2%
美金/澳幣,附加費用接近3%,但是搭配高宣告利率
滿期的實質IRR還是高於台幣,
並非附加費用高,就是不利於消費者的商品
有影響的是保險公司,
一手要付給業務員較高的傭金率(其實也沒高哪裡去)
另一手又要給保戶高IRR
對保戶與業務員反而是雙贏的結果

不過提前解約費用三年->五年
保戶的靈活度就大打折扣了
要提升國人的壽險保額,也不是用這種方法吧
把所有儲蓄險都變成爛貨,
不想要保障的人,只是不買儲蓄險而已,改買債券或定存
也不會把錢挪去買定期壽險
該改變的是國人的觀念,而不是把儲蓄險都變爛
金管會也太一廂情願了

怎麼不去監督投資型保單?
叫安聯跟富邦把危險保費和100/月行政管理費都降下來,
並拉高(保額/基本保費)比例
連結的ETF,也不准收1.2%的管理費
讓投資型保單變好貨,不是更能提高國人壽險保額?


去銀買中壽台幣保單,它說保費最低要300萬才可以,要去別家看看了,我在彰銀看的
AMD_Hammer wrote:


其實費用率高,不見得對保戶有影響
您要買哪一張中壽保單?最低門檻要300萬.真的好奇怪哦!又不是每一位客戶財力都這麼雄厚如果您是要買我說的那張中壽台幣.美金保單.我是去遠東銀行.行員有介紹給我的.台幣最低門檻是10萬就可以做了.
motoloroto0921 wrote:
去銀買中壽台幣保單,...(恕刪)
了解,請問中信的澳幣保單要去那個銀行買呢?
may5488 wrote:您要買哪一張中壽保單?最低門檻要300萬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