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P大,提供借卷查詢資訊造福廣大長線擁護者今天中信證掛3%借出,居然!部份成交!!!哈哈哈,以後卷回來,在掛3%這樣收入多了2.4%跟台積電的殖利率相差不遠開心啊pqaf wrote:三種借劵管道的優缺點雙向借劵股票信託標借
(新聞)TrendForce研究指出,在供需如此緊張的情形下,筆電面板價格隨之水漲船高,特別是Chromebook使用大宗的11.6吋面板,在報價上已逼近14吋與15.6吋面板價格,如此豐厚的利潤表現讓面板廠在年出貨目標訂定上更加積極。在此緊張市況下,不排除客戶因擔心缺料影響出貨而有超額下單(overbooking)的狀況,因此,當市場真正需求提早被滿足的情形下,不排除下半年的面板出貨會出現減緩的可能。==================大股東廣達長期持有友達 44萬張,帳面虧損慘重, 10年來一張都沒有賣,也不會向李焜耀要求任何董事席位, 只求友達乖乖 赴湯蹈火 聽後候差遣....友達為了全力支援 大股東廣達的 chromebook 標案, 半推半就之下, 向來走高價精品精品路線的友達, 意外成了 低價 11.6" 面板的全球出貨龍頭.研調說 11.6" 因缺貨,價格飆漲, 我怎麼都沒感覺 出貨龍頭友達有因此 明顯受益呢? 筆電廠的 overbooking 可能很嚴重, 友達澎董可要小心.
雙虎合計的借劵餘額 ,昨天約144萬張, 今天一口氣還掉 11萬張,今日餘額約 133萬張,質押的擔保品超過 338億台幣, 清明節後, 雙虎若漲到 30元, 借劵仍不還劵,那就要有本事,再補繳 145億台幣擔保金,否則馬上斷頭處分.哪個金主有這麼多錢,可以如此持續消耗下去 ?==============台股借劵擔保品金額 最高的應該是 台積電,高達 2千多億, 台積電股價太高,借劵擔保品就超級高.融劵,借了 就要同時執行 賣出借劵, 借和賣,兩個動作不用同時執行, 借了可以暫時放在身邊,找時機再放空賣出; 也可能借了都不賣,而是拿來返還借券(借新還舊) 或證券權益補償、融券賣出之現券償還、,或 另有其他用途.台積電的借劵不是要拿來 賣出, 而是 另外其他用途, 可能是 認購(售)權證、 股票選擇權 或 其他具有股權性質金融商品之 履約、供客戶ETF或境外指數股票型基金 之實物申購或買回。雙虎的借劵用途, 大部分是拿來 放空賣出.輿論也把借券和外資, 錯誤 畫上等號。事實上借券人包括: 本土散戶,大戶,銀行、證券商、期貨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證券金融事業、特定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及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者。現今的資本市場, 有價證券很少被閒置。如果沒有在市場被買進、 賣出, 有價證券就會 被借給想要借入的相對方, 或是被當作擔保品以取得短期資金融通。
Cooker wrote:請問 借券如果沒有賣(恕刪) 我看劵商富邦 借劵的注意事項...擔保品規定借券擔保品之提供及退還:借券前需提供借券標的前日收盤價140%之擔保品。還券次一營業日扣除借券費及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後退還擔保品。註:擔保品限為客戶本人所有之現金或股票。提出借券需求後,股票多久會撥入帳戶?要視本公司是否有庫存券源,若有庫存且客戶擔保金於下午14:00前到位,當日即可撥券。===================字面上意思是 借劵前就要提供 140% 擔保品, 劵商確定收到擔保品後, 股票才會撥入禿鷹帳戶, 否則等禿鷹借到劵,突然賣出後,才說沒錢繳擔保品,劵商就麻煩了,
轉貼 同學會 的文章......巷子內的人,才懂群創去年Q3 營業成本676億, 去年11月群創高層公開對記者宣誓,全年要拚轉虧為盈, 果然,Q4 營業成本爆減到 621億, 一口氣省下 55億成本.財務單位,不但完成上級交付,轉虧為盈的艱難挑戰,單季EPS 甚至超過 1元.-----------------------------------------------面板業採購和訂單的大小事從去年10月開始,群^_^的訂單就整個人間蒸發,尤其到了12月,驗收的動作也變得很詭異,往往使用部門都簽過了,系統上其他部門就沒有動作。自從奇檬子變成海裡家族一元後,只要聽到新的採購大哥大交接後,每次都有新花招,經歷過年度合約剛簽了三個月,要求全部作廢,全部再降10%,再有一個是每種產品,只剩下一個供應商,熬過這些年折騰的事,去年的新花招,就是沒理由,直接訂單蒸發。聽說是2月,這些大哥大要去跟最高層報告經營績效,所以直接不下單,就無法驗收開發票,不然就是要催到天荒地老,才放個幾張。外面人,看到經營績效變好了,成本下降,當然獲利超過了戀人以下,但實際上這些是數學加減遊戲變出來了,再過幾個月後,一切仍然會回到原點,因為遲來的訂單還是得下來,卡驗收的還是得放行,一切只是延後幾個月。說白了,假設大哥大要求所有採購,減少30%的支出,就直接延後30%的訂單和驗收,一個動作成本馬上下降,然後幾個月後,這個動作就失效,因為半年前的訂單還是得下來,一切又構成循環。今年度的成本下降的趨勢非常明顯,明年又回到了之前的數字。這個就是海家族跟戀人以下的差異,公司治理是有問題的,戀人以下比較像半導體公司,海家族只有一個字,我是老大,就這樣,實際上採購手法,就是一家傳統產業的模具公司2.0~4.0=====================(轉貼)兩只老虎,一個去年底故意壓低成本,變成轉虧為盈,一個故意拉高成本。2020結束了,但數字做出來的2021還是要面對,做低成本延遲付給廠商的,最終還是要付。一切時間久了還是會打回原形。數字作帳遊戲,不是公司治理的常軌,會傷害供應鏈的配合,最終Down time時間增加,不穩定的系統、更多的摩擦。
鴻海 不強 134.5 修正到121 群創似略有影響我想 鴻海裕隆 牌 電動車 如先上路1年 有口碑後 這平台再略修正後上路 肯定熱銷 股價將回漲雙虎3月業績 如爆衝 將 看25 反之亦然面板 航運 雙飆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