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股都能不配

gds88 wrote:
壽險公司
保費收入-保險賠款與給付
之間差額日益減少(有興趣可以看看財報),代表很多近年買的儲蓄險,保戶在美債殖利率逐漸攀升下,但保險公司宣告利率卻不同步調高的情形下,於第6年或第7年到期不扣解約金的情形下,保戶當然選擇解約,透過直接金融買入美債或美債ETF,可以每月配息,隔年還能自動退稅~
那會留在保險公司內的是早期4%以上高預定利率保單,這部分保險公司只能努力投資來給付~
所以形成,保險公司低成本資金逐漸被解約,高成本資金續留。除非再設計提高預定利率的新保單(但資金成本也提高),否則新保費收入進不來...
再者,新一代年輕人皆直接金融,沒人買儲蓄險了,壽險公司少了低成本資金來源!
不過這是經營階層要煩惱的事,我只是說說事實~
~~~~~~~~~~~~~~~~~~~~~~~~~~~~~~~~~~~~~~~~~~~~~~~~~~~~~
以上是5月時寫的~
剛查了一下保險局統計資料
單位:億元
年度 人壽保險收入與給付差額
2007 8,218
2008 4,572
2009 7,043
2010 7,651
2011 7,082
2012 10,052
2013 9,322
2014 9,055
2015 10,337
2016 12,157
2017 13,590
2018 12,116
2019 11,305
2020 8,974
2021 4,666
2022至4月952
剛看一下保險局的資料,人壽保險收入與給付差額若伸算一整年,952*3=2,856億元,是2007年來最少的一年,資金來源是壽險公司的命脈,這部分留給經營高層去思考~
gds88 wrote: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7052287?from=ednappsharing
暴力升息效應,引爆保...(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