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您給我的回文跟建議真是讓我又驚又喜,
也謝謝李大給小弟的財務健檢。
跟我從您過去文章中耳濡目染之後,自行推測的狀況相去不遠。
但能從您口中說出回覆,還真是莫名的感動。
其實,真的是術業有專攻。
您過去文章中的一些較特殊的理財跟財經建議及分析,
說真的,有些只能領略一二,不是能完全參透。
果然真是術業有專攻。
不過許多觀念還是給我帶來很多震撼(果然以前我是理財白癡)。
其中更多是身而為人的耳提面命(這些就比較能理解與學習)。
而且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真的很多事,不是在網路上看看文章就能心領神會。
理財也是要花時間的。
但畢竟人一天的時間有限,我還是必須要在本業的領域中持續精進,或者是不能落伍。
閒暇之餘,除了陪孩子,就必須利用時間上網看看論文。
也因為這樣,長期跟LED相處,視力真是退步很多。
關於理財,真的就只能再分一點點時間研究,
想請問李大,最近許多金融機構紛紛推出AI大數據機器人理財的投資方案,
感覺有點像當年一些財經雜誌在推廣小資族定期定額買基金的話術。
不知道這些方式在您眼中值得採用嗎?因為好像感覺不用太傷腦筋。
還是李大有甚麼建議,可以真的幾乎不用看盤或理他的呢?
(好像自打嘴巴,剛剛自己才說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謝謝李大持續地分享世界各地的風光名勝,心嚮往之。祝
永保安康,順心
末學
你好
真正好的投資
是需要一個投資目標
與長期的投資策略
讓家庭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
為自己晚年做好舒適生活的準備....
在投資前設定明確目標
搭配適合的投資策略與自制力
才能夠戰勝市場波動
不盲目追高殺低 完成人生各階段夢想
好的計畫要充分理解投資者
在投資道路上的真實需求
可以透過量化投資模型基礎
結合個人投資風險屬性.目標.期間.金額.偏好.年齡...
篩選出適合的資產配置比例與標的
以達到投資理財目標
提供一個可透過量化投資模型
將各個資產類別
包括有風險和無風險資產
於過去不同期間的市場價格變化作為變數
並以歷史統計數據代入Backtesting
優化模型內參數投資服務
讓客戶依據自身投資目標與條件
產生適合投資組合
此外 要讓客戶專心於生活
不需每天為投資提心吊膽
持續依據市場情況
產品標的表現程度等進行追蹤監控
並且不斷優化背後演算法
在必要時提供調整通知與原因給客戶
讓客戶能夠了解自己投資的狀況
不因市場波動與不理性的投資判斷擾亂既有投資目標
也不因波動虧損 隱瞞 或掩飾
依據不同的投資目的 建立投資組合
我個人定義
5G是速度 大數據是廣度 AI是深度
透過AI深度學習
現在電腦可以一秒演算幾千萬億次
所以篩選出癌細胞辨別率
比資深醫師還能多許多%
日本有遺留許多古文表章
能辨別的專家已經不多
一個小時翻譯出的文量
AI一秒鐘就已經完成
所以 現在
AI透過各種諾貝爾經濟學得獎之現代投資組合
建立各類模型
帶入
設定投資目標
完成合適資產配置投資組合
判斷正確時點調整投資組合
並獲得市場最新動態資訊
來 設定定期定額或單筆
執行投資計畫
就跟你是醫生 每天的病人狀況不同
來量身訂做 對症下藥 一樣
不過 這些服務都是要按比例收費的
畢竟 銀行要養場地養人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階段性的目標
但常因為不熟悉市場分析
也沒有時間緊盯市場
或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投資
而遲遲沒有展開理財道路
導致實際需求產生時
沒能來得及應對
能早點面對問題
在人生的道路上
至少就有方向了~













前幾天 看到 國外壯麗的風景
隨口就跟小孩說 妳來看看
考上實驗班 就走
放榜了
支票
只好準備 幾十萬 來兌現

等新生暑輔結束 開學前的空檔
現代人 不光手機 餵養小孩
而是 不分年齡 都被手機綁架
有的國中生 就已經視網膜剝離
眼睛 是 靈魂之窗
講白點
如果失明 人活著一點意思都沒了
每個人都要多去戶外走走
多看綠意
家裡也要植栽 或擺盆栽
視力與空氣都會得到舒緩
現在視力還保持在1.2
也告誡小孩 不要近視
光視力好 人生就會少掉許多麻煩
以上分享
攝於 中央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