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30億瑞郎收購瑞信 有160億瑞郎債券成為壁紙瑞信160億瑞朗AT1債券減記為零瑞士央行將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支援,同時政府為瑞銀接管的資產的潛在損失提供90億瑞郎的擔保。瑞士金融監管機構Finma表示,價值約160億瑞郎的瑞信債券將全被註銷,以確保民間投資人幫助分擔損失。所以是雷爆開了嗎
kim122 wrote:瑞士央行將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支援,同時政府為瑞銀接管的資產的潛在損失提供90億瑞郎的擔保。瑞士金融監管機構Finma表示,價值約160億瑞郎的瑞信債券將全被註銷,以確保民間投資人幫助分擔損失。所以是雷爆開了嗎 我剛剛問ChatGPT...
轉貼 王大衛先生臉書這星期有四家金控會召開法說會,分別是華南金(3/20)、兆豐金(3/21)、國泰金(3/22)、開發金(3/23),我比較擔憂的是華南金與兆豐金,因為我有持股這兩檔股票,至於開發金只是想看看自己預測是否準確而已,”那個”國泰金就更遙遠了。*華南金2022年(1) 稅後淨利173.1億,OCI-229億,綜合損益-55.88億,真的令人擔心。(2) 其他權益合計-182.4億,未分配保留盈餘220.4億,資本公積177.6億,總感覺公股不太會去動用資本公積。(3) 2021年股利(2022配發) 1.12元,2020年股利(2021配發) 0.529元,其中2020年爆發華南永昌認購權證事件虧損了不少。從(1)~(3)研判華南金股利不是很樂觀,說實話我是有點擔心台企銀暴跌傳說再次重演。*兆豐金2022年(1) 稅後淨利183.3億,OCI-278.8億,綜合損益-95.5億,能夠不擔心嗎?(2) 其他權益合計-153.3億,未分配保留盈餘590.3億,資本公積891.9億,家財萬貫。從(1)~(2)研判兆豐金的底子厚到可以樂觀一點,只是不知道股利會縮減多少?*國泰金2022年(1) 稅後淨利373.6億,OCI-3343億,綜合損益-3064億,超級擔心。(2) 其他權益合計-2334億,未分配保留盈餘2303億,資本公積2153億。從(1)~(2)研判我是覺得股利很悲觀,假如我是蔡董事長股利會是0元,但我相信蔡董事長會配個1元意思一下,有錢人跟我們這種窮光蛋想法就是不會一樣。*開發金2022年(1) 稅後淨利163.7億,OCI-840.6億,綜合損益-676.7億,超級擔心。(2) 其他權益合計-738.3億,未分配保留盈餘504.8億,資本公積336.3億。從(1)~(2)研判我就不囉嗦直接做結論就是0元,請問拿什麼來配息難道花光「未分配保留盈餘」與「資本公積」到一毛不剩?哈~咱就別鬧了!..........
瑞信旗下控股公司近760億瑞郎(820億美元)自救(bail-in)優先債和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目前已跌至反映該公司已陷入困境的價位。根據瑞士金融監管部門Finma的規定,如果監管機構出手保護瑞信存款人,AT1債券將被註銷,而自救優先債將被轉為股權。如果瑞信的資本適足率低於預定水準,AT1也有減損之虞。瑞信有350億瑞郎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這是在任何干預情境下的第一個承擔損失的緩衝資本,其次是160億瑞郎的AT1債券,然後是總值598億瑞郎的自救優先債。此外,瑞信還有少量可能受到影響較舊的二級資本債券。
vul34622 wrote:瑞信旗下控股公司近760...(恕刪) 債券我是不太懂啦,就剛查到的資訊不知道對不對AT1 CoCo債券沒有到期時間,屬於永續債的一種CoCo債券屬於次級債,意即償還順序將低於一般債券主順位看起來應該沒受影響??去年的新聞
瑞信被救活了!旗下5千億債券竟變廢紙 關鍵內幕曝光郭宜欣2023年3月20日 週一 上午9:14瑞士第二大銀行集團瑞信(Credit Suisse Group)爆出嚴重財務危機,為了避免災情向外擴大,引發系統性危機,在瑞士政府撮合下,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89億)的價格收購瑞信,但附加條件是價值160億瑞郎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代表債券持有人將協助承擔成本,引發持有人不滿。瑞信危機出現後,就多次傳出瑞銀將出手收購的消息,如今確定以30億瑞郎進行併購,推估每股金額僅是瑞信全盛時期的1%。瑞銀收購瑞信後也提出附帶條件,即價值160億瑞郎(約新台幣5288億)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完全減記,等於持有人手上的債券將成為壁紙。對此,持有該債券的顧問機構Axiom Alternative Investments研究主管Jerome Legras對瑞士政府的決定相當不滿,直言此決定錯誤定義債券持有人與股東的層次,更不符合當初發行債券的共識。主導瑞銀收購瑞信案的瑞士國際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總裁Marlene Amstad正面回應此事,他強調,當局是秉持著瑞信大到不能倒的框架處理此事,才會觸發此條件。..........霧煞煞 看不懂 只敢貼台灣的財經報導
瑞士信貸風暴持續擴大,目前傳出其AT1債券(Additional Tier 1)將全數用來吸收損失,大約172億美元的部位,投資人將血本無歸,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在立法院表示,壽險業投資1,000多億元瑞信債券、銀行亦有部分,但多數是國際版債券或一般債券,目前初步了解,沒有投資到AT1債券,但仍會請各金融機構對外說明。目前各公司已揭露的部位,以五大壽險金控投資瑞信較多,國泰金控即有340億元,國泰金20日上午表示,340億元部位中,完全沒有瑞信的AT1,大部分都是主順位債券及國際板債券,目前債權「完全確保」。另外如新光金控、開發金控、中信金控、富邦金控等都有逾百億元的瑞信曝險,金管會初步調查應是沒有買到AT1債券。開發金控子公司中國人壽及新光金控亦表示,完全沒有買到瑞信AT1債券。
媒體消息非常混亂。https://ctee.com.tw/news/finance/828269.html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320002363-260410?chdtv瑞信AT1債變廢紙 黃天牧曝我金融業曝險瑞士信貸風暴續吹,瑞士央行協調瑞銀收購瑞士信貸,更直接命令減記瑞信發行的160億瑞郎,約近5,300億台幣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恐引發全球投資人血本無歸慘劇,立委關切。立委賴士葆20日在財委會上質詢,瑞銀AT1債券被註銷,對台灣影響?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透露,據初步統計,台灣的銀行業對瑞銀AT1債券曝險470億元、保險業曝險1,080億元,合計1,550億元。另銀行財富管理部分,專業投資人也投資了AT1債約400多億元。黃天牧指出,因第一類資本債券被打消,若銀行或保險業有投資這類債券,等於就沒有殘值了,保險業投資這類債券也還包括國際板債,會要求各金融業清查後再對外宣布。賴士葆進一步問到瑞銀收購瑞信,是否可以說危機就過了?黃天牧表示,國際間主管機關展現對這家銀行產生問題的處理決心,但危機是否過了要看市場回應,目前各主管機關已經展現了穩定金融市場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