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玩咖認為壽險淨值的風險透過增資和財報分類調整,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但後座力是原本是金雞母的壽險子公司大概有一陣子是下不了金雞蛋的。玩咖認為雙雄未來幾年的EPS大概很難超過五元了,這並不是說它們變差,而是它們變回20年之前的正常水準了。(過去兩年才是例外)
玩咖何時回歸金融股呢?只能說還沒到,如果要預測的話,也許是下半年...
生活玩咖 wrote:
玩咖路過,忍不住還是要說一下。目前的財報會計法則實在非常的阿Q,尤其是對金控股。
以個人來比喻的話,假如你有1千萬的資金今年投資十檔股票,其中三檔獲利了1佰萬,另外七檔虧損2百萬。你把這獲利的三檔獲利了結,留下七檔虧損的,此時你的淨值剩下900萬,你會對外宣稱說你獲利的100萬嗎?壽險金控今年的獲利是這麼來的,而淨值大幅的減損也是這麼來的...
沒賣掉的股票也許會漲回來,但每家金控持有幾兆的債券要回到之前的價格可就不這麼簡單了,也許有人會說可以持有到到期,是沒錯,但是金控的獲利來源,本來就是靠資本利得而不是靠經常性收益,壽險股的資金成本大約在3.5趴,要把舊的1,2趴的債券持有到到期?而不做資本操作?
目前像是國泰金的帳上的未實現虧損,第二季財報是看得到,不忍細看
而如果明年如果美國真的升息到四趴的話,會如何呢?
玩咖不是看雖,而是滿心期待,想看看雙雄投資團隊如何度過這個難關。...(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