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菜鳥 wrote:
樓主在 #26549 有簡短說明 2017 年的供給變化, 目前已知除了下半年有2座新廠產能開出外,
接下來只有後年再新增一座新廠(這部分也是樓主提供的資訊).
大陸補貼面板廠的金額減少了, 大陸廠折舊的負擔也比台灣廠大得多, 所以也不太可能再打激烈的價格戰.
目前大環境跟 2017 確實不一樣, 所以不用太擔心.
從需求面來看,
顯示器、筆電產品受全球疫情需求大增,但按面積來看,2019年之前IT面積對 全體LCD產能佔比僅16%左右,預計受疫情需求增長影響,將上升至18%左右,整體 IT 產能面積佔比仍較低。
未來IT需求即使出現大幅回落,對LCD面板整體產能影響較小。 減少的IT需求, 會被 TV 大尺寸化消耗掉.
從供給面來看,
疫情管制,讓日韓設備商難以按計畫施工,今年 TCL 和 惠科的兩條新線裝機進度落後.供應鏈缺料問題,也拖緩了新線爬坡速度.
1. TCL華星擬新建一條IT IPS產品產線 t9, 大片丘陵地已經整地完成,但遲遲仍未動工,因政府補貼減少,工程自備款大增,目前資金籌措困難. 是否真能在 2022年底 量產,還有變數.
2. 京東方G10.5 現在廠房, 亦有擴產規劃,但京東方,產能擴張主要根據下遊客戶的訂單要求,整體產能需求能見度較高,並且進度相對可控,對市場整體供需與價格影響力也較強。
3. 惠科、彩虹股份等中小廠商受行業景氣度帶動,亦表現出一定的中期擴產意願。主要包括彩虹股份咸陽G8.6擴產至 170K,惠科滁州G8.6擴產至180K,綿陽G8.6擴產至150K。
同時富士康夏普廣州G10.5亦計劃將產線爬滿至90K。
面板廠在原有產線上的擴產規劃,受制於產線原有廠房空間預留有上限,產能只能小規模拉升。
像過去直接蓋新廠的方式,廠房空間夠大, 產能就可以一口氣大幅提升.
其次, 二線廠 持續 面臨現在產線 缺IC ,缺偏光片,缺玻璃的問題, ,預計產能短期集中釋放可能性也非常低。
補貼大減下, 大陸業者新產能 全都面臨工程款籌資困難,
就算上述業者,都能克服萬難, 完成擴產,新增產能,仍不到 一年 2座 G8.6規模, 無法滿足市場基本需求.
總體而言, 隨著TV面板供給明顯的頭部集中化趨勢,BOE和TCL 龍頭廠商主宰 市場供需、價格的影響力更為顯著,龍頭廠商 可透過產能調整 ,對整體供需和報價 發生主導作用,
中長期來看 LCD 面板價格發生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低,LCD面板價格有望持續維持高位相對穩定。
工商時報 楊日興 2020.11.11
為進軍電腦顯示器市場,TCL華星擬在廣州自建8.6代IPS技術LCD產線,有望在2022年9月建成投產,屆時可能威脅到面板雙虎友達、群創的相關訂單。
集微網日前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說法稱,TCL華星一直瞄準IT面板市場,希望有IPS技術產線,經歷幾次收購規畫未果後,TCL華星正考慮在廣州自建8.6代IPS LCD產線,規畫每月產能18萬片,預計2022年9月建成投產。
TCL華星在8月完成對三星蘇州8.5代液晶面板廠的收購後,目前共擁有三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兩條6代產線、兩條11代生產線,這些產線主要聚焦VA技術LCD面板或AMOLED。
...........
TCL華星自建產線的規畫也將為面板產業帶來更激烈的競爭,集微諮詢分析師指出,倘若TCL華星新產線建成投產,將與當地LGD、京東方的IT液晶螢幕業務形成正面競爭,且將威脅到友達、群創的5.5代產線或是6代產線的IT面板訂單,因TCL華星8.6代IPS LCD產線將比5.5代、6代產線有著更高的切割效率,可以切割更多片數。
..............................................................
..............還有一年半 又 18萬片8.6代IPS LCD 1年就消化了
國外幼稚園都已用平板 分派功課 幼稚園 新生是新買盤
vul34622 wrote:
擬建8.6代IPS LCD產線
工商時報 楊日興 2020.11.11
倘若TCL華星新產線建成投產,將與當地LGD、京東方的IT液晶螢幕業務形成正面競爭,且將威脅到友達、群創的5.5代產線或是6代產線的IT面板訂單,因TCL華星8.6代IPS LCD產線將比5.5代、6代產線有著更高的切割效率,可以切割更多片數。還有一年半 又 18萬片8.6代IPS LCD 1年就消化了
國外幼稚園都已用平板 分派功課 幼稚園 新生是新買盤
舊新聞了,時間都快過半年了,2月18日TCL才發佈整地廠商, 基礎土建工程都還沒有發包....., 後面還有機電、 購買設備、Hook up....等工程, 資金應該還沒有到位,所以有得等了。
目前進度:
TCL華星擬新建一條IT IPS產品產線t9,目前據傳已經整地完成,但遲遲仍未動工,因廣州地方政府補貼大減,工程自備款大增,目前資金籌措困難,以面板廠興建的時程和筆電廠產品的認證期程,確定無法再2022年底量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