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美國幾億民眾拿到 大筆紓困金,大量購物 好奇 弱弱的反問, 請教pqaf大大,疫情發生這麼久了, 各國民眾該買的電視, NB, 手機, 監視鏡頭, 遠距視訊鏡頭, 都買了.....甚至用到少量面板的燃油車 或大量面板的電動車.....平民也不可能一年就換一台新車.....面板的實際市場需求是不是會慢慢下降了?
該買都買?剛上小一、國一、高一、大一的人不用舔購?2020年以前4k電視不多2020年以後4k、8k電視大量湧現,搭配新遊戲機你很少逛賣場吼忘了提醒你去年大陸水災嚴重,多少泡水車、電視、手機我家還在full HD電視,因老人家想省錢,阻止我買發問的你,你家8K了嗎?thebestmonkey wrote:疫情發生這麼久了, 各國民眾該買的電視, NB, 手機, 監視鏡頭, 遠距視訊鏡頭, 都買了
thebestmonkey wrote:好奇 弱弱的反問, (恕刪) 不好說 現在電子產品壽命都不長(3-7年)近期流行電視串流也很重要在我的公式裡 疫情是配菜 短壽命是主菜這道配菜會讓主菜更美味當所有電視都轉換成3-7年壽命時 一年需求也許要四億台 需要兩倍產能才能滿足 算上尺寸放大跟新應用 大概要四倍吧
我家大大小小螢幕和 TV 超過 8台, 目前有三台電視和一台螢幕,天天使用,其他就放一旁長灰塵.偶爾需要才開機使用.螢幕一直降價,推陳出新,尺寸越做越大, 我有時就會衝動買回家更新設備.我親友更誇張, 老夫妻兩人住透天厝, 每層樓都擺2台電視, 地下室餐廳吃飯,各看各的節目, 主臥室,也各看各的.全家 40",55" 65" 超過6台電視, 他看到便宜降價,就會衝動買回家.我家的HDD, 從 120GB 到 6TB 有10幾顆, 我逛 家樂福或燦坤,看到特價,就會衝動買回家,有兩顆還沒用,上週我逛 好市多,看到 4TB 特價 $2488,再三考慮後, 我又失智買了一顆回家備用. 家裡 64GB ,128GB 隨身碟10幾隻,我常看到特價,就買回家.歐美市場, 電視不斷推陳出新,降價促銷, 美國人一衝動,就買新換舊,他們獨門獨院,家裡庫房大,舊電視也許就放庫房吧.全球電視一年市場約2.2億台.北美才 3億多人口,去年竟然買走了 5200萬台電視.=================北美開發國家在疫情期間,比往年多買了一千萬台TV, 但新興國家因經濟衰退,消費力變差,少買了一千萬台.下半年疫情結束後,北美市場也許就恢復往年消費水準,但 新興國家就會多買一千萬台電視,尺寸可能會小一些.
晶電、隆達去年度雖然赤字,但是兩家公司董事會決議,將以資本公積配息,晶電發放總額達14.4億元,隆達資本公積配息3.6億元,由於富采投控(3714)目前控有二家公司100%股權,兩家公司公積配息將挹注富采18億元股息收入。對尚未進入獲利階段的富采投控而言,業外進帳不無小補。===============富采投控資本額只有 68.6億,拿到自家口袋的18億股息, 那業外是否就獲利 2.6元,想不到還有這種玩法....公積配息, 有些是屬於 免稅資本公積, 有些是 應稅資本公積.非屬「股東出資額性質」之資本公積,需課稅友達 Q4 拿出那種爛財報,全年淨利只有哪麼一點毛....反正未來幾年,友達現金流入源源不絕,友達董事會識相的話, 這個月例如董事會就拿出 1元 公積 或 保留盈餘 配息....群創的資本公積很高,1000億, 去年董事會有拿出10億 發行溢價的資本公積來配息,每股配0.1元, 聊表誠意.
據群智諮詢預測,全球LCD TV面板市場供需3月維持緊缺,且預計二季度供需關係難有明顯改善,面板價格維持上漲的趨勢。而大尺寸(65吋) 前期累計漲幅較小,面板廠補漲意願強烈,預計大尺寸面板漲幅短期有擴大的趨勢。======================BOE 和 TCL是 55吋 65吋以上大面板的 雙龍頭,兩家市佔率 7成 , 老大們口袋吃緊, 針對主力尺寸的 補漲意願強烈, 小弟友達也只能奉命跟漲...65吋三月 $250, BOE 和 TCL 的 11代廠剛剛 能夠轉虧為盈, 也許再漲 20%, 這波漲到8月份,就能漲到 $300元吧.在龍頭老大 英明領導下,若能順利漲到8月份的話,友達Q3 EPS不就有 2.5元,全年獲利上看 8.5元....
pqaf wrote:BOE 和 TCL是 55吋 65吋以上大面板的 雙龍頭,兩家市佔率 7成 , 老大們口袋吃緊, 針對主力尺寸的 補漲意願強烈, 小弟友達也只能奉命跟漲...65吋三月 $250, BOE 和 TCL 的 11代廠剛剛 能夠轉虧為盈, 也許再漲 20%, 這波漲到8月份,就能漲到 $300元吧.在龍頭老大 英明領導下,若能順利漲到8月份的話,友達Q3 EPS不就有 2.5元,全年獲利上看 8.5元.... 大哥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