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就跟台灣沒人會在頭上千E資金說要蓋煉鋼廠一樣~

上次蓋 台塑越鋼 河靜廠 暴動 寶鋼支援的數千人撤回 就說現在只有寶鋼在蓋大鋼廠 只有等 熬了多年 現在苦盡甘來

日本也說中國高爐佔60% 有定價權 這回澳洲鐵礦砂 搞亂一池春水

你是老共的政府的投資資金要燒一千億去蓋新廠~你會投入晶圓廠還是LCD廠?
TCL 及京東方 應是穩就業 增加產值 競爭力提升 競爭廠商 還是有多家 一條龍 或類轉型才能笑到最後
CSOT 和 HKC 兩座新廠今年剛要量產.等 明年滿產後,全球LCD 出貨面積約 23500萬平方米
(數字是 我個人預估)

京東方 年出貨面積約 58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24.7%

CSOT 年出貨面積約 44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18.7%

群創 年出貨面積約 29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12.3%

友達 年出貨面積約 26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11%

惠科 年出貨面積約 26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11%

LGD 年出貨面積約 20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8.5%

郭董 年出貨面積約 12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5.1%

彩虹 年出貨面積約 8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3.4%

彩晶 年出貨面積約 200萬平方米, 占比約 0.9%

其他 1000萬平方米

面板廠在歲修,產品換線調整參數時必須停線, 所以,實際出貨 會小於 規劃產能.

一座8.5代廠,每年實際出貨面積約 450~800萬平方米 ( 月產能 9萬~16萬片) (年營收約350~ 620億台幣)

一座 11代廠,每年實際出貨面積約 800~1400萬平方米 ( 月產能 9萬~16萬片)(年營收約600~ 1000億台幣)

每增加一條月產能12萬片基板的8.5廠,約增加全球 2.5%產能.

每增加一條月產能12萬片基板的11廠,約增加全球 4.5% 產能.

LCD 市場每年新增需求, 多消耗 5%~8%產能. 所以,業者每年需新增 2 座8.5代廠產能,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binsono wrote:
就跟台灣沒人會在頭上千E資金說要蓋煉鋼廠一樣~


台灣不是沒人要花千億建煉鋼廠,而是台灣政府不給他們建
1.三星8代LCD產線傳轉賣TCL華星| 陸港經貿| 兩岸| 聯合新聞網udn.com › 兩岸
2021年2月2日 — 由於三星顯示8代LCD線擁有COA(Color Filter on Array)技術 8萬片,因此備受大陸業界關注。 三星顯示為發展更高附加價值產品,決定賣掉LCD產線。




2.韓政府點頭!三星顯示獲批準出售中國蘇州\廠- 自由財經ec.ltn.com.tw › 國際財經
2021年2月7日 — 《韓聯社》報導,三星顯示2020年8月宣佈,將以10.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 ... 月產能為12萬片,由於該生產線採用的第8.5代LCD技術被認定為國家 ...






三星 很00 殘值 也要賺 應是算計過了 產能增加 再來觀眾虎鬥 好買便宜面板 8.5代12萬片 8代8萬片 明年又多一個不確定性
三星蘇州廠原本就持續在生產, 現在只是換老闆,整併到 TCL 旗下,不是蓋新廠, 所以對全球供需沒影響.

BOE 和 TCL 明年沒有新廠落成,供貨不足,
所以計畫在現在11代廠擴線, 預計兩家合計每月多出9萬片新產能, 可能增加明年 3%新產能.,

雙虎現在每年資本支出約200億台幣

BOE每年資本支出約2000億台幣,主要花在 OLED新廠 和 11代廠擴線,

TCL每年資本支出約1300億台幣,主要花在OLED新廠, 和 第二座11代廠.
面板股本來就很難
連奇美老業內都能陰溝裡翻船
殺在七八元大賠數十億
過去兩三年做多的心裡不好過
直到最近兩三個月心情才會開朗
相對的
那些十一二元大量借券放空的
這陣子一定也不好過
股本近千億的大型股本來就很牛皮
兩三年都撐過去了
最近雨過天晴再抱個半年看看吧
總之
最壞的情形已經過去了
股價要獲得大眾的認同得等
等到獲利穩定股利也穩定就會得到合理的市價
至少群創洪董肯釋出善面回應
1.去年轉虧為盈拚命達成了
2.今年每季EPS都比去年第四季好...應該至少一二季不假
3.會考量股東的需求儘量比以前多發放股利
這些都會在半年內得到應證是否屬實
大型股不會一直漲
但底部會越墊越高
等市場上認同的人越來越多
資金就會往這邊流

長期看好.短線瘋狂上沖下洗好像也很正常
我倒是希望友達群創就慢慢漲就好
當沖的沒興趣.
放空的溫水煮青蛙
這樣就可以漲很多了.

今年是有機會看到3x股價應該是可以賭看看
40真的有點拼.但也不是不可能 ?
奧運.PS5等換機需求出來
看有沒有機會.
反正美國現在每次紓困
大家除了買股票以外.
幾乎都會拿去買有面板的東西.
你說產能增加
P大說產能一直沒停

我是信P大啦,畢竟一座沒停工的面版廠,有即戰力,
買家才願意立馬買下
就不知,這座廠是不是要從新算折舊,要的話,報價又有理由不下跌了

這分析能力,至少扣1分


vul34622 wrote:
三星 很00 殘值 也要賺 應是算計過了 產能增加 再來觀眾虎鬥 好買便宜面板 8.5代12萬片 8代8萬片 明年又多一個不確定性
群創2018年時還有拿出3百億,跟隨鴻海集團去購買大陸金融理財商品,賺外快.

沒想到 2020年初 竟會窮到連 90億現金 都得舉債 ? 真的有那麼缺錢嗎?

如果90億是去向銀行聯貸,利率低於 1.5%,每年只要 1.3億利息. 而且台灣銀行團會排隊搶著要出借.

但群創董事會卻選擇發債 90億 造成現在股本 可能會膨脹到 1055億. 股東權益被稀釋.

可轉債對承購人來說, 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
運氣好,股價大漲,承購人可以大賺一筆,運氣不好,股價崩盤,承購人還是能拿回本金.穩賺不賠( 最壞情況,賠一點利息和時間成本)

成本$10.6, 現在可賣 $16,甚至更高....到底是哪個金主這麼有遠見, 認購走這筆 可轉債.

今年群創營業現金流入約1000億, 銀行負債只剩 300億左右, 又不打算 蓋新廠, 帳上現金太多, 總不能都拿去購買大陸金融理財商品,

現金太多放在身上,萬一又被叫去買兄弟茶 買廠....

也許年底時,群創拿出 300億減資 是一種回饋股東的選項...
老共都說10年10兆人民幣要發展半導,你沒讀到這段新聞,

以老共自大的心裡,怎麼可能容忍被美國用晶片掐著脖子

看看中國航母,花2000萬美金買空船,花120億美金改造

你以為不會做的事,老共一直做

================

為了拉信徒,啥話都說的出口


vul34622 wrote:
你是老共的政府的投資資金要燒一千億去蓋新廠~你會投入晶圓廠還是LCD廠?
TCL 及京東方 應是穩就業 增加產值 競爭力提升 競爭廠商 還是有多家 一條龍 或類轉型才能笑到最後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