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3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maxwu123 wrote:
請問各位前輩 如果傻傻的
RSI 20下 分批買
這樣長期這樣績效 會很高嗎?
單純想這樣無腦存

KELLY8116
有這麼簡單嗎?投資沒有無腦的


rock255 wrote:
Kevin1943
我不求買到最低點,到我自己認為的低點就買了


不知道RSI能幹什麼?

管它是不是自己認為的低點、只是分批買、有錢就買、買了就放著等領息......
雖然12月的統計未出,但前11個月可以說是2022年的回顧,留下記錄。

****「工商」


dormer

遠東銀我從去年6/20買到10/20,買入價最高11.95、最低10.15,計入去年配發股息和現增後,平均成本約略比十年線高一些些,遠銀沒什麼漲跌,貝它值低又穩定配息。

2023-01-04 14:41
dormer

臺企銀去年倒是非常夠力,2022漲幅完全補上其它持有帳損的持股,成本10.16,等看看今年有沒有現增可參加。kelly大應該一樣是前年(2021Q4)開始買臺企銀吧

2023-01-04 14:46
我覺得各金融股今年比起去年
應該都能有個15~20%的獲利成長.
除非有誰倒了債務波及到.
不然一路買買買等年底收單應該是沒啥問題.
目前要考量的大概就誰會把爛帳放去年年底
還是拖到今年 ?

壽險可能成長機會比較高.
如果把債的爛帳都算在去年結掉.
年底匯損不要太誇張.
今年看起來應該是很有前途.

銀行.消金為主的可能一般成長.
反正也就那堆債評價的問題.
信用卡收益也能提高.

單銀行的可能成長最低.
畢竟國內升息幅度蠻低的.
但穩定成長.要看衰應該也很難找到理由.

衰王之王三商壽變成三井壽的可能性 ???

rock255 wrote:
我覺得各金融股今年比起去年
應該都能有個15~20%的獲利成長.
除非有誰倒了債務波及到.



前幾年就曾在本版對國銀參與風電聯貸提出擔憂, 參與金額太大,"風電' 本身風險太高 , 希望 二兆風電,在2023 不會成為國銀的黑天鵝

允能風場爆發債務危機 國內離岸風電首例

看到PTT有人查過往新聞,四家國銀(皆民營) 聯貸金額好像將近170億
rock255

政府自己都說了...水很深啊...[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3-01-05 21:19
Kevin1943

水真的很深還臭不可聞

2023-01-05 23:58
允能風場聯貸餘額方面,林志吉說,本土銀行曝險約236億元,外銀曝險約430億元。不過目前銀行團跟借款戶協商中,目前繳息正常,之後若有違約,各銀行也會依相關情況,對資產評估提列備抵呆帳。

同時金管會也統計,全國國銀行在離岸風電融資方面,共計有七家國銀共簽約3507億元。此外,整體國銀在綠能科技授信方面,2021年全年是1兆3846億元,較前一年2020年的1兆1837億元比,一年增加2009億元。

外界傳聞,本土銀行則至少包括國泰世華銀、中信銀、玉山銀、北富銀、安泰銀、京城銀等8家,其餘為外商銀行,每家銀行恐須提列金額不等的呆帳損失。
kim122

才剛要結束防疫之亂,又要來一波風電之亂,景氣差如果連二年沒股利會吐血

2023-01-05 20:14
kim122 wrote:
允能風場聯貸餘額方面...(恕刪)


由天豐新能源開發的允能風場,出現工程延誤,恐爆發債務危機,市場憂心銀行踩大雷。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共20家銀行對允能授信667億元,其中6成貸款有出口信用保險擔保,可降低損失風險,且目前尚未到債務協商程度,此授信案至今仍是正常。

據金管會到2022年9月底統計,共有玉山銀、國泰世華銀、中信銀、北富銀、安泰銀(2849)、京城銀(2809)、星展(台灣)和渣打(台灣)共8家本國銀行授信餘額236億元,其餘12家都是外商銀,如瑞穗銀、三井住友、法國東方匯理、德意志銀行等共授信430億元,合計20家銀行、授信667億元。

林志吉說,就目前了解,允能僅是出現工程延誤情況,尚未到債務協商程度、目前還款付息也正常,銀行團正和允能風場協商討論還款條件等,已提醒債權銀行後續需依照相關情況、資產評估核實提列備抵呆帳。

他坦言,此案子有些波折,但仍屬正常放款,僅需依規提列放款1%呆帳準備金,除非後市資產品質產生變化,各銀行才會依照資產評估狀況、增加提列備抵呆帳。

據了解,此案是採無追索權專案融資,但其中有6成貸款額度是有出口信用保證機構(ECA)做擔保,共有3家外國保證機構,換言之,一旦允能違約,667億元中,頂多損失4成約267億元左右,降低債權銀行損失。

市場憂心,台灣出現首宗離岸風電場發生債務危機,是否導致銀行對未來離岸風場融資縮手,進而影響政府大力推動的綠能放款政策?林志吉說,政策上對綠能科技產業放款還是有一些引導和期待,相信各銀行授信政策會各自考量,至少允能案至今仍是正常。

據金管會統計,涵蓋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的「綠電及再生能源」,到2022年11月底放款餘額2兆4296億元,過去8個月增加3902億元。而到2022年9月底銀行承作7個離岸風電廠核給額度仍有3507億元。

林志吉說,各銀行承做離岸風電廠的專案融資,都需依循銀行公會自律規範,包括做風險管理、內稽內控、淨值調查、風險評估分攤和貸後管理。
允能危機 20銀行踩雷667億


八家國銀授信餘額約236億 12家外銀430億 六成貸款有擔保 可降低損失風險




2023/01/06 00:38:49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齊瑞甄/台北報導

由天豐新能源開發的允能風場,出現工程延誤,恐爆發債務危機,市場憂心銀行踩大雷。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5)日表示,金管會掌握共20家銀行對允能授信,約667億元,其中六成貸款有出口信用保險擔保,可降低損失風險,且目前尚未到債務協商程度,此授信案至今仍是正常。


據金管會到2022年9月底統計,共有玉山銀、國泰世華銀、中信銀、北富銀、安泰銀、京城銀(2809)、星展(台灣)和渣打(台灣)共八家本國銀行授信餘額約236億元,其餘12家都是外商銀,如瑞穗銀、三井住友、法國東方匯理、德意志銀行等共授信約430億元,合計20家銀行、授信約667億元。

林志吉說,就目前了解,允能僅是出現工程延誤情況,尚未到債務協商程度、目前還款付息也正常,銀行團正和允能風場協商討論還款條件等,已提醒債權銀行後續需依照相關情況、資產評估核實提列備抵呆帳。

他坦言,此案子有些波折,但仍屬正常放款,僅需依規提列放款1%呆帳準備金,除非後市資產品質產生變化,各銀行才會依照資產評估狀況、增加提列備抵呆帳。

據了解,此案是採無追索權專案融資,但其中有六成貸款額度是有出口信用保證機構(ECA)做擔保,共有三家外國保證機構,換言之,一旦允能違約,667億元中,頂多損失四成約267億元左右,降低債權銀行損失。

市場憂心,台灣出現首宗離岸風電場發生債務危機,是否導致銀行對未來離岸風場融資縮手,進而影響政府大力推動的綠能放款政策?林志吉說,政策上對綠能科技產業放款還是有一些引導和期待,相信各銀行授信政策會各自考量,至少允能案至今仍是正常。

據金管會統計,涵蓋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的「綠電及再生能源」,到2022年11月底放款餘額2兆4,296億元,過去八個月增加3,902億元。而到2022年9月底銀行承作七個離岸風電廠核給額度仍有3,507億元。

林志吉說,各銀行承做離岸風電廠的專案融資,都需依循銀行公會自律規範,包括做風險管理、內稽內控、盡職調查、風險評估分攤和貸後管理。
............
光電爆料 無言1..........

無言2
允能風暴 經部祭天豐條款嚴控
04:102023/01/06
工商時報 馮建棨、 呂雪彗


由於天豐新能源允能風場爆出財務危機,引發外界擔憂未來離岸風場建設,且區塊開發選商才剛完成,為避免風場無法如期完成,經濟部在區塊開發選商行政契約中,將訂出「天豐條款」,確保後續不會有開發商延誤併網、且縮減風場展延時間,從1年縮短為6個月,並輔以重罰,要求開發商需如期如質完工,確保能源轉型能準時達標。


允能風場工期延宕引發聯貸銀行緊張,經濟部核心官員表示,允能風場遇到天不時地不利,但是否為不可抗力因素,需要到什麼狀況案場才能完工,能否履行行政契約?股東是否願繼續增資等,天豐新能源必須提出正當理由且資訊更透明化,讓大家放心,政府才能介入個案輔導,讓銀行團放心。

官員坦言,允能風場雖是個案,但會讓銀行擔心風電產業有風險,針對新進市場者會有憂慮,政府會把制度訂好讓銀行安心放貸。官員說,天豐允能風場,過去施工時接連發生兩次滑樁,依規定必須經調查後才可恢復施工,但離岸風電建設期程集中在夏天、且天氣平穩時期,發生滑樁意外讓允能風場建設大幅延後。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允能風場原定完成80隻風機安裝,最後僅安裝16支、達成率20%,距離年度目標100%完工有極大差距。

針對過去所訂罰則,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說,遴選風場會訂有併網年度,依規定要在當年完成,在部分情況下可延後一年,條件包含完成100%水下基礎或50%水下基礎及50%風機安裝,剩餘部分才可在隔年度完工,由於現行法規給予不可抗力因素可申請展延,因此2021年及2022年併網風場,都提出因全球疫情耽誤風場建置,分別獲得經濟部給予不同時間展延。

為改善未來區塊風場面臨同樣問題,經濟部在新版行政契約,要求併網時程必須在當年度完成,取消過去彈性1年內容,另加重罰則,在逾期3個月及6個月時,會分別進行查核,確認逾期未完工,將依規定處分,最重解除開發商風場開發權外,也會進行重罰,並依相關產業關聯性逐一計算。

官員說,過去遴選風場時,因售電價格是採躉購電價,若開發商延後完工且履約保證金扣光後,售電價格才會改以台電迴避成本進行計價,從簽約每度5元多降至2元附近,會嚇阻開發商不要延後完工。但區塊開發階段時,開發商都採企業購售電合約,把成本轉嫁在購電方上,躉購價格已不具威嚇性,才會改採重罰。官員強調,只要如期完工併網,就不會受罰。
龍校長

[嚇到吃手手][都買]

2023-01-06 8:20
Black666888

風電收入來源就台電,但台電財務什麼狀況,大家心知肚明,二兆風電,呵呵。

2023-01-06 9:21
允能危機/金管會提醒國銀提列備抵呆帳
2023-01-06 02:23 聯合報/ 記者
戴瑞瑤
/台北報導


雲林允能離岸風場近期傳出財務危機,向銀行團爭取進行減債協商,恐成為國內首宗離岸風電債務危機。金管會官員表示,此案含外商在台子行有八家國銀參與,截至去年九月底,國銀部分餘額還有二三六億元,尚未進入債務協商,會提醒國銀視資產品質適時評估提列備抵呆帳。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天表示,目前了解的情況是工程延誤,詳細協商內容要由借貸雙方討論處理;此案雖然有一些波折,但銀行團與借款戶會協商討論,已經提醒國銀要依照相關的情況、依照資產的評估,審視何時需提列備抵呆帳,只要資產品質有變化,銀行就要提列備抵呆帳。
..............
無言
  • 30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