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8116 wrote:
對政府而言金融穩定非...(恕刪)
不能輸韓國 資產重分類公聽會無人反對
金管會採取線上視訊方式開會,有意參加的壽險公司皆可派代表參與,除了國壽、南山人壽及中國人壽表達支持重分類外,其他壽險公司都沒有表達反對意見,安聯人壽9月自結淨值低於3%,但德國母公司不打算進行重分類,將走金管會個案監理的寬容措施,以用IFRS17試算負債面,證明清償能力未受影響。
除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亦表示,目前經營環境變化的確已符合IFRS9公報精神的前提,另一前提就是各公司高階管理層要決定經營模式改變,也就是各壽險公司董事會可決定要不要重分類;另外如台大會計師教授劉啟群、蔡彥卿、許文馨等都有參加,在聽取壽險公司意見後,亦表示支持,會研基金會亦有派代表參加,但並沒有發言,公聽會結論會轉交會研基金會參考。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目前可否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會計公報的解釋權責是會研基金會,並不是金管會,金管會亦不是要改變公報,且要不要重分類亦由各公司高階管理階層決定,要符合公報的規定,每家公司若選擇重開帳或重分類,都要依程序辦理,並沒有不公平的問題。
據國壽在公聽會報告的數據,美國聯準會今年3月到9月升息12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的速度,史上罕見,利率已達2008年水準,預估年底再升5碼,累計17碼,將超越1981年,創單年最大升息幅度。
到9月底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反彈232個基本點,是史上最大升幅;30年公債反彈187點,是2009年最大幅度,台美債市上升幅度已符合壓力測試200年發生一次的極端情境,台美股市今年跌幅都已達2008年以來最大幅度,即已達資產重分類必要條件之一的內外部重大變動,接著就是高階管理層決定經營模式變更。
會研基金會將針對重分類作出解釋,屆時除壽險外,銀行、證券都可適用,據金管會統計,到8月底,銀保證在OCI項下金融資產共11.3兆元,股債基金等都有,AC項下則有24.4兆元。
到了2023年,假設美國聯準會突然降息,債券市場價格往上漲,殖利率下降,這些壽險公司卻享受不到市價上漲的新評價,會不會又要求改變適用會計準則了?改回現在舊的方式。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金融業的財務報表無法相信,業者永遠都會美化財報。沒人知道金融業公布的EPS和淨值是不是真的。
*****[工商」
摩根士丹利證券開出外資升評台股第一槍,認為加權指數今年以來表現落後整體新興市場,已反應總體經濟大部分利空,提五大理由升評台股至「加碼」,明年中指數高點上看16,500點,強調早鳥進場機會浮現(Early Entry Point Emerges)。
有趣的是,大摩除了升評台股,在新興亞洲區域內也升評以電子產業為核心的南韓市場,在在凸顯對科技類股前景不再那麼悲觀。
大摩在升評台股同時,也全面翻多半導體族群與面板族群。
此外,摩根士丹利對台股明年中前高點預期已高達16,500點,然若處在「企業獲利年增5%、全球經濟強勁成長且未見衰退」的樂觀假設中,台股高點將上看19,000點。萬一出現全球經濟氣色較差的悲觀假設狀況,大摩認為,台股也會有12,600點水準,換言之,上檔極富想像空間,下檔則有保護。
04:102022/10/05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台股仍未收復國安基金防線。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4日表示,依據經驗,國安基金進場二年後,大多可獲利出場,若台股跌破五年線,就可開始嘗試買進,若跌破十年線就可以「閉著眼睛投資」,因為至少都會贏過十年來投資的人,這就是災難投資法,就是愈有災難愈要買,這樣勝算最高。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投信投顧公會、退休基金協會、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不動產投資協會及金融研訓院合辦2022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今年題目是翻轉升息通膨下的投資新思維。
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分析,無論是從2000年的網路泡沫,還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都是一到三年市場就會逐步回升,所以若是可以投資三年以上、甚至是長期累積退休金計畫,不要只重押單一標的,那現在都是很好的進場時機。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多頭市場時講求投資力度及速度,但目前市場波動,能見度不高時,就是定期定額、多元分散,甚至可以多次投資多檔基金的方式投資,即是將投資時間拉長、分散標的,也可分散投資風險、平均投資成本。
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黃昭景指出,目前是否是大型金融風暴的前夕,可以觀察國家及企業是否有出問題的跡象,如一國貨幣超貶,目前是歐洲風險升高,且歐豬五國可能因升息造成財政壓力升高。
至於企業,如最近傳出的瑞信等,但近期股價下跌似有縮小,必須持續觀察,但因近年金融資訊透明,即便有企業風暴應也不會有連環船效應,即不會擴大到其他金融體系。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理事長林知延則表示,三類不動產投資可能增加,一是疫情趨緩後,旅館飯店等投資可能增加;二是台商回流,商辦需求及投資會上揚;三是自住及海外來台定居專業人士對住宅的購買需求。林知延同樣強調長期投資才是對抗投資風險的王道。
................
李長庚:台股愈有災難愈要買 一錘定音
04:102022/10/05
工商時報 彭禎伶 、 魏喬怡
金管會4日召開金融資產重分類公聽會,除了國泰人壽報告目前金融市場很多指標都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甚至是史上最慘情況,已符合公報內外部變動對企業經營具重大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亦反映,南韓金融監理官上半年已允許其保險公司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與會者皆表示,台灣若不採行,恐失競爭力。
與會者無人反對,金管會會將會議結論轉給會研基金會,由會研基金會針對重分類作出解釋,屆時壽險、銀行、證券都適用。
據金管會統計,到8月底,銀保證在OCI項下金融資產共11.3兆元,股債基金等都有,AC項下則有24.4兆元,各金融機構可依經營模式判斷要不要重分類。
金管會4日採取視訊方式開公聽會,有意參加的壽險公司皆可派代表參與,除國壽、南山人壽及中國人壽表達支持重分類,其他壽險公司都沒有表達反對意見,安聯人壽9月自結淨值低於3%,但德國母公司不打算進行重分類,將走金管會個案監理的寬容措施,以用IFRS17試算負債面,證明清償能力未受影響。
與會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學者亦未表達反對意見,並認為已符合公報精神。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可否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公報解釋權責是會研基金會,不是金管會,且要不要重分類亦由各公司自行決定,但要符合公報規定,並沒有不公平的問題。
美國聯準會今年3月到9月升息12碼,史上罕見,利率已達2008年水準,預估年底再升5碼,累計17碼,將超越1981年,創單年最大升息幅度。
到9月底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反彈232個基本點,是史上最大升幅;30年公債反彈187點,是2009年最大幅度,台美債市上升幅度已符合壓力測試200年發生一次的極端情境,台美股市今年跌幅都已達2008年以來最大,即已達資產重分類必要條件之一的內外部重大變動,接著就是高階管理層決定經營模式變更。
.............
股價已經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