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4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還是要從勞動基金的走勢去看政府如何救這局
先上兩張幾個月前做的圖片.真是神預言




我預估八大行庫卡6千億.
勞動基金剩5兆.(4兆變5兆.其實相比2年前還是有多錢啦.)
政府能動用的資金還有.....5~10兆吧

因為這兩年來政府防疫支出也沒很多
防疫補助也還好.
連疫苗都要別人捐或買

防疫險之前有說
大概就1-2季的時間去處理.
反正這些公司今年就差不多這樣.
有受害的明後年應該都會很威猛
不太需要為他們擔心(就像2020的華南金那樣).
投資還是要看長期的
畢竟股價在空頭的時候除了反映恐懼之外
在多頭也會反應未來.

之前升息跑最快的幾個國家.
提早6-9個月升息的南美洲的幾國像巴西.
都沒打算升息了
目前利率好像13%.
通膨有受到抑制.
以美國跟他們之前的連動來看.
頂多也是一兩年內通膨會受到控制.
到FED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到時候銀行類的跟投資類的公司立場可能又要顛倒了.


美金漲翻天.現在梭哈美金 ?
27塊多的時候不換.現在才要換.
人真是奇妙的生物.放久一點賺多一點他不要
都想賭短線的.

MBUSA

[rock]

2022-10-01 10:55
rock255

其實三倍五倍券有花也有賺.營業稅扣回去說不定還賺錢了.

2022-10-02 23:57
最後一盤爆1.5萬賣單、一口氣再殺4元 台積電收2年來新低

2022/09/30 14:13:52
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即時報導

台股今(30)日收13,424.58點,下跌109.68點,周線、月線、季線齊下跌,台積電(2330)最後一盤爆出15,329張賣單,硬生生再殺低4元股價,終收在今日最低的422元,為2020年9月25日來的低點價位,下跌13元,跌幅2.98%,市值急縮3,370億元,下滑至10兆9,426億元。

台股今日以13,409.65點開低,一度下探至13,274.72點,盤中也曾縮小跌幅,指數回至13,466.82點,貨櫃三雄翻紅,華航(2610)也翻紅,鴻海(2317)、聯發科(2454)等也是由黑翻紅,但是權王台積電卻是大跌破底,拖累大盤指數。

台積電早盤以424.5元開出,下跌10.5元,盤中一度拉至427.5元,但並無力翻紅,最後一盤再爆出15,329張的成交量,股價一口氣再殺低4元,終場收在422元,重挫13元,寫下2年多來的新低,市值也摜破11兆元,下滑至10兆9,426億元。
.................................


最後一盤 台積 就摜壓 15,329張 約當 65億
國安基金 盤中點點火 很可以 做收盤價 似還不夠力
9/30記錄一下
大盤從今年初歷史高18610下跌至前波低點13950時,跌4660點,跌幅約25趴
我的持股市值從2021/12/31的2660萬縮水了600萬左右,剩2060萬

今日9/30大盤收盤13424點,跌5186點,跌幅約28趴
我的持股市值2205萬,這其中包含股利再投入約130萬
亦即若不包含股利再投入的130萬,實際市值縮水了585萬左右,剩2075萬

我的持股市值跌幅少於大盤的跌幅,我可以接受,有達成年初設定持盈保泰的目標
在主要持股不變的情況下,加買的股票張數也變多了
就看放個1年後的戰果如何?
往後還是以加碼etf為主,搭配少部分的個股
打算尚未購買的金融股都給它買個幾張,以不超過開徵補充保費的張數就好
打造金融柑仔店
peter liu

哥現在持股還是一樣嗎?硬扛?

2022-10-08 7:48
dormer

還可以,前兩年賺逾千,今年還沒賠,不用硬扛,謝謝關心。

2022-10-08 14:28
gds88 wrote:
壽險公司
保費收入-保險賠款與給付
之間差額日益減少(有興趣可以看看財報),代表很多近年買的儲蓄險,保戶在美債殖利率逐漸攀升下,但保險公司宣告利率卻不同步調高的情形下,於第6年或第7年到期不扣解約金的情形下,保戶當然選擇解約,透過直接金融買入美債或美債ETF,可以每月配息,隔年還能自動退稅~

那會留在保險公司內的是早期4%以上高預定利率保單,這部分保險公司只能努力投資來給付~

所以形成,保險公司低成本資金逐漸被解約,高成本資金續留。除非再設計提高預定利率的新保單(但資金成本也提高),否則新保費收入進不來...

再者,新一代年輕人皆直接金融,沒人買儲蓄險了,壽險公司少了低成本資金來源!
不過這是經營階層要煩惱的事,我只是說說事實~
~~~~~~~~~~~~~~~~~~~~~~~~~~~~~~~~~~~~~~~~~~~~~~~~~~~~~
以上是5月時寫的~

剛查了一下保險局統計資料
單位:億元
年度 人壽保險收入與給付差額
2007 8,218
2008 4,572
2009 7,043
2010 7,651
2011 7,082
2012 10,052
2013 9,322
2014 9,055
2015 10,337
2016 12,157
2017 13,590
2018 12,116
2019 11,305
2020 8,974
2021 4,666
2022至4月952

剛看一下保險局的資料,人壽保險收入與給付差額若伸算一整年,952*3=2,856億元,是2007年來最少的一年,資金來源是壽險公司的命脈,這部分留給經營高層去思考~

~~~~~~~~~~~~~~~~~~~~~~~

這個效應一直浮現!
美債殖利率攀升,
但利變保單升不了息,毫無競爭力可言,保戶紛紛解約(等同壽險公司被抽銀根),壽險資金來源將出現問題。
股債回跌,但壽險公司卻無資金可加碼!
國泰產險最新公告,考量醫療量能恢復水準、政府也將開放國門,10月1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提出申請住院日額,要提出醫療行為證明文件,用藥內容改為抗病毒藥物才會理賠。

之前忙搬家.
現在弄好了.可以來打屁了.
之前有說到玉山金今年EPS可能創近10年新低
不知道有沒有幫到網友

看看今年差不多了
該看看明年了
台灣在政治力的介入之下
通膨被壓低不少.(政府補了台電跟中油各2千億.)
所以升息幅度也比預期中少很多.
讓大家金融股沒機會飆翻天.
但房貸跟企業貸款還是穩穩地收.
所以以銀行業務為主的比較容易因為利息些微提高而有成長空間.
ex : 台企銀.台銀之類的.

信用卡類的消金業務則可能因為通膨
得刷得比較多.或者數位支付進步.而比較常用刷卡
能不能賺錢我覺得是有討論空間啦....

美金變貴的話.理論上那幾家美金多的銀行
或者海外有分行的銀行也有點上升的空間
只要不要再搞個奇怪的防疫險玩死自己就好了.


附上加權指數歷年統計圖
振幅大於30%其實蠻少見的.
而且2017勞動基金參戰以後
其實也沒有什麼很誇張的跌幅出現過了.
所以如果有定期定額某些跌很多的
說不定可以加碼定期定額的資金.
至於像有些網紅提倡借錢什麼的.
我是比較偏慢慢來型的.慢慢買慢慢變有錢就好.

至於國泰金要響應實施員工信託
站在長遠的公司發展角度
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啦.
除了能鎖住股票以外.也可以年年增資讓公司力量變更強.
看看玉山金就知道這個做法搞個10年20年對公司影響多正面了.
只有某存股達人可能沒念過投資學
不知道公司錢越多股本越大.幹大事的機會也越大.
雖然現在股價跟淨值都慘兮兮
但我還是希望到最後國泰跟富邦有機會去跟國外的大銀行輸贏啊.
2022/10/02 22:31:28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壽險業淨值再惡化。第三季台美股債市崩跌,市場粗估9月底整體壽險業淨值將失守兆元大關,恐已下探8000億元的七年低點,更有一家大型壽險公司淨值恐轉為負數;據透露,金管會已要求各壽險業「周周回報」最新淨值數字、緊迫盯人,對這波空前的淨值危機嚴陣以待。

沒人要「周周回報」給小散戶股東。
散戶要一兩個月後才知道淨值。
今天我投資

最有可能是南山人壽轉為負數

2022-10-03 9:27
+1
事情總是一體兩面~~
對於資金無急用,規劃中長期逐步累積金融股持股部位的人來說,這不是壞事。
股價受到壓抑時間延長,正好讓想增加持股的人可以多了點累積庫存的時間。
五年後十年後來看現在,多半是說得嘴角全泡~~當年在 2022 年下半年如何的抄底撿便宜買進云云~~

rock255 wrote:
看看今年差不多了
該看看明年了
台灣在政治力的介入之下
通膨被壓低不少.(政府補了台電跟中油各2千億.)
所以升息幅度也比預期中少很多.
讓大家金融股沒機會飆翻天.
但房貸跟企業貸款還是穩穩地收.
所以以銀行業務為主的比較容易因為利息些微提高而有成長空間.
ex : 台企銀.台銀之類的.
壽險最慘9月 淨值八年新低
04:102022/10/03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壽險業面臨百年難遇的淨值風暴,9月股市回檔逾10%、債券殖利率再度大反彈48~70個基本點(1基本點是0.01百分點),壽險業淨值單月減少逾5,000億元,應是今年單月最慘的一個月,壽險9月底淨值估計約8,600多億元,創2014年9月以來的八年新低,整體廣義淨值比降到約2.6%。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據了解,已有壽險業者向金管會提出「資產重分類」的方案,金管會正在蒐集相關資料,並要洽詢證期局、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等相關單位意見,才能決定是否祭出統一的紓困措施。據金管會初步了解,前幾大壽險公司應都有意進行「資產重分類」,估計淨值可望回升逾1兆元。


由於急速升息讓股債價值下跌,但壽險28兆多元的負債用鎖定利率計算,無法反應升息,金管會強調,升息讓壽險業新投資收益增加,利差損及準備金提存壓力都縮小,現金流量及日常理賠給付量能亦沒有問題,淨值下降是「會計造成的問題,希望由會計面解決」,正在與業者討論解決方案。

據了解,由於美國債市出現逾60年重大損失,市場急速變化情況百年可能都不曾發生,會計報表呈現方式已造成多家金控及壽險母公司經營困擾,研究應已符合會計公報中「經營模式改變」,公允價值經其他損益(FVOCI)項下債券可進行重分類。

也就是說若能將債券重分類到攤銷後成本(AC),以成本列帳,則壽險淨值馬上可回升,且未來不會大起大落,未來就是以領取固定利息為主,每年約可實現5%左右資本利得,且依保險局目前規範,賣出未到期債券要分年認列獲利,壽險就不會在債市殺進殺出,會以穩定債息為主。

壽險業今年因為股債市波動,淨值起起落落,4月債券殖利率反彈40~70點,但股市跌幅僅6%多,一個月淨值少掉4,938億元。其次是6月台股回檔11.8%、美股跌6%到8%,但債券殖利率反彈13~26點,壽險業淨值一個月少3,917億元。

壽險業者表示,9月最後一周波動加劇,股市回檔、債券大反彈,加上投資部位增加,目前初估淨值減少幅度應會大過4月及6月,成為今年最慘的一個月,最重要的是今年前八月壽險業淨值已少近1.36兆元,若再少5,000億元,今年就減少逾1.86兆元,多家大型壽險公司淨值比可能不到3%,甚至更嚴重,因此急需金管會新的紓困方案。
今天我投資

推估南山人壽淨值已轉為負數

2022-10-03 9:28
英國信評展望 標普砍至負向
04:102022/10/02
工商時報 顏嘉南 、綜合外電

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將英國主權債信評等展望由「穩定」調降至「負向」,主因是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的大規模減稅計畫,將造成政府債務攀升。


英國政府的減稅措施,引來金融市場連日震盪,英國財政大臣夸騰(Kwasi Kwarteng)日前在英國《電訊報》(Telegraph)撰文指出,政府承諾控制公共支出,試圖安撫市場情緒。

標普先前預測,明年起英國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將下滑,如今預期新政府減稅措施,將使公共負債上升。

標普指出,更新的財政預測反映英國的額外風險。舉例來說,若經濟環境惡化讓英國經濟成長轉趨疲弱,或是市場力量和貨幣政策緊縮讓政府借款成本增加超出預期。

標普預估,2023至2025年間,英國公共負債占GDP比重平均達5.5%,高於前估的3%。此外,標普預測英國將在未來幾季陷入技術性衰退,明年GDP將萎縮0.5%。

英國政府稱減稅和長期結構改革將提升成長,然而標普認為僅會有溫和效益。標普雖然將英國債信展望砍至負向,但主權債信評等仍維持在「AA」,比同業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高了一級。值得一提的是,穆迪日前指出,計劃在10月21日重新評估英國的債信評等。

夸騰在9月稍晚宣布450億英鎊的永久性減稅方案,同時提供家庭與企業能源帳單臨時補貼,導致英鎊狂瀉,公債殖利率暴衝。

儘管英鎊已經回穩,英國央行9月28日仍被迫推出緊急購債計畫,以穩定公債市場,同時預警11月可能需要大幅升息。

夸騰矢言在11月23日公布「可靠的」降低負債計畫。特拉斯與夸騰30日與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高階官員會面,但新政府至今仍拒絕部分投資人與反對黨的要求,讓獨立的OBR在夸騰之前公布新預測。
............
英鎊崩盤骨牌效應!日媒曝這些國家危險了:全球經濟正崩潰

英鎊債 也是本月看點
  • 30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