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穆
2022年9月29日 週四 下午6:51
美元強力升值,英鎊貶不停,英格蘭央行升息阻貶,英國新任首相大減稅,匯率繼續貶,市場傳言,英鎊貶破1美元,將引發匯率危機,是真的嗎?
英鎊的升貶,對歐盟影響較大,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大,雖然英國已經脫歐,50%的貿易還是在歐元區,因此,英鎊貶值,歐元也會跟著貶值。
能源及原物料高漲,英國通膨高達13%,加上英鎊貶值,貿易成本迅速攀升, 30年以來,英國貿易首度出現嚴重赤字。
英鎊走跌,不是有利出口,怎麼還會貿易赤字? 事實上,英國脫歐無法享受歐盟的關稅優惠及折扣,即便是英鎊走跌,亦無法彌補二者的差距。
市場傳言,英鎊兌美元貶破1元,可能引爆匯率危機,外匯專家張耕綸認為,短線來看,英鎊大跌,可能引發企業的倒閉潮,企業無法還出貸款,銀行呆帳攀高,會釀成另一波歐洲金融危機,但目前來看,並無此跡象。
英國政府試圖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升息和減稅雙管齊下,希望抑制通膨、降低企業營運成本,減少貿易赤字。
外匯講師方鈞認為,英鎊兌美元貶破1元是一個心理關卡,美元強力升值,英鎊、歐元貶破1元是早晚的事。美國最大的危機是通膨,歐洲除通膨之外,還有能源危機。
歐洲90%以上的能源靠進口,能源上漲,物價跟著飆漲,如果貨幣貶值,輸入型通膨會更劇烈。這也是為何英國通膨比美國嚴重,石油是由美元計價,美元升值,當然對美國有利,英國石油靠進口,除了內部通膨之外,還有輸入性通膨,英鎊若貶值,內外夾擊,通膨更難解。
方鈞則認為,升息和減稅分別是供給面和需求面,減稅是解決需求面的問題,讓大家有錢買東西,英國的通膨是能源危機的造成的,屬於供給面,升息讓貨幣變強,可以買更多的能源,如果能源危機沒有解決,無法真正解決通膨。
張耕綸認為,目前可從二方面來觀察:一、英國貿易赤字是否持續擴大,二、英國的就業率。目前英國就業率及薪資增長都維持在正常的水平,如果二、三個季度以後,失業率攀升、薪資下降,民間消力轉弱,企業現金流變差,到時政府就必須祭出新的財政措施,才能挽救經濟衰退。
英國對外發行很多債券,英國,引發債市拋售潮及贖回潮,英債評價變低,外資不願意持有,英國政府可用資金變少。目前來看,能源危機引發通膨,通膨引發債市危機,對英國政府來說,解決通膨比解決債市危機更為重要。
....................
英國 義大利 新的女領導人 口才好 治國則多人看衰 英鎊昨天強一天 美國大漲 今日 英鎊續弱
...................
美股4大指數開盤重挫!道瓊一度跌逾600點
99
2022年9月29日 週四 下午10:17
受到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市場預期,降至4月以來新低,顯示勞動力需求仍強勁,而強勁就業數據意味美國聯準會(Fed)還須加大升息力道。美國股市29日(台灣時間)4大指數開低,道瓊一度重挫逾600點,那斯達克指數也下跌超過300點,跌幅達3%。
截至台灣時間22時25分,道瓊工業指數下跌567.95點(或1.91%);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48.63點(或3.18%);標普500指數下跌90.34點(或2.46%);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90.46點(或3.71%)。台積電ADR目前下跌3.92%,聯電ADR跌幅為0.18%。
責任主編:于維寧
...........
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市場預期 關乎 升息 通膨 螺旋上升
龍校長 wrote:
校長說你準備好了嗎?...(恕刪)
歐美股市又…崩跌📉📉📉你害怕了嗎?
校長說:習慣數字的跳動,因為我們要領股息💰他喜歡跳上,我們就抬頭看;他喜歡跳下,我們就選擇不要看,因為我們領股息的人永不低頭✊
投資難在如何克服 ( 貪婪 / 恐懼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任何人的分析都只能是參考,說直白點也就是猜,是人都學的會,就是這樣簡單。


18:452022/09/29
工商 彭禎伶 、 魏喬怡
英國減稅引發英鎊貶值、債市崩跌,英格蘭銀行緊急救市,金管會29日公布,銀行、保險及證券業到今年8月底,對英國總曝險金額是新台幣1兆5,080億元,比去年8月時增加1,072億元左右,增加最多是銀行業,投資增771億元、授信增164億元,但部位最多是壽險業,有1兆1,928億元,占其海外投資近5.8%。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各國央行為了因應物價上漲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紛紛啟動升息,造成資本市場波動,保險局已在本月22日發函各保險公司,要求就各國央行升息對公司財務、業務及淨值比的影響,提出因應方案提報最近一次的董事會。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則提出三點監理方式,一是依循巴塞爾協訂,各銀行總行應對集團整體風險訂定控管機制;二是加強銀行海外授信及投資的風險控管,銀行對相關投資,都要訂投資項目限額、投資標的資格條件、信用評等及風險胃納量等,在投資委員會討論後決定是否投資。
三是強化海外曝險的監理,銀行局已請中央存保公司監控銀行海外曝險情況,了解各銀行有無異常狀況,作為日常監理或總經理會議加強督導的項目。
據金管會統計,到8月底銀行業對英國總曝險額是新台幣3,0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5億元,其中投資部位曝險2,498億元,同比增771億元,授信餘額則為546億元,亦增加164億元。
壽險業8月底對英國投資曝險則有新台幣1兆1,9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1億元,產險則為25億元,是減少3億元;主要是英國亦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之一,壽險業也會投資英國相關債券與股票。
證券自營部位8月底對英國曝險82.7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1.65億元,減幅達38.4%,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表示,有可能是券商減碼,但亦可能是債券殖利率反彈,券商投資海外債評價減少,造成投資部位亦下降。
期貨商對英國曝險僅新台幣300萬元,比去年同期的100萬元,略為增加,但金額都極小。
股匯債連環倒 英央買債救市
............
龍校長 wrote:
歐美股市又…崩跌📉...(恕刪)
📉📉📉心情不好嗎?那就不要看啊💢校長假日還要來去…爽爽吃高興吃…🤣 — 覺得很美好。
https://may1215may.pixnet.net/blog/post/405865855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金管會祭兩大限空令 穩定市場
出手了,救市? 還是救甚麼?

央行強調不管制外匯 楊金龍:外資還是會回來
這則新聞裡,楊金龍是這麼說的: "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29)日表示,美國大升息是外資今年大舉匯出主因,放眼全球,不只有台灣股匯下跌,「好比洪水要來、擋都擋不住」。他強調,「外資不會一去不回,它們都是進進出出的,等台灣經濟穩定、企業賺錢後,還是會回來。」"
請問楊先生,現在外資大量匯出,原因是台灣經濟不穩定? 還是企業沒賺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