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50後的精彩來自行動和渴望: (小退休者的投資配置操作實錄與玩咖人生)

生活玩咖 wrote:
十年的多頭....


下圖是今天博客來網站上,理財書的暢銷書排行榜。

依稀記得10年前,在書店的感覺,比較常看到討論總體經濟的書。像是空手的勇氣、雷曼啟示錄、20xx大崩壞、民國100年大泡沫....等等。

佩服樓主精彩生活
標記 追蹤 學習 感恩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下圖是今天博客來網...(恕刪)

以前上班時,每年都會有一次中高階主管的策略會議。把一群人拉到外面腦力激盪好幾天。
剛好我一星期前仿照這模式,收集一堆資料,準備白報紙,在家閉關了兩天。把中美貿易的情勢和19~20年的投資趨勢做了嚴謹和理性的分析推論。
投資最怕不確定,可是如果你把這個不確定性的最大可能性和最差情況都了解後,心就穩了,投資策略也就隨之而來。
我的詳細分析結果就不說了。可是大的結論是這場貿易戰雙方都沒有能力把對方摧毀。剛好和核子武器戰的雙方保證摧毀相反。就算老美禁止任何中國貨進口,和技術輸出。老共的GDP大概是掉1.8%。中國國家的經濟是承受的住。可是遊走中美的台商就不一定了。就看每家的應變能力。
此時我的投資策略是
1. 積極和保守並行。
2. 看對,短期小賺。看錯,長期大賺翻倍。

最近01很多樓在筆戰鴻海多空大戰,我沒能像他們那麼神,說的跟算命仙的一樣。
我不囉嗦,70~72元之間,先進100張~~~很積極嗎?
可是其它的投資會大部份收回,還有近五千萬的現金~~很保守嗎?
我猜,只是猜測而已喔!七八月貿易戰情勢會更明朗。
而為什麼在這價位選擇鴻海? 我沒看多它,也沒看空它。只是它的價錢已經先反應貿易戰最差的結果了....

一張也好,一百張也好,都還是魚餌。
正規軍還在待命中。
生活玩咖 wrote:
以前上班時,每年都...(恕刪)


我最近在想兩個變數,貿易戰和美債殖利率曲線反轉,覺得已經提前反應大半的,除了鴻海,美長債價格應該也是,因此有打算鴻海、空美長債、富邦vix同時做,這也是考慮各種狀況下的方案。但資金有限,大概只拿得出30萬來投資而已。

今年預定要買房,投資部位就慢慢降下來,出場了就觀望居多,今年美元若到31.8,我應該也會把基金和美元都撤回,之後要有一段期間當房奴了。

貿易戰我是分兩個部分看待,一個是多少商品加了多少關稅,另一個是華為事件。前者去年剛發生時,企業可能來不及應變,直接反映在PMI和NMI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急降;最近的資料在6/3公布,我只大概看過新聞稿,還要交叉比對一下去年10月再下結論。華為事件我暫時沒想法,就先不提。貿易戰本身對美國人民應類似於加稅,對相關企業則是成本增加,比較不會是一方全數吃下,對台企來說,應變的空間還是有,企業應變的信心,我就觀察未來六個月展望,應變的結果就看盈餘了。

最近準備考試,幾個月後才會有時間看投資,希望今年可以考過,要去努力了。

生活玩咖 wrote:
我的詳細分析結果就不說了。可是大的結論是這場貿易戰雙方都沒有能力把對方摧毀。剛好和核子武器戰的雙方保證摧毀相反。就算老美禁止任何中國貨進口,和技術輸出。老共的GDP大概是掉1.8%。中國國家的經濟是承受的住。可是遊走中美的台商就不一定了。就看每家的應變能力。
此時我的投資策略是
1. 積極和保守並行。
2. 看對,短期小賺。看錯,長期大賺翻倍。

最近01很多樓在筆戰鴻海多空大戰,我沒能像他們那麼神,說的跟算命仙的一樣。
我不囉嗦,70~72元之間,先進100張~~~很積極嗎?
可是其它的投資會大部份收回,還有近五千萬的現金~~很保守嗎?
我猜,只是猜測而已喔!七八月貿易戰情勢會更明朗。
而為什麼在這價位選擇鴻海? 我沒看多它,也沒看空它。只是它的價錢已經先反應貿易戰最差的結果了....

大約半年沒有玩大的消息了, 一出場就是簡明扼要的分析, 但是我比較想了解詳細分析的內容, 哈哈.導數學解問題總是比較有趣的.

晚輩資質駑鈍, "看錯,長期大賺翻倍". 這句話是說看錯,賠了,就放長期, 等股價除息上漲翻倍大賺嗎?

另外"鴻海的價錢已經先反應貿易戰最差的結果了", 看來玩大也認為不會有更大的3250億元關稅出爐, 小弟認為短期不會, 這只是手段, 長期就等川普選完再評估.

TAMADE wrote:
大約半年沒有玩大的...(恕刪)


我不好意思替獨大解釋,但就我的理解,提供一些線索。

看對看錯,可參考前幾篇文;賺大賺小,要看整體;積極保守,以前獨大曾說覺得大多數人對現金都太有__。

生活玩咖 wrote:
分享我12月做的明年...(恕刪)


去年12月做的預估即將過半年
玩咖大大可以再重新俢正下半年的預估以供參考嗎?

感恩您

Louis 1113 wrote:
去年12月做的預估...(恕刪)


我對今年的區間預估並沒有改變,尤其是低點的部份。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我不好意思替獨大解釋,但就我的理解,提供一些線索。
看對看錯,可參考前幾篇文;賺大賺小,要看整體;積極保守,以前獨大曾說覺得大多數人對現金都太有..(恕刪)


我可以用我以前買的第一金當例子說明。
第一金我在大概2014年初入手價約是18元,大概200張。
後來在2016年跌到14~15元時,一口氣加碼到1000張。
最後漲到20元出清。

如果當初18元是看對了,直接漲到20元。小賺十幾趴而已。
可是看錯了18元,後來跌到14點多元,才有機會大賺40%以上。
當初有其他人買在25元的第一金,就如同一堆人買90元的鴻海一樣。
25元的一金我看都不看,就好像90元以上的鴻海。
18元的一金我敢出手小試,就好像我小買71元的鴻海。
14.5元的一金我大買,未來鴻海的股價在xx元時,我也會比照辦理。
這裏面有兩個重點,一是選的股票要對,二是資產配置比例要對。
股票要對:理想的選股是選價值股,成長股,跌深股三位一體的股票。最少也要三中其二。
配置比例要對:上面的200張和1000張已經說明了。
關於鴻海,我不想分析太多,免得變成好像推銷員。
鴻海的確有很高的機率見到6字頭。




生活玩咖 wrote:
我對今年的區間預估...(恕刪)


複雜的思考,簡單的作法

最近在理財版提鴻海是比較敏感,不太喜歡這種氛圍,「揖讓而升,下而飲」,只希望自己能待人以誠、待人以禮、待人以理。一時有感而已

以前會記得某些樓不要去,現在改成只去某些樓了。

實在想念玩咖大了。

有空請多多回來分享您的精采人生與研究體悟。

小弟還在為世俗紛紛所擾,孩子,房子,車子,銀子....

何時忘卻營營....
  • 8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