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董 wrote:
分享一下香港首富 李嘉誠對財富的看法,
李嘉誠在30歲前的財富,不透過理財,就足可讓家人幾輩子都夠用,
但他卻不開心,後來他想到他人身目標,把他的財富,分一份出來,成立基金會,
基金會運作於他想做的社會服務,而他也不斷的擴展事業版圖,他目前隨時可退休,但未退休,一個首富,手上的錶,一萬多台幣,
他就覺得很好了,他享受他的工作人生,並過的快樂,而讓他快樂的卻非他的財富,
窮人想賺大錢享受,但往往存不到什麼錢,而很多富人,有很多的財富,卻想的是如何在社會上創造自我價值,服務更多人
思維不改,再怎麼拼也沒用
你應該離題了,這樓是討論是否達到財富自由,你講一個人30歲前就達到財富自由來這討論.那你要不要說郭董哪時就財富自由了.
某人今年2月中頭彩,如果不亂花算不算財富自由呢?
社會上有很多種人,有人會去當義工,像我 打死不會去當免錢義工. 今天開車停紅綠燈,有臺機車在我前面打滑跌倒.我是很吃驚
但是我不會笨到下車幫忙,因為很怕到時到女年輕駕駛咬死我撞她,她機車倒在我車前面50公分.
總而言之,今天會探討財富自由是針對自身而言,國父也說 先顧好自己比較重要,等你有辦法照顧自己,再去考慮別人,不是嗎?好
高騖遠對本身不是很好的.
小林董 wrote:
李嘉誠在30歲前的財富,不透過理財,就足可讓家人幾輩子都夠用,
但他卻不開心,後來他想到他人身目標,把他的財富,分一份出來,成立基金會,
基金會運作於他想做的社會服務,而他也不斷的擴展事業版圖,他目前隨時可退休,但未退休,一個首富,手上的錶,一萬多台幣,
他就覺得很好了,他享受他的工作人生,並過的快樂,而讓他快樂的卻非他的財富,
窮人想賺大錢享受,但往往存不到什麼錢,而很多富人,有很多的財富,卻想的是如何在社會上創造自我價值,服務更多人 ...(恕刪)
富人在這個社會上僅佔少數,當然,愈付出愈快樂,表示能力強,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
一般人都介於富人和窮人之間,只要好好守本分,達成自己的財務自由並不難,也可以扶弱濟貧。
為什麼會變窮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因為一有錢就想要花錢享受,怎會存得住錢?
PS:沒關係啦!如果有好文章,都很歡迎各位分享,只要不吵架就好,我也蠻喜歡看好文章的。
ghchen7@kimo.com wrote:
社會上有很多種人,有人會去當義工,像我 打死不會去當免錢義工. 今天開車停紅綠燈,有臺機車在我前面打滑跌倒.我是很吃驚
但是我不會笨到下車幫忙,因為很怕到時到女年輕駕駛咬死我撞她...(恕刪)
你也未免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你不用下車幫忙,但是打一下電話叫救護車也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不是嗎?

既然你提到國父 我也想到國父曾說過:救人第一,助人為先。
小林董 wrote:其實就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小弟的被動收入,對很多人來說,應該就是財富自由了,但小弟每天還是在本業打拼,
不會退休,用本業跟被動收入資金來擴展不同事業,小弟一樣可以享受人生,
並隨著時間累積增加自己的財富,並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看樓主開了這一樓許久,似乎沒看過樓主分享財務自由後究竟想做些什麼事?是有些年輕時的夢想要實現,還是?
我當初決定離開職場(高科技產業),是想要學習研究理財投資,我對金融世界深感興趣,在高科技產業繼續待下去,也許荷包會越來越充實,但是我覺得高科技產業上班會剝奪掉我太多的時間與心力(沒日沒夜的加班我經歷過、飛來飛去的空中飛人我也經歷過),越做越覺得這樣下去我的人生一定會後悔,那時第一個小孩已經在媽媽肚子裡了,對於教養小孩我也是深感興趣,我個人是不喜歡小孩的,跟小孩相處也不自在,但是我對於教養自己的小孩卻是深感興趣(有種武俠小說培養弟子的fu),覺得人生錯過這一段也是會後悔,"金融世界"+"教養小孩"這2個因素就讓我決定離開職場了。
所以其實我從沒想過"財務自由"這個課題,我也不曾想過要"享受"人生,我覺得人生是拿來"體驗"的,所以我不會想追求什麼成就之類的,在職場的體驗夠了,我就不會想再往更高的職位爬,我寧可放下職場光環回家當奶爸,我比較幸運的是,通常一般人做興趣的事情時,是要花錢的,而我的另一個感興趣的事情是"理財投資",不但不花錢,而且財還越理越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