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chiu wrote:
光從他們判斷利率..匯率...就知道他們理財的功力在那了...
是阿,
光從某人買股票還要問股價會不會跌到零,
就知道他的理財功力在哪了。
rickchiu wrote:
我覺得他們老是在鬼打牆...陷入無止盡的迴圈了...
不是我們鬼打牆,
而是我們光是提出"最容易預期到的風險"就已經把你問的左支右拙了,
你一直顧左右而言他,那我們只好不斷的把話題重新再提一遍了。
rickchiu wrote:
台灣利率能在短期暴衝超過5.41%?
再說這句話之前,
你知道10年前台灣的利率是多少嗎?
網路上可以查到,我前面也有提過,
自己去查查。
rickchiu wrote:
5年期國債低風險的產品,被說得好像一定倒這樣...
猶記得,去年的今天,
你也信誓旦旦的認為"定存股"是低風險的產品。
我大膽的預測,明年的今天,你應該會發起另一篇類似的文章。
到時候的標的可能會變成"外幣定存"。
順帶一提...
我們來看看樓主的所謂"算法"是怎麼一回事...
下面是樓主今年初的另一篇文章:
rickchiu wrote:
最近人民幣兌台幣從4.65一下跳到4.75...
那....
上述將近500萬RMB...不就一下賺50萬台幣.......
話說自從2005年RMB匯改以來,到目前2013年,
7年多的時間兌美元從8.26升至6.22...升了2元
有个10年計劃..................
1.上述500萬RMB預計規劃到5年後會累積至700萬RMB.....(2013-2017)
2.再5年從700萬RMB累積至800萬RMB就好(2018-2022)(部份收益拿去花用,減緩累積速度)
所以假設10年後到2022年,RMB兌美元升至...1:5,NT兌美元還是1:30的話
人民幣兌台幣就是1:6....
那800萬RMB光匯兌收益就有800萬*(6-4.75)=1000萬NT...
讓我們一起來享受人民幣的升值吧
恩,紅字部分,
真是"有意義的假設"....
因為"7年多的時間兌美元從8.26升至6.22"
所以"所以假設10年後到2022年,RMB兌美元升至...1:5"...
照這樣算下去,
2050年會不會人民幣兌美元就變1:1??
依照樓主的想法,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畢竟我們看看去年這個時候樓主發的文章:
rickchiu wrote:
小弟今年除權息前,自備60萬,另貸款500萬,
共計560萬,大部分買了中鋼(300萬)+其他30多種股票,
目前帳面淨值剩490萬左右,損失約70萬,此時加權指數
跟我買的時候,不過跌約200點而已。
小弟的疑問是,若依此情況,以後每年除權息,若都再跌个
200點,帳面淨值都約減少70萬,那再7年,小弟的股票不就
一毛不剩?而且這樣算起來,大盤也不過在5800點,也是有可能的。
恩,真是很有說服力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