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醫師薪水越來越低呢

敗家怪醫 wrote:
很多其他有全民保險的國家(如歐陸) 他們的作法是醫師負責開藥,病人的門診藥物要自己去藥局拿,醫院沒有門診藥局只有住院備藥 (口服住院備藥還是廠商提供的樣品),這樣醫師開藥的時候就比較能客製化,藥局必須拿的出所有處方上的藥。
(恕刪)


就這點提出一點看法..

醫師釋出處方籤的意願實在太低了..
我記得日本當初搞了10年獎勵措施..
只增加不到5%的處方籤釋出率..

其實..今天醫療體系的問題..
三方都有問題..
dearjohn wrote:
早在健保開辦之初, 就要弄總額預算,
我覺得好笑的是, 難道你今年要升多少病都是可預知的, 能用預算來考慮嗎? (恕刪)


台灣的總額是參考德國..

而且總額自有其一套計算公式..

總額在防的..不就是醫院衝量的行為嗎?

當初的合理門診量..
後來的自主管理..總額制度..
哪一個不是在防衝量?

DRGs說穿了..也是預防醫療誘導需求..

粗淺點說..健保局一直在小心提防醫院..
就是因為過去衝量衝得太可怕了..

不過被保險人的hospital shopping..
真的是不好的行為..orz..
踢踢 wrote:
總額在防的..不就是醫院衝量的行為嗎?...(恕刪)

是啊, 防止醫院衝量, 卻又不準人家限掛? 擺明了就是吃定你.


護士的薪水怎麼都沒人關心會太低


一..一


我有執照噢


介紹個10來萬的工作給我做吧.........(汗)







準備逃離台灣這台貴夫人炸人血腦汁機ing))))))))
護士供過於求 只會跌部會漲 工作量只會多不會少
scdgvrdgdgrfgwfwfdegrgthyjwsrwqESFRHYTJERYHRDGRG
踢踢 wrote:
哪一個不是在防衝量?
.....(前後恕刪)
DRGs說穿了..也是預防醫療誘導需求..


講白一些,其實關鍵就是不夠錢而已啦。

醫療本來就是二級需求,這跟基本的食衣住行不一樣,如何定義什麼是必要,什麼是不必要,這個取決於你有多少錢可以買命,而不是所謂的專業判斷,台灣診斷癲癇目前只有腦波會被視為必要檢查,等到醫療花費跟米國一樣高,PET, MEG 或是 fMRI 這種天方夜譚的檢查通通都會變成必要檢查 (美國的一般商業保險或是 Medicaid 對於頑性癲癇的病人做的這些檢查真的是會付錢的,連腦深部刺激器這種治療都會付錢,歐體大多數國家的健保也會付,台灣的話全部自費起來可以搭私人噴射機環遊世界一圈)。

不講無關痛癢的貴價檢查,直接討論一般認為的必要檢查,假設胃鏡對於胃癌的診斷敏感性 (Sensitivity) 是 80% ,鑑別性 (Specficity) 是 90%,對於一個連續兩次胃鏡報告都沒發現胃癌,但是臨床症狀高度懷疑的病人,或是連續兩次都覺得是胃癌但是臨床根本不像的病人,第三次算不算必須?

買命的錢夠的話就是必須,因為還有 4% 的機率兩次都是偽陰性,1% 兩次都是偽陽性。還是有 5% 的狀況需要第三次胃鏡,但是這第三次鐵定健保不給付,奈何?

誰來斷定,這是不是醫管教授以為的假性的醫療需求?

好吧,現在讓醫師自己決定哪些是必須,哪些是不必須,這樣也好,可是我們說不需要來的病人這會兒又說不准拒收了,現在變誰在衝量?啊?健保局在衝量?

踢踢大倒是說說這總額 DRG 哪裡防衝量了?現在變成要省錢也不給省了?
護士絕對不是供過於求.
以米國的標準, 台灣至少需要三倍的護士.

很簡單, 台灣醫療費用被 cost down 太厲害了.

胃鏡.....
在米國是吃高價胃藥沒效才做胃鏡, 給付一千米國元.
在台灣是做胃鏡有問題才能開高價胃藥, 給付一千新台幣.

在我看來, 東方人普遍對一些藥物會有胃痛的反應,
而胃鏡才是非必要的檢查.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衝量....應該這麼說,
因為單一病人給付太少, 要看一堆病人才有經濟規模.

所以米國的大教授是不看門診, 或是很特別的疾病才看大教授,
大教授專門教學, 教年輕醫師.

台灣的大教授是拼命看一堆門診病人, 專門照顧 VIP,
幾乎沒什麼時間教學.

尤其外科, 醫學生排課往往會調課調得亂七八糟,
因為不知道哪時候老師被叫去景福門診服侍 VIP.

當然這是實施總額之前的作法,
因為要實施總額要決定餅如何分,
實施前拼命衝量, 把自己的權值弄大.

等實施後, 看越多病人賠越多,
所以索性星期日不看病.

星期日去各醫院急診看, 一定都是一堆輕病病人, 尤其小兒科更嚴重.

現在的醫療亂象全都是健保的影響.
老實說, 我認為健保是個很失敗, 但是不會破產的錯誤政策.
只要有人繳健保費, 健保就不會倒.
會倒的是醫療人員及台灣的醫療品質.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長庚爲什麼賺錢?大家都很光明、很正面去討論。在下提供一黑暗面給業外人士平衡一下。

根據數年前的不負責任、空穴來風、樣本數極低的統計結果:長庚是最難賄絡的排行榜第一名。

會不會因為"防堵"做得好而賺錢?不知,至少"開源節流"裡面"節流"有做到了。
在toyota後面,是你的錯; 在toyota旁邊,還是你的錯; 在toyota前面,沒有錯,加入吧!
財團醫院的節流都做得不錯. 不過有很多其它的方式就不茍同.
例如控制一些團體, 保障自己旗下的醫療人員, 以及給健保局壓力決定給付比例.

醫師也是人, 社會有什麼黑暗面, 醫界就有什麼黑暗面....

不過, 長庚鐵定是很難賄賂的, 因為眼線太多.

例如消化內科就分消化內科一科, 消化內科二科, 消化內科三科,
哪個科業績未達標準, 全部裁撤.

所以各小分科達到一種恐怖平衡, 彼此監視, 自然也不敢收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