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4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1月營收 266億, 年增 72% , 作帳稍不如預期.

2月營收預估 261億,年增 47%
3月營收預估 301億,年增 47%

3月營收站上 300億里程碑,

Q1 營收來到 828億,
營業成本 630億
營業毛利 828-630 = 198 億
毛利率 198/828= 24%

營業費用 55億
營業利益 198-55= 143 億

業外利益 0億
稅前淨利 143億

所得稅 5億
稅後淨利 138億
歸母淨利 133億

Q1 EPS 1.38元

=====================

Q1 報價漲幅 10% ,出貨季減 6%, 營收約 825億. 歸母淨利 133億. EPS 1.38元

Q2 報價漲幅也許只有 3% ,出貨略增 3%, 營收約 875億. 歸母淨利 150億. EPS 1.56元

Q3 報價漲幅維持 3% ,出貨再增 5%, 營收約 940億. 歸母淨利 200億. EPS 2.08元

Q4 報價漲幅下跌 3% ,出貨減 7%, 營收約 850億. 歸母淨利 150億. EPS 1.56元

全年 EPS 6.5元
每季的出貨面積數字, 和 營業成本(註) 有直接關係
(註)需扣除折舊固定成本約 87~92億 + 其他新事業成本約45 ~ 65億.

友達
2020全年總出貨面積2556萬平方米 , 平均出貨成本約 7457 元
Q4 出貨 678萬平方米 ,成本約 517億 ,平均每平方米出貨成本約 7625元新台幣.

Q3: 687 , 503 億 , 7322元

Q2: 639 , 481 億, 7527元

Q1: 552 , 405 億, 7337元

2019全年總出貨面積2560萬平方米 , 平均出貨成本約 8207 元
Q4: 620, 494 億, 7967元

Q3: 664, 557 億, 8389元

Q2: 642, 532 億, 8286元

Q1: 634, 518 億, 8170元

2018全年總出貨面積2608萬平方米 , 平均出貨成本約 8500 元
Q4: 668, 577 億, 8638元

Q3: 671, 579 億, 8628元

Q2: 627, 543 億, 8660元

Q1: 642, 518 億, 8069元


心得:
出貨成本 逐年在下降, 但 Q4 的出貨成本往往較高,Q1 又會大減 5~7 %.

所以,年底作帳,
Q4的營業成本比我預期多了 30幾億,可能 Q1 就會回沖, 讓Q1 出貨成本大減,淨利大增.

我預計 友達在 4月29日 (四) 清早 5:40分會 上傳Q1 季報資料到 證交所網站.
pqaf wrote:
所以,年底作帳,
Q4的營業成本比我預期多了 30幾億,可能 Q1 就會回沖, 讓Q1 出貨成本大減,淨利大增.


會是差在提早結清舊制勞退那筆費用嗎?不知是逐季提列,還是一次在上季提列?財報有線索嗎?
友達 2017年 EPS3.36元

當時的平均出貨成本?

目前的報價已快到2017年Q2,如果平均出貨成本又更低

那今年的EPS預估
會像P大前面預測,
大跳躍

pqaf wrote:
2020全年總出貨面積2556萬平方米 , 平均出貨成本約 7457 元

2019全年總出貨面積2560萬平方米 , 平均出貨成本約 8207 元

2018全年總出貨面積2608萬平方米 , 平均出貨成本約 8500 元
我個人預估仍以公司發布的前瞻為主
因為第一季第一季銷售單位面積將下降
但是ASP持續往上
因此預估第一季營收為800億
第四季毛利意外低於預期
如果只是單季的財務調整(我希望是如此)
那麼預期第一季的毛利大約落在23.5%?
預估第一季EPS應有1.3
第二季理應高於第一季
所以 上半年理應高於2.6
CD wrote:
會是差在提早結清舊制(恕刪)
勞退 早年就有逐年提撥,可能不是那筆費用影響.

友達Q3在 龍潭有新開兩條車載組裝線, 不知是否為準備量產前,Q4 支付先期費用?

反正財務作帳, 先甘後苦,或 先苦後甘..... 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 一月營收普普,三月季底營收又跳增創高.

Q4有些費用先認列,後期Q1又會回沖.
面板產業環境越來越健康, 營運和淨利越來越好,公司高興怎麼作帳,我們外人也只能霧裡看花.

只求該回饋股東的,就該發給股東, 經營者不要把賺錢當成自己的功勞,把公司資產當成自己的禁臠獨享.

一位長期跟蹤面板產業的買方人士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輪LCD面板價格的上漲有強勁的需求支撐,而且LCD產業基本不會再有大幅擴產,可以說,LCD市場的價格競爭已經結束。 ”
從其他產品面來看面板廠今年幾個影響比較大的時間
一堆車商哭哭不講武德直接凹政府做事情.
影響到其他產品出貨的時間.
1.次世代主機供貨時間
PS5.Xbox.等了那麼久.
不換個4K螢幕打真的太LOW了
預計今年至少快暑假前才會正常供貨.
營收應該會貢獻在第1.2.3季度上.
至少身邊聽到蠻多人買不到遊戲機
先換電視了.
2.奧運會
為了奧運會換電視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樣才能看清楚球員臉上的汗水跟毛.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始日期:2021年7月23日星期五
結束日期:8月8日星期日.
營收應該是貢獻在第2季上面.
3.顯卡大戰之與礦商搶顯卡
跟第一點差不多.
但因為比特幣礦商也會搶.
顯卡可能到第3季才能正常供應
買了高級顯卡.不換個好螢幕是搞笑嗎 ?
營收可能貢獻在第2.3季上面.

前半年不要出什麼奇怪的新聞
理論上是一片大好.
匯率那邊有反彈的話就賺更多.

期待今年友達破20.打破一堆分析師眼鏡
陀螺不打轉 wrote:
目前的報價已快到2017年Q2,如果平均出貨成本又更低
2017 年久遠,較難估算 新事業的成本占比,

單純就出貨面積 和 合併營業成本來看...

2020全年總出貨面積2556萬平方米 , 合併營收2710億, 營業成本 2482億.

2017全年總出貨面積2564萬平方米 , 合併營收3410億, 營業成本 2800億.

兩相比較, 出貨面積差不多, 3年下來, 營業成本卻降低了 318億 ,逐年costdown.

預估
2021全年總出貨面積2600萬平方米 , 合併營收3490億.


友達多年來,沒有大肆擴產,每年出貨面積都差不多,
預估 2021年的出貨面積 和 營收 ,會和2017年差不多,也許能再多個 80億營收

今年因加薪和發獎金,人事成本會暴增 60億以上,抵銷掉今年costdown效益, 所以,今年營業成本可能會比去年稍微多一些些,在2500~2550億附近,

總而言之,今年營收會比2017年多80億, 營業成本會比2017年減少250~300多億.

2017年的稅前 390億, 所得稅費用 91億, 稅後歸母淨利有 320億,
今年大概 稅後歸母淨利有 320+80+250 = 650多億,

且 今年會動用 10年虧損扣抵所得稅費用,讓稅後淨利更漂亮.
del.........
我覺得不用在乎

有人肯分享到更多論壇,可以讓更多專注波段的散戶注意

別在隨空方起伏,並注意到面版現在及未來的價值

我是有發現。就丟P幣


aries168 wrote:
P大,
同學會這個是你的ID嗎?
還是被侵犯著作權了?
如果不是你的ID,可以賺點外快了
  • 380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