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 週二 下午4:30
防疫保單理賠將破千億元,產險業者增資壓力過大,公會陳情,金管會出手相救,今(20)日下午宣布祭2大監理寬容措施。一是產險因防疫險虧損得列入遞延所得稅資產,有助提高資本適足率,可減少增資需求;二是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自留理賠金額,可降低提列安定基金比例,有助緩解產險業財務壓力。
防疫險理賠超過預期,上半年各家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慘不忍睹」,秋冬來臨恐再掀新一波疫情,市場推估,目前產險業已確認的增資計畫「根本不夠」,悲觀預期第3季財報公布前,各業者勢必得依據最新的RBC,重新估算二度甚至三度的增資計畫,法人估年底前整體產險恐增資近千億元。
為減輕業者增資壓力,金管會表示,防疫保單理賠持續增加,保險業除辦理現金增資外,近日產險公會亦向金管會陳請協助。金管會為安定保險市場及維持保險業務經營量能,將就業者財務面提供以下二項監理協助措施。
措施一、 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遞延所得稅資產」由逐年認列計入RBC認許資產,放寬為得全額認列計入。
保險局官員表示,依據所得稅法第39條規定,如會計帳冊完備且依規定申報,得將虧損於未來10年內自當期純益中扣除後,再核課營業所得稅。
現行RBC填報手冊規定僅得逐年認列遞延所得稅資產,考量依所得稅法規定可於未來10年內與盈餘互抵,若經公司簽證會計師簽證其遞延所得稅資產應可於未來10年實現,因其具有未來經濟效益,因此同意將防疫保單所致損失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資產,得全額認列RBC認許資產。
假設某產險公司因防疫保單產生之虧損金額為100億元,依據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邊際稅率20%計算,預估可扣抵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約有20億元,該產險公司參考過去(101年至110年)獲利情形,未來10年約有80億元盈餘,估計防疫保單所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資產為16億元,本次防疫保單所致損失產生之遞延所得稅資產16億元,得全額認列RBC認許資產而增加自有資本。但可計入之遞延所得稅資產仍視個別公司未來可實現扣抵營利事業所得稅而有所不同。
措施二、 自111年8月1日起,保險業於防疫保單屬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自留理賠金額,可減計保險安定基金提撥金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1年4月8日公布「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將確診者依輕重症進行分流照護,以居家照護保留醫療量能,保險業者亦因應外界意見,對確診者於居家照護期間有經醫師診療等醫療行為者,比照一般住院情形予以融通給付。
金管會表示,保險業者依保險法提撥安定基金,由業者逐年提撥,目前產險業提撥比率約為千分之1.8至千分之2.3。
金管會將修正「人身保險及財產保險安定基金計提標準」,自111年8月1日起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自留理賠金額,減計各公司安定基金差別提撥率,惟最低不得低於千分之1,其差額用以彌補上開各公司居家照護融通給付之金額。
例如A公司目前提撥率為千分之2,如減計至千分之1後,其提撥額將為原應提撥額之一半。去年整體產險業提撥3.84億元的安定基金。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外匯 20 分钟以前 (2022年9月22日 05:00)
美聯儲年底或將再加息125個基點© Reuters. 美聯儲年底或將再加息125個基點
美聯儲周三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75個基點,至3.00%-3.25%,並在最新預測中暗示會繼續大幅度加息。預測顯示,美聯儲政策利率今年底將升至4.40%,在2023年達到4.60%的峰值,以對抗持續強勁的通脹。
根據美聯儲的季度經濟預測,2022年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年增長率為0.2%,2023年回升至1.2%,遠低於經濟的趨勢增長率。預計今年失業率將升至3.8%,2023年升至4.4%。決策者認為,通脹會在2025年慢慢回到美聯儲2%的目標。
預計到2024年才會降息
政策聲明發佈后,美國股市縮減漲幅,美元指數<.dxy>創下20年新高。兩年期美債收益率觸及2007年以來最高,10年期美債收益率觸及2011年以來最高。美國債市在美聯儲政策決定向實體經濟傳導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
對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水平的預測暗示,美聯儲在2022年剩下的兩次政策會議上將再加息125個基點,這一水平意味着將再進行一次75個基點的加息。
「委員會堅定地致力於使通脹回到2%的目標,」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宣布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后發佈的聲明中表示,美聯儲通常的加息幅度是25個基點。美聯儲「預計持續上調政策利率目標區間是合適的」,重複了7月上次會議聲明的措辭。最新預測表明,美聯儲抗擊這波1980年代以來最高通脹的戰鬥將會持續更長時間,可能至少會把經濟推到衰退的邊緣。
美聯儲表示,「最近的公布的數據表明支出和產出小幅增長,」但仍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年增長率僅為0.2%。
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師Greg McBride表示:「美聯儲很晚才認識到通脹的嚴峻程度,開始加息晚了,縮減所持債券的時間也晚了。從那時起,他們一直在追趕。他們的行動還沒有完成。」同時,失業率料從2022年底的3.8%上升到2023年底的4.4%,而過去經濟衰退時失業率通常攀升半個百分點。
美聯儲年底或將再加息125個基點
..................
台指期夜盤 收盤跌158點 早上3點時 拉到14545點後 直接摜殺到收盤 高低點差296點 量105486口
大行情 許多 夜貓子 忙整晚
龍校長 wrote:
校長累了 ☕️ 先睡...(恕刪)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AF%8C%E9%82%A6%E9%87%91%E8%A8%82-11-%E6%9C%88-11-%E6%97%A5%E5%90%88%E4%BD%B5%E6%97%A5%E7%9B%9B%E9%87%91-%E5%90%8C%E4%B8%80%E5%A4%A9%E6%97%A5%E7%9B%9B%E9%87%91%E4%B8%8B%E6%AB%83%E9%87%91%E6%8E%A7%E5%89%A9-14-%E5%AE%B6-094247084.html

2022/09/22 17:19:57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今(22)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調升貼放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以下為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
一、國際經濟金融情勢
本(2022)年6月本行理事會會議以來,美國、歐元區及中國大陸等經濟體景氣走緩,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全球供應鏈瓶頸漸獲緩解,惟全球通膨率仍高。伴隨美、歐等多數經濟體持續升息,金融情勢緊縮,預期本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放緩,國際機構下修本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近期美國通膨發展及Fed貨幣政策動向,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國際美元走強,美元指數創20年來高點,主要經濟體貨幣對美元均走貶。
展望未來,全球景氣面臨多重下行風險,包括美、歐等經濟體積極緊縮貨幣政策,國際金融情勢趨緊,將壓抑全球經濟活動;俄烏戰爭持續,能源危機衝擊歐洲經濟成長;中國大陸防疫清零政策,恐影響全球供應鏈瓶頸紓緩之發展,以及房地產問題影響金融穩定;此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事件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等,均增加國際經濟金融前景的不確定性。國際機構預期明(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續趨緩,通膨率將回降。
二、國內經濟金融情勢
(一) 本年年中以來,隨國內疫情受控,民間消費回溫;惟全球景氣擴張力道趨緩,終端需求降溫,部分廠商調整庫存,台灣出口成長動能減緩,民間投資亦趨保守。本行下修本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51%(詳附表1)。
勞動市場方面,疫情對勞動市場之影響趨緩。本年7月就業人數年增0.29%,失業率因季節性因素而上升至3.78%,惟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3.68%,已回降至本年4月國內疫情升溫前水準。
展望明年,隨內需服務業景氣復甦,有助提升就業與薪資,民間消費可望持續增加;惟全球景氣降溫,將抑制台灣出口與投資成長動能。本行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2.90%。
(二) 近月隨國際原油及穀物價格回跌,且國內蔬菜價格下跌,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回降,至8月為2.66%;至於不含蔬果及能源之核心CPI年增率則略降為2.73%。本年1至8月平均CPI年增率為3.10%,核心CPI年增率則為2.49%。隨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及比較基期墊高,國內CPI年增率可望緩步回降;本行預測本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為2.95%、2.52%(詳附表2)。
至於明年,全球供應鏈瓶頸可望逐漸紓解,國際機構預期原油等原物料價格走跌,本行預測明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回降為1.88%及1.87%。
(三) 近月銀行體系超額準備約600餘億元水準,本年1至8月全體銀行放款與投資年增率及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2年增率分別為7.77%、7.66%。隨本行緊縮貨幣政策,長短期利率走升。
三、本行理事會同意調升政策利率0.125個百分點及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
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本年下半年國內通膨率可望緩步回降,惟全年仍高於2%,明年將回降至2%以下;此外,預期本年下半年及明年全球經濟走緩且下行風險升高,明年國內經濟成長力道將趨緩。本行理事會認為賡續調升本行政策利率,並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有助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達成維持物價穩定,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之政策目標。
本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5%、1.875%及3.75%調整為1.625%、2%及3.875%,自本年9月23日起實施。
另調升新台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0.25個百分點(詳附件),自本年10月1日起實施。
鑑於全球通膨壓力居高、景氣下行風險上揚,本行將密切關注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全球疫情演變等對國內物價情勢之影響,以及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發展,對全球及國內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適時調整本行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於上述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之法定職責。
四、本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四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有助銀行授信風險控管。
本年以來,全體銀行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走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大致穩定,不動產貸款之逾放比率亦低。本行緊縮貨幣政策,亦有助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隨政府各部會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措施,加以受疫情影響,本年以來房市交易趨緩。未來本行將持續關注不動產貸款情形,並檢視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適時檢討調整相關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
五、本年以來,主要經濟體貨幣及新台幣對美元走貶,惟新台幣匯率波動度相對穩定。
未來本行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情勢與資金流向,若新台幣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而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本行將本於職責適時進場調節,以維持國內匯市穩定。
...................
3碼 VS 半碼
黃琮淵、陳柔蓁/台北報導
2022年9月23日 週五 上午4:10
聯準會再度升息3碼「鷹」氣逼人,台灣金融市場昨再度上演「股匯齊殺」;國際美元強勢格局下,新台幣不只失守31.5元關卡,連31.6元也被攻破,終場重貶1.76角,收在31.616元,續探逾3年1個月新低價,不排除向32元價位測試;台股開盤一度重挫逾270點,所幸有生技股、解封概念股撐盤面,不過終場還是下跌139.89點,收在1萬4284.63點;分析師指出,美國年底前可能再升5碼,美元升勢不變下,外資必然出走,資金量能不足,大盤不排除進一步下探「萬四」防線。
新台幣如「貶值特快車」過站不停,甚至有愈開愈快的跡象,央行總裁楊金龍昨說,並非台美利差所致,主要是電子業去年豐收,外資領了不少股利匯出,加上台股從8000點一路攀上「萬八」,外資獲利頗豐,這些錢本來就要匯出,並無失序現象。
楊金龍指出,外資匯入我國資金的運用管道,主要是投資台股、台債以及為交割所需的新台幣存款帳戶,且外資占匯市交易比重高達7成,當美元需求大於供給時,這就是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原因,與鄰近國家相比,新台幣貶值幅度及速度,沒有「不健康」。
外匯交易員認為,聯準會大舉升息,全球資金重新擁抱美元,外資大舉匯出,進口商也買得很急,但出口商偏向惜售,讓匯市場內幾乎就剩央行孤軍奮戰,央行近日出手調節、力道並未縮減,不然新台幣可能貶得更凶。外匯交易員說得直接「Fed比想像中更鷹」,國際美元指數飆破111,亞幣哪有不倒的份,各國央行如今都是阻貶阻到手軟,新台幣貶破31.5元防線後,不排除持續向32元靠攏。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市場變化多端,今年台股日均交易量,統計到21日是2561億元,比去年同期4228億元減少39.43%,在亞洲股市僅次南韓的年減44.05%;最受投資人關注的台積電昨一度下跌11元至460元,聯發科也跌破600元大關;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台股昨跌幅不到1%,表現與成交量能在國際股市間沒比較差,上市櫃公司基本面與總體經濟尚稱穩健,金管會將注意央行與聯準會動向以及外資進出狀況,適時評估採行相關措施,投資人宜關注公司基本面以及投資風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