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旨:元大金控111年7月份自結合併損益
發言人:翁健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11/08/05
2.公司名稱:元大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及重要子公司自行結算111年7月份獲利情形
7月份 累積至7月份
------------------ -------------------------------
合併 母公司 合併 母公司
稅前 業主稅後 稅前 業主稅後 稅後每股
(億元) (億元) (億元) (億元) 盈餘(元)
-------- ---------- --------- --------- ----------
元大金控 34.17 26.25 188.80 141.48 1.17
元大證券 17.97 13.37 100.35 79.03 1.20
元大銀行 11.93 9.96 48.77 41.10 0.56
元大期貨 1.55 1.30 7.17 5.82 2.01
元大人壽 1.65 1.88 27.89 23.29 0.98
元大投信 1.98 1.58 12.86 9.99 4.40
註:累計7月未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之EPS(元)
元大金控:1.33
元大人壽:1.86
dormer wrote:
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恕刪)
每股稅前淨利
2022Q1 0.89元、
2022Q2 0.89元、
20227月 0.43元。
盈餘:群益期(6024)自結1-7月合併稅前淨利4億6464萬元,每股稅前盈餘2.21元
2022-08-05 14:51:09
公告本公司自行結算111年7月份獲利情形
1.事實發生日:111/08/05
2.公司名稱:群益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本公司自行結算111年7月及111年累計獲利情形如下:
7月份合併稅前淨利:90,271仟元,合併每股稅前盈餘:0.43 元
7月累計合併稅前淨利:464,647仟元,累計合併每股稅前盈餘:2.21元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防疫險何時了?!
****「經濟」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為因應290億元防疫險理賠損失(含賠款準備提列),昨(5)日公告大舉減資99.99%,再由台日兩大股東合計增資147億元,增資後股本147億零750元,首次日方持股逾半,牽動未來經營權變化。
新安東京海上昨(5)日宣布,因防疫險理賠,上半年稅後淨損240億元,其中認列防疫險損失(含賠款準備提列)為290億元,因一次性認列防疫險損失,造成新安東京海上累積虧損及淨值呈現負值,為改善財務結構,新安辦理減資彌補虧損,同時增資147億提升公司淨值及現金流。
陳依旻
2022年8月6日 週六 下午12:25
保戶催賠讓產險業壓力山大「四處找錢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近日提出增資147億計畫,兩大股東裕隆集團、日本股東力挺合力注資;若加上國泰產、中信產目前已3家業者增資、8家申請重大事故準備金、1家賣樓變現,產險業要如何打這場艱困的戰役?
「從沒想過一張張湧入的『防疫保單』,竟會變成公司的惡夢!」產險業高層坦言,每天壓力都很大,要股東拿錢出來之前,要想好溝通,還要寫報告,「畢竟不是拿出幾百萬而已,而是幾百億,但這都是沒辦法的事,保險公司沒有增資,倒了就是金融社會問題。」
新安東京防疫險損失高達290億,股東力挺
根據金管會統計,到今年8月1日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有455.42萬件,總保費收入新台幣42.72億元,但理賠金額已359.13億元,超出保費收入8倍。
為了近43億收入,花費上百億,是12家業者的沉痛代價,隨著確診理賠進入高峰,意味著「防疫保單」將持續慘賠,產險業也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被逼得四處找錢。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秉持保戶權益優先的原則,截至6月底已受理防疫險保單近12萬件,理賠金額約58.8億元,除已受理金額外,第2季財報採穩健保守原則認列賠款準備,致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上半年稅後淨損240億元。其中,認列防疫險損失(含賠款準備提列)為290億元。
裕隆集團與日本東京海上兩大股東支持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公司提出的147億元增資計畫。裕隆集團旗下裕隆汽車(2201)、中華汽車(2204)5日董事會通過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案,裕隆汽車及中華汽車分別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25.66億元及30.35億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股東們一致認為,這次防疫險是一次性損失,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未來仍極具經營價值,期望藉由這次的增資,在新的股權架構下,結合日本東京海上的產險商品開發及裕隆集團的汽車價值鏈優勢,股東雙方更能發揮互補資源,在未來仍會穩定成長的台灣產險市場裡,為重新出發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創造更多的競爭優勢。
其餘國泰產、中信產的「金控富爸爸」分別為其增資100億元、40億元,中信產不排除再度增資。
壽險業今年好難熬,淨值減損危機緊追在後
為了彌補虧損,產險業者也申請重大事故準備金,金管會已核准國泰產、兆豐產、明台、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富邦產,均已獲准,合計新台幣99.4億。
除了增資、申請救命金,甚至傳出高層因此下台負責。日前和泰產總經理莊瑞德請辭,成防疫險之亂首位下台的產險總座,也有法人預估,他們可能會因防疫保單賠付150億。
市場人士也指出,兆豐產險防疫保單讓金控慘賠,高層恐也要因此事負責,兆豐金控董事長張兆順指出,現階段的工作是「全力理賠」,至於「究責」,未來「該負責的都要負責」。
「不能只追求帳上數字。」面對漫長理賠路,有業者坦言,這讓大家都學到了這個教訓,如果參考國外經驗,並做沙盤推演,就不會在疫情突然飆升,中途又殺出個「與病毒共存」的政策給打倒。但生意有賺有賠,想打完這艱難的一戰,不是增資,就是得賣樓。
對壽險業來說,今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因前有防疫險夾擊,後有美國激進升息,引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回檔,恐釀成龐大淨值減損危機。
...............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裕隆 集團 是股東 新車 業代都推 在那邊保險 小而美 沒想到 政策由 清零 變共存 賠大的
今年1~7月每股稅後盈餘0.57元...
2022Q1 0.19元
2022Q2 0.28元
20227月 0.1 元
若今年每股稅後盈餘可以回到一塊之上,參照往年紀錄,配息估有0.7塊以上。
遠東銀自結前7月合併獲利20.18億元,每股稅後0.57元
(111/08/08 16:52:23)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2845)遠東銀-公告本公司111年7月份自結合併盈餘
1.事實發生日:111/08/08
2.公司名稱: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111年7月份自結合併盈餘
單位:新台幣仟元 當月份淨利 當年度累計數
--------------- ------------- -------------
合併稅前淨利 424,604 2,351,379
合併稅後淨利 368,684 2,018,084
每股稅前盈餘(元) 0.12 0.67
每股稅後盈餘(元) 0.10 0.57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