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王 wrote:現在才道他只有兩成放空台指,其他居然是買債券 只拿2成是因為桿橄的問題,你有1000萬,全放空台指期,就不只是反一,而是反20倍,拿5%去做空期貨,就是反一了吧。 剩的錢,只好拿去買債,加減收點利息讓績效好一點。
看了一下tsm adr的k棒的。3/3的124 跌到3/25最低107花了17天漲回4/1的124只需六天。之前gg的賣超似乎都沒有啥賣壓,什麼散戶股東數大增也是唬爛用的。這用這模式配合櫃台指創新高,大盤就創新高了。不知道這劇本到底金融作手如何想出來,感覺每次都在不可能的地方出現極端情境。外資賣超到台連假前轉買超還創新高。Gg又跑拋出3年1000億的新聞。這坑,真的大。mflym wrote:連假尚有二天美股交易(恕刪)
愛樂摩斯 wrote:看了一下tsm adr(恕刪) 疫情前,很多企業全靠越走越低的利息成本支撐,過去借新低息債,還舊高息債,現在循環反轉,去年一堆擠破頭拼命發債。企業轉型?大股東只會先跑,另投資或設立新企業。。。美國基建?明明要數年後才知成敗,但眼前就要先加稅或發債,聯邦與地方如何配合,吵不完。。。現在流行用新聞炒散戶行情。。。抒困與基建炒完,接下來換外太空ETF,未來還有火星移民ETF,銀河戰艦ETF。。。。。。。。。。。。伍德於新聞稿中表示,「我們相信太空產業即將起飛。深度學習、行動網路、感測器、3D 列印、機器人的技術日新月異,拜此之賜,過去數十年來高漲的成本,如今終於開始下滑。結果是,衛星發射、火箭著陸的次數不斷上升。我們相信,光是軌道太空(orbital aerospace)創造的營收機會(包括衛星活動與超高音速飛行),每年就有望超過 3,700 億美元。」。。。。。。。。。超光速ETF,也快了。。。
哈囉,這裡還有人嗎 嗎 嗎嗎嗎(空到都有回音了)這個連假又被親戚股神給轟炸了,對這些在股市有賺到錢的人說風險是徒勞的。同樣的道理,對死空頭說趨勢也是一樣。與其找一堆利空消息或者自己幻想利空來安慰自己,還不如專注在趨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