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

美國有可能輸掉中美貿易戰

潮水退了,就知道中美兩國,誰沒穿褲子。


中美貿易戰和人民幣貶值的苦果浮現,中國中小型製造業、金融業、科技業都傳裁員潮,縮編人數出現兩位數成長。廠商擔心美國關稅不斷增加,會讓情況雪上加霜。

南華早報報導,美國關稅使得中國中小企業的訂單驟減、人幣貶值則提高了進口原物料的成本,再加上中國本地的能源、房租、勞動、賦稅飆高,許多陸廠陷入困境,被迫裁員求生存。儘管中國官方的失業率維持在4~5%的低點,但是不少專家認為政府數據失真、未能反應就業實況。

中國人民大學和就業平台智聯招聘(Zhaoping.com)聯合編撰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以1為榮枯分界,高於1代表勞動景氣好轉、小於1代表惡化。50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CIER指數從第一季的0.85、第二季降至0.79,顯示小公司加速砍人。1萬人以下的中型企業,CIER也從第一季的1.01、第二季降至0.97,意味中型公司也開始精簡人力。

中國服飾業老闆Xie Xusheng表示,今年年初他在越南開設新廠之後,裁掉了160名中國員工,目前只剩下40人負責樣品研發。他說,許多中小型代工廠無法承受美國關稅和中國人力成本提高的雙重打擊,被迫縮編。而且許多外銷導向的工廠,訂單對半腰斬。

不只製造業,私人金融業者透露,陸股和基金表現差,該公司的廣州分支,員工人數從600人砍到只剩200人,資深主管底薪也大減30~70%。科技新創業也叫苦連天,直呼籌不到錢。應用程式商透露,創投資本變得非常謹慎,不願投資。
中秋佳節,大家火氣還這麼大!瑞典如果是刻意的廣告,針對某些族群,不敢苟同,應該出面道歉,跟教育得好不好沒有關係,龍生九子,也沒兩個是一個樣的,自家兄弟才幾人,相同的父母與環境成長,作奸犯科者往往僅有一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非常不妥。但潑糞也是十足的不當,這樣能使不對變對嗎?𣎴對討論的事,拉低彼此的層級,非論事說理的好對象。
原本是經濟商業上的問題,就應該以經濟手段來解決,結果硬上升到政治層面,這下子結果難以預估,看來要評估是否須澈底走人了
貼這騙子的節目截圖實在沒啥說服力呀
另,敝國對經濟犯罪的侵權行為的處罰太輕,且對損害賠償責任的規範不明確,仍是有待改善
sutuberder wrote:
...(恕刪)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今天美對中10%關稅開始生效, 3個月之後25%. 這個buffer time 是給很多人緩衝準備的時間, 也是給中國最後投降的機會, 中美貿戰單純從經濟面來看是天真的想法, 這是川普的美國新全球大戰略的一環而已.

川普總統在國情咨文將中共形容為全球競爭對手,並對中共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制定了日益強硬的路線,引發中共驚慌。《華盛頓郵報》報導說,川普在國情咨文當中的措辭代表著對美中關係的根本性重新評估。美、中關係發展了幾十年,但是自川普去年上任以來開始冷卻。美國政界長期以來將「接觸」策略作為一條通往更安全世界、更自由中國的道路。但是現在它已經被中共冰冷的戰略競爭打碎。

川普說:「在全世界,我們面臨著流氓政權、恐怖主義集團和中、俄這樣的競爭對手,它們挑戰我們的利益、我們的經濟和我們的價值觀。」「幾十年來,美國(對華)政策根植於一個信念,即支持中國崛起,支持它融入戰後國際秩序將讓中國實現自由化。」《國家安全戰略》寫道,「(然而)跟我們的希望相反,中共以其它國家的主權為代價擴張了它的實力。」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也將美、中經濟關係進行重新評估,認為2001年支持中共加入世貿組織是一個錯誤,說當時的條款「被證明不能有效地確保中共成為一個開放的、市場化的貿易政權」。美國榮鼎集團合夥人羅森(Daniel Rosen)過去贊成跟中國接觸,現在說川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轉變是「從美國利益出發的根本性轉變」。

美國等待中國改變已經等得太久了,現在已經沒耐心繼續坐視你偷東西、搞獨裁擴張;自己不改變、美國就打到你改變為止。Time is kicking.
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暴增 亞洲製造業轉移陣地

據中央社引述路透社報導,自美國7月開始對第一批中國輸美產品課稅以來,日本的三菱電器(Mitsubishi Electric)、東芝機械(Toshiba Machine)、小松製作所(Komatsu)和韓國海力士(SK Hynix)等業者,就開始規劃生產轉移,目前正進入計畫執行階段。另外,台灣電腦代工大廠仁寶和韓國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等業者,則正針對美中貿易戰持續或加劇等情況,研擬因應計畫。

業者快速針對美國關稅問題採取回應措施,是因為許多大型製造商在多個國家設有生產設施;在未建造新廠的情況下,起碼可將少量生產作業轉移到他國。部分政府,尤其是台灣和泰國,也積極鼓勵企業移出中國。東芝機械表示,計畫10月時將輸往美國的注塑機生產線,從中國移往日本或泰國。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已決定將部分生產線移出中國,因為關稅的衝擊相當顯著。」

另外,三菱電機表示,銷往美國的金屬加工機生產線正在進行轉移,將從中國東北的大連製造基地,移往日本名古屋(Nagoya)廠區。台灣電腦代工大廠仁寶的一位高層主管表示,美中貿易戰對公司的衝擊目前仍有限,不過公司已開始研究因應選項。規模較小的製造商也正在研究對策。一位直接知情人士表示,生產空氣清淨機等產品的韓國醫療設備製造商IM Healthcare正研究,一旦美中貿易衝突升高,就將生產線移往越南或韓國。
malcolmks wrote:
今天美對中10%關稅開始生效, 3個月之後25%. 這個buffer time 是給很多人緩衝準備的時間, 也是給中國最後投降的機會, 中美貿戰單純從經濟面來看是天真的想法, 這是川普的美國新全球大戰略的一環而已....(恕刪)


投降的機會?

請問有人知道「投降的條款」嗎?
malcolmks wrote:
今天美對中10%關...(恕刪)


歷史性的一刻來臨, 滿懷歡欣.... 希望能夠逐漸打開中國的貿易壁壘, 我們也要幫幫忙, 讓中國出口減速一些.....

台商還是會因為原料成本與模具的原因, 一部分零件不得不從中國廠運回台灣組裝. 未來幾年, 台灣與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會大減, 在這個重要時刻. 民生消費更不能買到中國製造的產品

====================================================
鋁罐不要喝. 鋁原料是中國賣出來的. 雖然鋁可以回收成為我們自己的產品.但是中國還是有增加出口...... 要喝飲料, 盡量選寶特瓶或馬口鐵裝的.

便利商店御便當木筷不要拿, 那個免費木筷是中國製造的. 可以改用湯匙叉子, 或是拿泡麵附贈的細竹筷, 是台灣製造

便利商店銀色頭打火機是中國製造的, 我是改買黑色頭的打火機. 不過並非每家店都有賣黑色頭的

刮鬍刀不要買舒適牌的, 都是在中國製造, 可以選吉列, 有一部分商品是德國與波蘭製造

電池可以選購永備電池, 新加坡與美國製造為主, 金鼎, 國際, GP幾乎都是中國製造

飛柔, 潘婷, 麗仕, 多芬, 淨99, 絲蘊, 妙管家, 白蘭因為ECFA都變成中國製造, 可以改買花王, ManQ, 依畢朗, 毛寶, 一匙靈, 566是台灣製造的, 買之前先看看瓶身的產地再下手

大創被處罰停止進口數年, 現在貨架幾乎被中國貨佔據, 日本貨極度缺乏, 我都不跑大創了

手機連接線到網拍或網路商店很容易找到台灣製造的, 不需要去買中國製造的.

硬碟機若要更換, 改用台灣的SSD, 威剛, 創建, 廣穎, Plextor, 光寶都做得很好. 美光, Intel, Sandisk是中國組裝出口. 或是改買泰國馬來西亞廠的硬碟也可以. 隨身碟就指名購買台灣品牌在台灣製造的

滑鼠,鍵盤,喇叭還能用就不要換, 最快明年越南印尼菲律賓生產的就上市了
=====================================================
Erichuangtw1980 wrote:
請問有人知道「投降的條款」嗎?...(恕刪)



投降條款早就講得很清楚啊.

美國開出來的每個項目都非常非常合理, 容易做到, 而且對中國老百姓的未來非常有利. 你是裝睡不想醒而已...

1.中國關稅降至與美國接近
2.增加採購美國商品
3.修訂智慧財產權法律
4.禁止補貼與變相融資出口
5.不得強制授權

不過一般認為, 中國只要做到降低關稅與修改智慧財產權法律, 美國就會放手了. 至於補貼與匯率, 用單項貿易裁定即可.

不過美國已經啟動301貿易報復了, 因此中國可能要先把匯率拉高到6.2以上, 當成見面禮, 才有辦法展開有實質意義的談判了.

中國不用花一毛錢, 就可以把2500億美元關稅報復拿掉. 幸好他不願意. 我們才有機會拔中國的工廠...

電腦桌機與伺服器列入貿易報復. 中國的PC電腦製造工業即將走入死路.
vspebrian wrote:
1.中國關稅降至與美國接近
2.增加採購美國商品
3.修訂智慧財產權法律
4.禁止補貼與變相融資出口
5.不得強制授權
...(恕刪)


沒有關於「製造2025」?

公不公平美國說了算?

都是WTO的會員國,不走WTO機制解決?

不合美國的意思,美國就退出?
  • 3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