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潤泰雙雄潤泰全(2915)、潤泰新(9945)及寶成(9904)掃到南山人壽颱風尾,第二季淨值恐將持續下探,雖昨晚潤泰雙雄表示將變更會計政策藉此提升淨值,寶成也強調「沒有影響」,但今日股價仍持續下殺,不僅潤泰雙雄股價再苦吞一根跌停,兩天市值蒸發逾400億元,寶成今日早盤也重挫逾8%。
雖潤泰雙雄在昨夜警急出面滅火,但法人認為,若股債持續下跌,南山人壽及潤泰集團淨值也將持續受到影響,後市仍須持續關注。
潤泰全、潤泰新及寶成為南山人壽三大股東,持股分別約26.62%、25.11%及18.09%。其中,潤泰全在轉型控股公司下,旗下持有南山人壽的潤成投控成為近年主要的獲利來源,而潤成另一位大股東寶成,在疫情重創製鞋本業下,潤成也成為集團重要獲利動能。以南山人壽2021年獲利近600億元計算,分別貢獻潤泰全及寶成超過150億元及100億元,雖今年南山人壽獲利縮水,但仍為潤泰全及寶成今年重要的獲利來源。
然受到美國連續升息影響,南山人壽淨值縮水,也拖累潤泰全、潤泰新及寶成今年第一季每股淨值皆較上季大減,分別由去年第四季的153.3元、55.66元、47.32元,降至83.57元及33.95元及38.77元。
根據法人先前估算,在南山人壽淨值持續縮水下,潤泰全、潤泰新第二季淨值恐由正轉負,面臨下市危機,但在昨日重訊中,三家公司皆表示第二季財報仍在結算當中,未有明確的淨值數字,但對於是否會降低對南山人壽持股,則皆回應「不會降低持股」。潤泰全認為,由於目前南山人壽淨值處於歷史低點,若明年景氣反轉或是降息,淨值則將大幅提升,因此不考慮降低持股。
為解決淨值問題,潤泰雙雄公司提出變更會計政策解方,擬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等,在市值增加下將提高公司淨值,後續也不排除透過增資或是發債形式注資,藉此提升淨值水準。且強調,即使未在第二季財報前完成變更會計政策,但完成後可適用追溯調整,先前財報也會隨之調整。
而寶成則回應,由於第二季財報仍在編製當中,因此未有明確淨值數字,但評估對於公司營運影響不大,因此沒有增資或是發債的需求。對於寶成影響,法人認為,雖寶成第二季淨值恐將持續下滑,但評估股價淨值比仍在過往0.6-1.4倍間,且南山人壽第二季獲利表現佳,預估寶成第二季業外獲利仍可望優於上季。
在股利方面,潤泰全今年將配發每股5元現金股利,對此,公司表示,現金股利將如期配發,對於淨值沒有太大影響,而寶成今年則預計配發1.5元現金股利,法人指出,過往寶成現金股利來源為兆豐金控及裕元,預估南山人壽淨值波動對股利配發沒有影響。
................
以前 是 炒過頭 現在 跌到起漲點 看7月27 升息後 債券的變化 或 8月15 第2季淨值公告
...............................
信傳媒
潤泰全、潤泰新提出資產重估 IFRS17到底是壽險業「大魔王」還是「救世主」?
葉佳華2022年7月21日 週四 下午4:25
南山人壽第2季淨值大縮水,連帶拖累潤泰集團的潤泰全、潤泰新、寶成的淨值下滑,儘管潤泰全、潤泰新20日深夜緊急召開重訊記者會說明,但市場不埋單,今 (21) 日兩家公司開盤再吞跌停板,累計兩天跌停,已讓潤泰全、潤泰新2檔市值蒸發約400億元。
法人投顧出具報告,預估潤泰全Q2淨值恐轉負
潤泰新、潤泰全被南山人壽拖累,導致淨值受重創,並不是空穴來風。
根據第一金投顧針對潤泰新、潤泰全Q2淨值預估所出具的最新評估報告,內容主要是根據7大壽險公司第一季財報,對利率、價格、匯率風險進行試算,可發現7家壽險公司第2季預估淨值都有雙位數跌幅,其中南山人壽預估淨值縮水幅度最大,單季下滑將近7成,預估第2季淨值將跌破千億元,其次台壽單季也預估縮水57%、中壽則預估縮水50%。
另外,由於潤成控股持有89.55%南山人壽股權,潤泰全持有潤成控股23%股權、持有潤泰新25.7%;潤泰新則持有潤成控股25%股權、持有潤泰全11.67%。
第一金投顧則推估,南山人壽受股債雙空影響,Q1淨值大減1879億元後,預計Q2會再減損2245億元,淨值約剩下990億元,再考慮上述持股比例後,預估潤泰全Q2淨值為-8.52億元、潤泰新淨值則預估156.51億元。
雖然潤泰全、潤發新20日晚間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提出,擬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也就是資產重估,使市價增加提高淨值作為因應措施,但投資人嚇壞了,潤泰雙雄21日股價跌停鎖死,續吞第2根跌停,潤泰全下跌至65.7元、潤泰新則收在59.2元,光是潤泰雙雄兩天市值就蒸發了400億元。
(更多新聞/潤泰集團被南山「拖累」?潤泰新、潤泰全第二季每股淨值拉警報 這家恐踩下市紅線)
潤泰全、潤泰新提出資產重估,能否趕上半年報是問題
根據潤泰全、潤發新兩家的重訊揭露提到,自今年3月份升息1碼後,受升息影響造成第一季採權益法認列關聯企業金融資產評價減損,潤泰全約減少529億元、潤泰新則約減少500億元;然而今年5~6月美國聯準會又接續升息5碼,對於金融資產預期造成波動,但因現行保險業資產採公平價值衡量,而負債面則尚未適用IFRS 17,負債面未能同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動而減少,導致壽險業淨值遭到低估。
潤泰全副總李天傑指出,為了一致反應利率變動對於各項資產的影響,擬變更會計政策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等,使市值增加將提高淨值,但此改善淨值措施仍得提請董事會決議。
不過,攤開潤泰全第一季財報揭露,集團持有的投資性不動產,截至3月底,土地及建築物帳面金額約22.5億元,其公允價值也僅有41.2億元,等於按照公平市價重估,增值空間也僅有18餘億元,讓金融圈對於能否大幅度提升淨值感到存疑。
一名金融業者指出,潤泰全及潤泰新採取不動產資產重估,因會計政策變動的確可以追溯財報調整,程序上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即使是追溯調整,依照規定8月中旬前就要公告第2季財報,調整後的淨值能否趕上半年報公告,另外,原始的淨值數字是否會如期公布,這都會影響投資人的判斷。
IFRS 17到底是「大魔王」還是「救世主」?
民進黨立法委員高嘉瑜21日也在臉書上質疑,為什麼十天前南山人壽還在發新聞慶祝自己的單月獲利創歷史佳績,而十天後卻要擔心母公司的淨值可能歸零而下市?到底有多少人看得懂台灣壽險業(包括壽險金控)的亂帳?
綜合金管會、壽險公會、南山人壽先前的說法指出,目前國內壽險業是採國際財務報導準則9號公報(IFRS9),財務報表中僅有部分資產評價受利率上揚影響,導致資產帳列價值縮水,但保險負債則採國際財務報導準則4號公報(IFRS4),並不受市場利率上揚影響,因此無法平衡表達保險公司持有資產、負債的帳列價值。不過,若是以國際財務報導準則17號公報(IFRS17)標準衡量保險負債,市場利率對淨值的影響就會大幅降低。
但問題是台灣IFRS17新制,依照金管會的時間表,到2026年1月1日才會正式啟用。
高嘉瑜則批評,按照主管機關的說法,就是因為沒有實施IFRS 17,所以害慘了國內壽險公司,但想當初壽險業者還說IFRS 17是「大魔王」,現在主管機關、壽險公會都異口同聲說因為沒有實施IFRS 17才讓淨值被低估,那就建請金管會保險局立刻宣布提早實施IFRS 1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