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一開始買高了,成本考量
第二是大環境影響,現金為主,有低點再買回來
市場在不怕沒得買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彰銀 (2801) 明 (2017) 年董事改選,財政部長許虞哲拋出「不再循 2014 年底模式公開徵求委託書」的震撼彈,彰銀工會對此大聲疾呼,公股應堅守立場,動員泛公股事業加碼購買彰銀股份,並大量徵求委託書參與股東會改選,捍衛公股利益。
彰銀工會大力反對台新金 (2887) 重握彰銀經營權,彰銀工會還搬出金管會開罰,批評台新金未來落實風險管理與法令遵循。
彰銀工會指出,台新銀行未能落實法令遵循、保護消費者權益與風險管理失當等,遭金管會開罰,以 TRF 銷售為例,台新銀就被金管會懲處 2 次,遭罰 1,200 萬元,認為台新銀有必要檢討高階經理人及相關人員的責任與適任性。
彰銀工會進一步強調,彰銀在 2014 年 12 月改選由公股重掌經營權後,經營團隊重拾向心力,員工士氣大增,提升銀行本業經營能力、市場占有率規模,和過去台新金侷限彰銀經營規模,導致彰銀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窘境大不相同。
因此,彰銀工會要求,公股應堅守立場,動員泛公股事業加碼購買彰銀股份,並大量徵求委託書參與股東會改選,捍衛公股利益。呼籲財政部要宣示捍衛彰銀廣大股東、員工及全民利益,就必須拿出積極作為,勿與財團掛勾放水。
對此,財政部次長蘇建榮表示,財政部不出面擔任委託書的徵求人,並非刻意對台新金控放水,而是財政部與台新金目前還有司法訴訟正在進行,實在不宜由財政部出面徵求。
【時報-各報要聞】針對明年彰化銀行 (2801) 董事改選,傳出府方關切,讓財政部不出面徵求委託書的立場恐將轉折。原本行政院下令財政部,明年不可「直接」出面徵求委託書,但知情人士透露,彰銀案的公股陣營委託書布局,已「驚動」府方,這兩天府方高層透過管道已了解,並擔心會招致外界對政府「圖利財團」的疑慮,財部態度也恐變盤。
接近府方的政壇人士指出,一旦財政部出面徵求委託書,等於表達對明年彰銀改選至少不會「自廢武功」,既然政府態度明確,一向與政府站在同一邊,其他持股彰銀的台新以外的民股,應也會拿出手中委託書支持公股。
知情人士透露,小英總統得知這回財政部放著12%的股權,但不去作為徵求人,卻反過來大費周章,想要間接透過財政部的公股行庫,或是聯合其他民股出來作為共同徵求人來收委託書,感到相當訝異。
接近府方的政壇人士指出,小英總統當年在當副閣揆時,對於公股有持股的兆豐金、開發金等金融機構改選,不分股權大小,在改選時都會全力以赴,力爭公股該有的權益,因此對於明年的彰銀改選,政院以要求財政部不收委託書的方式來保持「行政中立」,並不認同,將召政院高層進一步了解決策源由。
政經圈人士指出,所謂「行政中立」,反而應該是指政府的其他單位,例如金管會不能在財部、台新金選戰開打之際,動用金檢來為財政部助陣,逼迫台新金就範,但財政部本身握有彰銀的股權,是「股東」身分,當然應該本於股東權益出面徵求委託書,這與行政中立無關。
該人士指出,政院叫財政部不出面徵求委託書,招致外界的「放水說」,府方也相當不滿政府形象因此受損。
知情人士指出,由於彰銀問題已驚動到府方,接下來政院對於明年彰銀改選的布局,極有可能出現大調整;除了財政部因為身為泛公股陣營的最大股東,免不了要站上第一線應戰,台新金之外的其他彰銀民股,在政府態度轉強下,也可能將手中持股拿出來支持公股。(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